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宗开元九年(721)春,王维擢进士第。旋调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受到连累,谪官济州司仓参军。从这年秋离开长安,到开元十五年春返回洛阳,这个期间,王维所写的诗,见于集中约有十七篇。这些作品,对我们研究王维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但有关他的生卒年至今尚无定论。《旧唐书·王维传》只载王维卒年:“乾元二年(759)七月卒”。《新唐书·王维传》云“(维)上元初卒,年六十一。”旧说拟王维生卒年为699—759年,当是取《旧唐书》所载王维卒年(759),又取《新唐书》所记王维享年六十一之说,逆推至699而成。清人赵殿成《王右丞年谱》则定王维生卒为701—761年,现今各种唐诗选本均从赵说。然考之史  相似文献   

3.
元白通江唱和,历来备受重视。如《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即云:“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不以效千里为远”,“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但元白通江唱和真相如何,具体细节又怎样,却从来无人道及。近年出版的《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以下简称《年谱》)将元稹通州任内所有酬答白居易的诗篇,根据白居易寄赠诗的写作年月,一一对应系于四年中的各个时期(限于篇幅,恕不引录)。这种按年逐月的诗文系年,给人们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陆游的卒年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宋史》本传谓:“嘉定二年(1209)卒,年八十五。”宋·张淏《宝庆续会稽志》、清·赵翼《陆放翁年谱》,均主此说。自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提出“嘉定庚午(1210),年八十六而终”以后,元·方回《瀛奎律髓》、清·钱大昕《陆放翁年谱》即主此说。近年来,陆  相似文献   

5.
艺术到了最高的阶段,是与宗教相联系的。——黑格尔一王维信佛,中晚年尤甚。《旧唐书·王维传》云:“维弟兄俱信佛,居食常蔬,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经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且喜碑赞先佛,广交禅僧,“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他交游的高僧颇多,今有确凿史料可考的就  相似文献   

6.
元稹白居易通江唱和真相纵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以及《元稹年谱》对元稹、白居易通州江州唱和真相作了错误的描述 ,而且不适当地夸大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其实 ,通过细考元稹、白居易及其相关人员的行踪和各自的唱和诗作 ,是能够知道元稹、白居易通江唱和的真相的。  相似文献   

7.
<正> 王维籍里考辨关于王维的籍里,《旧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唐才子传》云其为“太原人”,乃就其郡望而言。王维胞弟王缙,官至宰相,《新唐书》本传云其“本太原祁人”。王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当无异议。至于王维实际籍里,即其家在何处尚存疑义。王维集中著名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题下自注:“时年十七。”该诗系作者重阳日在异乡思念家中诸兄弟而作,题中所云之“山东”,当其故乡,即其十七岁出游时弟妹们所居之处,王维少年时期当亦居住在那里的。  相似文献   

8.
王维早期行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王维开元年间的行事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 :(一 )王维与祖讠永曾在开元五年、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过从四次 ;(二 )王维被贬济州后 ,曾任职曲阜一带 ,于开元十三年春正月获赦还长安 ;(三)开元十四年夏 ,铨选后的王维被调任“淇上”,其于赴任途中曾还家一次 ,被后人定为伪作的《休假还旧业便使》一诗 ,即为王维写于是时。  相似文献   

9.
《宋史·司马光传》基本记述了司马光一生的主要经历、事迹。但受修书时间、体例、宗旨以及史臣才具、观点等等局限,不免出现行文失实、挂漏舛讹、事序颠倒等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本传进行考订。(文中所引《司马温公行状》、《司马温公神道碑》、《司马温公文集》、《司马温公年谱》、《东都事略》卷87《司马光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行状》、《神道碑》、《文集》、《年谱》、《东都事略》本传、《长编》)  相似文献   

10.
员半千其人     
清代钱塘人瞿塘在《通俗编》中云:“员半千有庄在焦戴川,极风景之胜,里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苏、杭之谚乃傲于此。”一个私家庄园竟能得“天堂”之美誉,乃至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谚亦“倣于此”。人们对当年员庄的规模之大、名声之响颇感惊叹。叹服之余不禁设问:员半千是何许人?他那座“极风景之胜”的庄园又在何地? 员半千,初唐人,新、旧《唐书》均有传。《旧唐书·文苑中·员半千传》云:“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旧唐书·忠义上·王义方传》云:“半千者,齐州全节  相似文献   

11.
对黄钟、律本、度母及十二平均律的释解,诠释了朱载堉新法密率与《河图》、《洛书》的内在关系。《河图》内函方而圆其外之图解,详细标出了十二律之数据长度,并对《洛书》九数与十二律相配之法作了通俗的释解,文中引《周礼·大司乐》及《明实录》为证,将《洛书》九数、十二律吕、十二支辰、六代乐舞相配及祭祀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位极负盛名和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诗人。历来的评论家们,称颂他赞誉他的较多,批评他的较少。在目前的文学研究界里,对他的评价则存在较大的分歧。这里,愿提出我们的看法,参与讨论。一要评价王维,弄清他的生平和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可惜这方面的材料太不充分了,我们只能大致勾划出这样一个轮廓:他字摩诘,祖先原本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到他父亲,迁家到蒲(今山西永济县),就成了河东人。他的家庭属于官僚地主阶级,高祖、曾祖、父亲都曾傲过州司马。他的几个弟弟也大都是做官的,二弟王缙后来还做了代宗的宰相。他生于武则天长发元年(公元七○一)。少年就曾游于京师。玄宗开元九年,他二十一岁,考中了进士。随后做了大乐丞官。后因令人舞黄狮子得罪,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  相似文献   

13.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4.
王维五考     
王维生平事迹的考订,前人做了不少工作。清人赵殿成积毕生精力,搜求钩稽,考订笺注,且“间与友朋会集,质疑访逸,研榷是非,采其合者载之”,(王右丞集笺注·笺注例略》,以下凡引此书,均只标卷数)成《王右丞集笺注》,並附有《年谱》1卷。今人陈贻焮等也对王维生平作了新的考订,颇有发明。然而,千虑一失,在所不免,如王维的生卒年,前人之考订,就误差9年左右,据笔者考定,王维当约生于武后如意元年,卒于唐肃宗  相似文献   

15.
郑薰,字子溥。唐大中时翰林学士,宣歙观察使。咸通间官至左丞。有诗文传世。然《旧唐书》无传,《新唐书》传又仅寥寥数语。本文钩稽群籍,对传文记述有误或未明者,给予考订,失载的内容亦予补充。郑薰,……亡乡里世系。按:《因话录》六:“进士郑滂在名场岁久,……登朝,至殿中侍御史。前宣成观察大夫郑常说此事,大夫即滂之再从弟也。”前宣成(城)观察大夫郑即郑薰(见下文“出为宣歙观察使”)。滂系大和4年(830年)进士。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载北祖有滂,但官监察御史,且父仓部郎中(山咢),乃开元、天宝间人物,正如岑仲勉先生所言,“其子纵淹滞,不应大和四年(830年)始及第”,故二滂非同指一人也。不过,《世系表》又载,北祖晔生中书博士茂,茂生七子,号“七房郑氏”。而郑处海《授郑薰礼部侍郎制》云:“(郑薰)高阳茂族”,似指薰系茂族,即属北祖系。擢进士第。按:薰系大和2年(828年)进士。而后,曾佐幕岭南。《古刻丛钞·张公洞壁记》有“前检校  相似文献   

16.
1、契丹语蒙古人的形象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初次出现是公元九世纪,中国古史书《旧唐书·室韦传》中曾以“蒙兀室韦”加以记载。但是,能够通过文献资料对蒙古人语言进行研究是十三世纪以后的事,因此,当前研究蒙古语言的历史不得不以十三世纪作为出发点。强调  相似文献   

17.
近读新旧《唐书》与《千唐志斋藏志》(以下简称《千唐》),因不时翻检《新旧唐书人名索引》(以下简称《索引》),深感《索引》为读者做了一件省时省力、简捷方便的大好事。然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一些错误和疏漏,故随手做了订补,凡40余条,兹分为五种类型,摘其大要,举例说明,谨供编者、读者参考。一、一人误为两人(1) 《索引》第1276页之“苗积”与同页之“功稷”实为同一人,“积”为“稷”之误。应将“苗积”移并“苗稷”条。按:《旧唐书·崔群传》云:“处州刺史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时论美之。”《新  相似文献   

18.
唐诗人李远,新旧《唐书》无传,其事迹载于元辛文房《后才子传》卷七。录其履历如下:远字求古,大和五年杜涉持进士及第.蜀人也….早历下邑,调名卓然.宣宗时,宰相令狐进泰,拟运杭州刺史….至,果有治声….后历忠、建、江三州刺史,必终御史中丞.《全唐诗》卷五一九所系小传记载甚略,即概括《唐才子传》而成:李远,字求(一件承)古.蜀人,第六和进士.历忠、建、江三州刺史,终御史中丞.集一卷,谓其字一作承古,误.《全唐文》卷七六五所系小传则更略:会昌九年官尚书司门负外郎.今人梁超然有《(庸才子传·李远传)笺证}…  相似文献   

1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我们这个汉字是怎么记录汉语的呢?古人“分文析字”,总结为六书,《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即指事)、假借、谐声(即形声)也。”象形、会意、处事三书是用图形来记录汉语的,是表意字。据统计:《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其中象形三百四十七字,会意八百三十字,处事一百十九字,合计一千二百九十六字,占《说文》百分之十四。待记录的语言还很  相似文献   

20.
樊宗师字绍述,南阳人,韩愈的好朋友,唐代著名的古文家,他的古文在当时很有影响。关于他的生卒年,《新唐书·樊泽传附樊宗师》没有记载(《旧唐书》无传)。修订本新《辞源》说:“樊宗师;公元?——821?”这是不知道樊宗师生于哪年,有必要加以考证;又认为他大约死于公元821年,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也值得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