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颁布禁烟、禁毒法律法规最多的一届政府,随着其禁烟政策在“寓禁于征”时期、由“寓禁于征”向禁烟为主的过渡时期、“二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和“断禁”时期等四个不同阶段的演变,其禁烟、禁毒立法也随之在进行调整和转变。研究这一时期的禁烟、禁毒立法情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能为当代中国禁毒立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试论建国初期少数民族禁烟禁毒运动及其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1952年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在全国汉民区基本上禁绝了烟毒,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禁烟禁毒斗争由于烟毒问题的复杂性并没有开展。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中采取了"慎重稳进"的总方针。从1953年至1956年前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禁烟禁毒运动以辉煌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其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是: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展开工作;集中解决种植毒品问题;采取"正面代替,逐步削弱"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2003年开始进行禁毒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上海不仅在禁毒社会工作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初步建构了一个实践的禁毒社会工作理论框架.上海禁毒社会工作的理念、实践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都具有标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今日南国》2009,(11):F0002-F0002,1
柳州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当时的柳州市委、市政府为了配合全国、全区禁毒斗争,加强对柳州市禁毒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柳州市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称柳州市禁毒委员会)。柳州市禁毒委员会成立至今,先后作过8次大的调整,现任禁毒委员会主任张永刚(柳州市政府副市长)、常务副主任邬燕文(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有成员单位32个。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禁毒为历界政府所重视。时至今日,禁毒任务仍然刻不容缓。随着对毒品问题的广泛关注,近三十年,学术界关于毒品与禁毒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尽管西北地区毒品与禁毒研究的专著实属甚少,但相关论文成果却不在少数,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晚清西北地区禁毒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禁毒研究、陕甘宁边区禁毒研究、建国后西北地区禁毒研究。这些成果在研究层面不断广泛和深入,为后来之人对此问题的研究开阔了视野,给西北区域禁毒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虽成绩斐然,但研究中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地区成为阿富汗毒品输送到俄罗斯、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而塔吉克斯坦是中亚毒品贩运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塔政府实施了积极而严厉的禁毒政策和措施,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在禁毒斗争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禁毒效果很不理想,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禁毒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近年来随着毒品问题的日趋严重而受到政府和实务界的重视.上海自2003年开始在禁吸戒毒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招聘和培训社工队伍,从而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了禁毒社会工作制度创新.上海禁毒社会工作在借鉴香港等境外先进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本土化探索,其经验及面临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在国内外禁毒舆论的压力下,从1935年至1940年发起了一场"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国民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禁烟禁毒法规:鄂豫皖"剿总"禁烟和腹地十省禁烟的法规,它为后来的禁烟立法奠定了基本框架和实践基础;"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前期禁烟立法繁多;后期立法是根据抗日需要对前期立法加以稍事修改后继续适用。这些立法为禁烟禁毒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指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法规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更没有内化成基层民众的内在需要和普遍认知,所以决定了这场运动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欣,男,50岁,现任朝阳公安分局禁毒中队中队长.10年的缉毒生涯里,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奖10次,以及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首都公安十大“勤廉之星”等荣誉称号. 自2008年担任禁毒中队中队长以来,张欣始终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创建无毒社会为己任,牢固树立“全警禁毒”“全民禁毒”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禁毒专业队打击涉毒犯罪尖刀作用,针对朝阳区情特点,以打击、管控、预防等综合措施,开展了成效显著的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的禁毒运动,在彻底禁绝鸦片烟毒的同时,也初步构建了新中国禁毒法制框架。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革命法制虽然有助于高效彻底地肃清毒品,但是也直接影响和支配着禁毒工作的纵深推进,给当代禁毒法治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禁绝毒品目标的提出、运动式禁毒会战的启动、指标化考核方式的盛行、斗争化戒毒理念的形成等。面对日趋复杂的毒情形势,我们不能希冀简单复制疾风骤雨和群众运动式的治理模式,只有将禁毒工作真正纳入法治化、科学化、理性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治理毒品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毒品泛滥成灾,危害严重,中国人民为抵制烟毒进行了不懈斗争.这一斗争到民国初年有了新的发展.1917年北京政府与西方"洋药公所"签订收买存土合同,消息传出之后国民大惊,社会各界群起反对,最终迫使政府在上海销毁全部存土.在收买存土案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禁烟禁毒的主力,报纸等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政府收买存土案是我国近代禁烟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一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禁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内大麻问题日趋恶化,寻求解决大麻问题的良策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议题之一。美国政府放弃极端年代的极端管制政策,开始把大麻问题的解决诉诸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试图通过次区域、区域和全球的协同合作来缓解国内的大麻问题。历史地考察美国与墨西哥围绕“百草枯喷洒项目”出现的合作与冲突,可以发现,美墨之间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互动影响和制约关系的“不对称性”。美国政府与社会的认知、美国政府内行为体间相互的博弈与妥协、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等“三个变量”主导了美墨间禁毒的相互依存结构,继而成为两国间合作存续的必要条件,导致了合作关系的脆弱,也令美墨间的禁毒合作关系难以摆脱帝国霸权的阴影。  相似文献   

13.
推动禁毒工作的社会化,是上海当前禁毒工作体制创新的突破口。要降低复吸率,应给已戒毒人员以稳定的就业出路,扩大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把外来民工中的涉毒者纳入本市禁毒工作的范围;以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制度,推进“禁毒工作先进社区”创建活动;改变政法机关禁毒一手硬、社区巩固戒毒成果一手软的局面;尽快出台依法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地方法规。  相似文献   

14.
新疆禁毒史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世纪20-30年代鸦片传入新疆,新疆禁毒亦始,曾有过十分严厉的禁烟规定,但流于空文。鸦片战争后毒品种植反而猖獗。民国时期烟毒泛滥,当局时严时疏,至盛世才为禁得最坚决。但真正彻底根除毒品是解放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对毒品成瘾的认识,在管理者、吸毒者双方的话语中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管理者的成瘾话语是以鸦片类毒品为模板进行成瘾认识的,30年来对成瘾的宣传报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吸毒者的成瘾话语是区分毒品类型与使用程度的,他们以鸦片类毒品的成瘾模式进行对照,不成瘾成为新型毒品的首要特征。两种话语的成瘾认知差异,背后的原因在于以医学为代表的科学毒品话语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期盼毒品话语能超越对鸦片类毒品成瘾的理解,对毒品认识进行更加科学的医学界定,从而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开展毒品治理工作提供更有成效地禁毒与戒毒宣传。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具体形态——“三三制”政权,在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及在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地团结了抗日力量,改善了中共对政权的领导,加强了与党外人士的合作,推动了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相似文献   

17.
顾客导向型政府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的"顾客至上"管理思想引入公共组织。"顾客至上"管理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者导向型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文章介绍了新公共管理视野下,顾客导向型政府的理念及其基本内容,以及建立顾客导向型政府的政策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了顾客导向型政府对于我国政府改革的几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围绕2011年美国金融中心纽约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运用社会运动修辞批评有关理论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进行修辞学解读。从修辞学角度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可以描述为占领运动者通过占领行为的各种形式影响政府或有关机构从而改变现状。作为修辞者,占领运动者审时度势,采取了众多修辞形式,如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静坐、贴标语、喊口号、游行示威、演讲、唱歌等。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动修辞者提出了一个能打动人心的主张,并有效地运用了“可获得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是我国十年来毒品滥用的基本态势.从毒品滥用结构和种类看,传统毒品滥用仍居主导地位,但近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新型毒品滥用增长趋势明显.在性别方面,我国男性毒品滥用一直占主导地位.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少年毒品滥用近年整体比例虽有所下降,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毒品滥用方式方面,当前出现了利用虚拟“房间”,进行网络滥用等新特点.在地域分布上,虽然仍有区域不平衡问题,但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滥用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当前毒品滥用的趋势与特点为我国今后毒品犯罪治理和禁毒工作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