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文明得以传承,汉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历了这样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汉字始终以它固有的形式真实地传承着中华文化。因此,无论汉字经历怎样的演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都是相对稳定和规范的。这就显示出了书写规范汉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集中和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介绍中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素质化教育也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较快,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问题,因此,在文化大发展的理念下,高校体育运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大众广泛地关注。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提出了一些有效地改善策略,以进一步提升体育运动队的思想素质,开展有效地体育运动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单边策略,坚守中国文化身份,保持民族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尤为重要。在此情形下,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培养一批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复合人才,并以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构建良好文化生态,推动和影响世界文化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初学汉字书写的欧美留学生在汉字结构、部首及字形上常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汉字书写过程中偏误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即语言系统不同与书写方式不同。进而提出欧美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即从建立认知提高兴趣开始,理解笔画和部首的意义;利用形似的字形了解汉字的结构,抓住最佳学习机会等方法学习汉字书写。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必要之举,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现象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困难。由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面对的首要难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农村传统文化更是根植于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壤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无穷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传统文化受到传承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社区化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出发,提出在新年农村建设背景下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传承的文化精髓。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我们要传承这古老的传统文化,使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能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我们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谋求发展的智囊宝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在当代创新思维下寻求多元化。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为契机,试图探讨在当代创新思维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分析当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创新思维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当代价值,进而使文化能够在当代发展潮流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受众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当下传媒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综艺节目赢取收视率的同时更要懂得传承传统文化。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的今天,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节目也渐渐出现在了电视荧幕。本文将以《曲苑杂坛》、《中华好诗词》、《叮咯咙咚呛》为代表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成果传播的方式及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而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发挥高校功能,使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全面构建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幸福乡村战略的背景下,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明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略。  相似文献   

12.
黄仲山 《城市观察》2016,(3):156-164
近些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稳步推进,非遗文化视野扩展、非遗文化触角延展、非遗文化传播方式更新形成值得关注的亮点,但仍然存在保护管理部门沟通欠缺、文化品牌建设尚待突破等新老问题,需要在文化传播实践中进一步打开思路,与时俱进,形成北京文化发展全局中鲜活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其技艺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作为传承人子女的青年人,对父辈的职业是否热爱关系到技艺的传承。作为传承人子女的青年人,其职业观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微观生态。未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培养传承人及其青年子女自信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4.
When we ‘write women’ in academia, the focus in much of the literature to date has been to write about women.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he writing of women themselves; to give voice to women's experiences as constructors of knowledge. Through so doing this article uses writing as praxis; as a mechanism to disrupt, challenge and open a space for renegotiation of cultural norms with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Based on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over a six‐year period, this article writes women's experiences and unpacks the way in which cultural sexism has become an ordinary feature of women's academic lives. It also considers ways in which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hegemonic masculinized structures may be re‐written.  相似文献   

15.
别金花 《城市观察》2011,(3):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应该加以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适当旅游开发。本文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廓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作用、影响,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城市历史遗产作为城市特定时代历史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在对其进行展示与诠释的过程中必然面临与人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索对作为城市符号实体的历史遗产的诠释过程与解读过程的差异,在认知主体对城市历史遗产符号的"再创造"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将符号学的"共识性"与"模糊性"引入城市历史遗产展示与诠释的研究中。并以重庆渝中区城市历史遗产展示研究为例,探索该理念在城市历史遗产诠释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fter a long development based on tourists from former Communist countries, the actual tourist economy will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ing “tourism GDP” in the next years, through a 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aimed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perception of Ukraine and to simplify the visa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 has adopted some laws connec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services, together with an initiative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08–2013, that includes ev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ws regarding the Ukrainian tourist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8.
Dans cette étude, nous traitons de la construction, des caracté-ristiques et de la réification du patrimoine architectural japonais dans le cadre de la théorie de la mondialisation. Nous analysons, dans ce contexte, la participation des sociétés japonaises à deux formes de production patrimoniale: la reconstruction de châteaux féodaux et la création de musées en plein air d'architecture rurale. En nous attachant surtout à l'aspect visuel et à l'interprétation contextuelle, nous montrons que le role joué par les sociétés dans la production et la réification du patrimoine Concorde avec les intérêts commerciaux et ceux de l'État pour ce qui est de l'exploitation symbolique de ce patrimoine comme expression d'une identité nationale conservatrice. Nous concluons que l'exemple du Japon illustre une forme de production patrimoniale caractéristique de la plupart des sociétés industrielles avancées.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d-ification of Japanes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the framework of globalization theory. In this context, the analysis examines the involvement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 in two forms of heritage produc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feudal castles and the creation of outdoor museums of rural architecture. Focussing on the visual image and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this heritag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rporate role in its production and commodification is consonant with corporate and state interests in the symbolic use of heritage as an expression of a conservative national identity. The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the Japanese case illustrates a pattern of heritag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9.
周乾松 《城市观察》2012,(2):70-77,153
加强杭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东方名城文化强市",对于树立杭州文化形象品牌,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提升杭州核心价值观,增强市民凝聚力创造力,促进杭州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历来都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特别是与社会文化价值息息相关。自以婚姻纽带形成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产生以来,这种格局并没有改变。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差异,家庭教育是前两者的基础,其在发挥教育文化作用,实现文化传承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实家庭教育中的状况与问题从根本上说,源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而改变现状,实现良性发展,也必须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文化建设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