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文明得以传承,汉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历了这样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汉字始终以它固有的形式真实地传承着中华文化。因此,无论汉字经历怎样的演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都是相对稳定和规范的。这就显示出了书写规范汉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集中和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介绍中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透过汉字的表层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蕴藏于其底层的汉民族文化心态。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因此说,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谋求发展的智囊宝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在当代创新思维下寻求多元化。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为契机,试图探讨在当代创新思维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分析当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以及创新思维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使读者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当代价值,进而使文化能够在当代发展潮流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依赖于教育,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这一任务,而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尤为明显。本文主要探讨云南民族文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旨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的建设重心也越来越侧重于民族文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是成为大势所趋。而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基于此,针对学龄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性及当前传统文化的教育产业现状,对开展幼儿传统文化体验馆分析探索,能够对弘扬传统文化带来可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教育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散杂居地区的多民族混合学校在考虑国家统一发展和需求的同时,还应关注和发扬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在考察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同时为其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单边策略,坚守中国文化身份,保持民族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尤为重要。在此情形下,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培养一批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复合人才,并以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构建良好文化生态,推动和影响世界文化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在民族杂杂居地区的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要合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本文从教育内容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教育内容体系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对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族文化“母性”根源的民族民间艺术,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教育在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破解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危机以及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同质化问题,需要我们从文化传承高度进行两者关系和意义的探讨,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体系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