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电影已发展了 1 0 0多年的历史 ,现在 ,网络又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生机 ,网络电影正是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网络能给电影注入生命的活力。从理论上来说 ,互动是网络电影传播区别于传统电影和网络点播电影的本质 ,它对网络电影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的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催生着一种新的艺术门类———网络多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艺术门类。网络多媒体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它的艺术特征不仅会影响艺术家和艺术的传播,同时对受众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多媒体艺术(狭义)有其独特的特征,即网上传播性、媒体依赖性、互动性、虚拟性、观念性,从而对网络多媒体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的产物。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动性。它是一种新的人际交流工具、一种新的媒介、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和一种新的以虚拟为基础的文化平台。游戏的流行给社会带来新的问题,如青少年对游戏的痴迷,网络虚拟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互联网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评述了网络文化发展主要阶段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指出了网络文化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以多媒体表现形式为手段,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种新的小说艺术体式——散文化抒情小说(注)作为研究对象。在首先把它作为一种准小说流派,追溯其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重点是把它看作一种边缘交叉文体,一种新的小说艺术体式——抒情——叙事性小说体式,系统分析了它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优长,然后附带考察了它的兴衰原因。全文除引言外,正文分为三大部分,计五万三  相似文献   

6.
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及2011年“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展览后,一直到今年的“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项目,成为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品牌项目,展览汇聚来自人球最新媒体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展示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网络艺术成为可能与计算机谈判及自由分布式网络的形成、数字化技术导致的艺术本体变革、万维网与浏览器软件的发明有关.从构成艺术本体的媒材角度来看,网络艺术的现实形态可以分为语言文字形态、音频视频形态、角色扮演形态三大类.网络艺术的未来前景.从信息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油画与中国水墨写意在即时表现和画法方面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二者融汇创新,最终生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国写意油画。中国写意油画面貌多样、各具特色,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传统思维与写意语言的特征和关于本土化语境的描述。随着对中国写意油画探索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最初对技巧的关注转向了对作品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写意油画越来越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应当敢于打破画种界限和艺术观念上的窠臼,在传承与变异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话语和艺术评判标准,这对当下中国写意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远行"到"回归"的过程,从而呈现出前艺术——纯艺术——后艺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艺术从最初与人类日常生活及实用技术一体化的状态出发,逐步"远行",不断净化自身,直至与技术的最终分离。到了现时代,技术性作为一种看得见的因素又重新参与到艺术当中来,并促使跨媒体艺术的形成;艺术在技术的引领下再次与生活"跨界"融合,实现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回归"。在跨媒体艺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具有"跨界"思维方式和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仿生、工艺仿生以及人工智能艺术,是艺术与仿生学结缘的三个突出的方面。对之所进行的边缘性研究,旨在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仿照某些生物的特征、机能,制作新的建筑物、艺术品、工艺品和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工业产品。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是艺术起源观中的摹仿说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美学领域,对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1.
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里的综合展示艺术,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艺术观念和材料媒介的多样化,在综合材料创作过程中平面与立体、单一与多元的综合展现是现代装置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而综合材料就是在艺术创作中有机地运用各种媒材所创造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语言,是艺术材料的最新发展,将其运用于装置艺术中可以强化装置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有利于艺术创新;丰富装置艺术的形式美,增强装置艺术的表现力;拓展审美的新领域,丰富装置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人类艺术及其活动的变迁与发展,不仅拓展了艺术实践的领域与层面,而且也为艺术研究视野的转换与艺术学科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动力.艺术传播学的提出与创立正是体现了信息媒体革命时代艺术活动与艺术研究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潘天强 《南都学坛》2004,24(1):70-7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涌入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对我国的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文艺形式理论研究的不足。然而有些论点尽管含有"片面的深刻的真理",但作为一种解释整体文艺世界的理论却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和偏狭。无论是苏珊·朗格的"艺术即情感符号的创造"的学说,还是马尔库塞的"新的感受力"的观点,甚至刘再复"文体革命"的理论都具有这种矛盾的特征,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找到一条文艺自律的道路。然而后现代主义文艺观的极端主义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的从内容到形式,从主观到客观的彻底的虚无,使文学创作渐渐滑入拒绝一切理想和情感的纯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4.
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艺术彰显强烈的交互参与性的审美特征,不仅指向作品系统内部的交互,还指向接受的参与性。这种交互参与性在录像装置艺术、多媒融合艺术、网络艺术和虚拟现实艺术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惯例,催生着新的审美原则/规则的建立,表现出与传统艺术大不同的革命性面貌。  相似文献   

15.
在电脑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脑美术成为美术领域的新品种,从网络环境出发,了解电脑美术的发展趋势,认识通过网络的美术教学,探讨网络教育的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电脑美术教育的不同的特征。利用电脑美术这一科技手段完成好现代美术教育,使电脑美术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产生的“邓小平文艺理论”有异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发展方向、指导方针、艺术典型、艺术风格、批评原则等作出了新的界定或理论更新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并已结出丰硕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8.
形态研究是文艺价值研究实现新的突破的有效途径 ,时空形态是文艺价值实现的基本形态之一。历史地看 ,人类文艺史上出现过四种最基本的时空价值评价形态 ,即原始文艺的零时空形态、轴心时代的时空一体形态、古典文艺时的时间一维形态和当代文艺的时空相换形态。价值评价形态的嬗变也是研究文艺发展史的一个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