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独特特征,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强调按照自然天道的规律治理国家,其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深厚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已经深入人心。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从现代化与新体制的深刻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二者相互关系,以求推动建立新体制,加快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与夙愿。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和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奋斗目标,形成了三套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战略。它们共同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相似文献   

5.
人治与法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走人治之路还是走法治之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法治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是,要正真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实现依法治国道路的探索和研究。一、邓小平…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理论的新提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全面性、和谐性、人本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而是全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现代化,就是变革现在正阻抑、破坏文明主体和文明发展的社会制度,解决制度矛盾,促进文明主体和文明的发展,因此不仅工业文明中落后国家要现代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现代化的任务。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民主制度和文化,由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民主是现代化的主旋律;人类进入21世纪,民主的开展依然是文明进步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复兴中的中华民族必须切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强化公有制度经济的基础上实行以民主为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要求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与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是我们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9.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实践上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将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既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四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继承前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对社会主义民主治国、民主国情、民主过程、民主决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 ,并将其付诸实践 ,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新局面。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十七大报告关于"道路"内涵的表述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道路"内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整合。不管哪一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现代化范式的指导。从现代化的角度建设小康社会,应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潮流,还应避免堕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只有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人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社会政治生活的科学发展,就要各种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三大目标,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经济富强 现代化主要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富强。因此,把经济富强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重要目标,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富强目标的主要内容。实现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以来几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在五千年的历史上,创造了东方文明的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许多骄人的辉煌。但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历史上落后、贫困、屈辱、黑暗的一页。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十六大报告,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真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深化对我们奋斗目标的战略步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功能,这对于我们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政体和政治制度。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原则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讲 ,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是强化政治意识文明的关键 ;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构建政党行为文明 ,是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核心 ;坚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强化政治制度建设的中心。党的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意味深长 ,意义重大 ,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已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视为一个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将有力地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