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之一的柳宗元主要以其写作实践支持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柳宗元诗文所反映的积极用世、不屈不挠的人格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他在被贬的 10多年间也确有过好佛求道、寻求精神解脱的时候 ,因而他的诗文有一股禅意 ,呈现出禅境美。这种禅境美表现为静慧之韵、淡远之味、空灵之美。  相似文献   

2.
王安礼述略     
王安礼是王安石的胞弟.他登科早,入仕早,从莘县主簿干起,累官尚书左丞.晚年受党争影响,外任地方官,辗转多地,逝于太原知府任上.既在地方任职,也在朝廷担当重任,无论在哪都有值得书写的政绩.同时,王安礼还善诗文,今有《王魏公集》传世.他的诗文多反映当时的社会与生活,在当时以及对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试论陶渊明的隐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晋宋时代著名的诗人和辞赋散文家,开一代田园诗风之宗祖。他的诗文和他的思想衣被后世,其影响不下于李杜。后人研究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可谓各见仁智,各得玑珠。其诗文“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的语言特色;“如巫峡高秋,白云舒卷,木落水清,日寒山皎之中,长空曳练,索郁纤回”(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4.
相业与诗文并举,成就了一代名臣张九龄.秉持儒家的直谏之风,知人善任,与佞臣斗争,成就了"九龄风度"的政治人格魅力;而张九龄着力于山水诗的追求以及儒、道兼济的情怀,更是促成了自然清澹的一代诗宗.  相似文献   

5.
有明一代诗文式微,科举制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士人进士及第前绝少涉猎诗文;其二,科举制度下文士写诗作文颇为尴尬;其三,时文流弊浸及诗文写作。当然,这主要就成化、弘治以后的情形而言。成化、弘治以前,情况稍好些,因为明代科举行文程式有一个发展过程,其对诗文影响应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及传统的文学退化论观念的影响,自近代以来对清代文学的评价一直偏低,尤其是传统诗文方面更是如此.本文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及其近代转型着眼,简要地论述了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分期及文学史地位,对学术界研究不足的传统诗文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清代大戏曲家洪昇以其创作的传奇《长生殿》笼罩一代,奠定了他在戏曲文学史上的地位。而洪昇在康熙年间却是以诗知名的,也正是因为他有深厚的诗文功底,才创作出了不朽的巨著《长生殿》。本文从其师毛先舒对他的教诲及对其创作的影响的角度,来考察洪昇取得如此多方面文学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善卷与武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卷 ,作为一个与武陵有关的尧舜时代的传说人物 ,在古代的一些方志和诗文中都有所记载。但善卷是否真的曾在武陵隐居 ,以前并无人对之加以探究。从有关文献史料看 ,善卷是湖南武陵本土人物。善卷隐居江苏宜兴“善卷洞”的说法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9.
东晋一代之纯臣陶侃,为了东晋王朝鞠躬尽瘁;面对荣禄宠幸,他功遂身退。他不仅战功卓著,才学也是不可小觑。陶侃喜欢诗文,行文如流,从他的仅存的文学作品中,表露出他为国尽忠、鞠躬尽瘁的高尚精神,体会到他的才德兼备和那份忠贞报国之情。陶侃的精神更加感染着曾孙陶渊明,激励着他寻求人生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韩愈在文学史上不仅为中唐名家,更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本人为元和文坛的领袖之一,在创作实践中其诗文内容、功能、风格、技巧诸方面多有新变和开拓:诗歌的应用领域空前的深广;诗文风格趋向世俗、深微;援文入诗、诗文互补。这一切都决定了他在唐音变化中的关键作用;而韩愈诗文在宋代的广泛流播、以及韩愈在宋人中所引起的巨大影响和争议,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他在唐音向宋调转变过程中的承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