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康 《学术研究》2001,(8):80-84
建筑质量侵权责任是指建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所有人或管理人因建筑质量缺陷,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它是独立于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一种特殊民事侵权责任.建筑质量存在缺陷是构成建筑质量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且责任主体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2.
王博 《甘肃社会科学》2014,(2):144-147,223
善意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合理利用。相对一般侵权,善意侵权属知识产权特殊侵权,不应视为对专利权的限制,其救济方法应以停止侵害为原则,以损害赔偿为例外。专利法第70条仅规定善意行为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却未规定该行为构成侵权及应承担的其他民事责任,使其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因为,若依无过错责任,行为人因法无明文规定可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若依过错责任,行为人因主观无过错也无需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建议规定,善意侵权构成侵权,行为人可免除赔偿责任,但应停止侵权。  相似文献   

3.
对无因管理的识别及其法律后果进行探讨,应在吸收传统民法债权理论的基础上,对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进行界定:管理人没有法律规定的或是合同约定的义务,管理人的管理目的是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有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服务的行为,管理人须支出必要费用。规范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应是:产生本人对管理人的义务与责任以及产生管理人对本人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流浪动物伤人案件的增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2条规定了遗弃、逃逸动物侵权的责任主体为原饲养人或管理人,但由于受害人难以找到原饲养人和管理人,因此该条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同时,该条规定过于简单,如要为受害人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还需进一步明确原饲养人和管理人承担责任的范围、承担责任的方式、免责的条件以及新占有人(包括无因管理人以及非法占有人)的认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网约车平台法律关系的类型多样而复杂,现行侵权法难以妥当地解决网络信息时代网约车平台侵权责任问题。平台与网约车司机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构建平台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网约车平台侵权责任的构建应当在受害人及司机合法权益的保障与平台经营风险控制之间、公众安全与网约车产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顺风车模式”下的平台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因过失或故意的不同而表现为补充责任或连带责任;“加盟模式”下平台应当作为承运人承担直接侵权责任,但其内部责任的划分以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侵权法立法之际,我们应当再次探讨该制度,以构建完整的、妥当的共同侵权制度.就共同加害行为而言,行为的"共同"的认定应采共同故意说,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就拟制的共同加害行为而言,应妥当认定教唆人和帮助人,同时应以责任能力为基础,来确立教唆或帮助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时的责任承担.就共同危险行为而言,它是指加害人不明,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并可以通过举证因果关系不存在而免责.此外,共同加害行为制度不能扩张适用于无过错责任案件,而共同危险行为制度可以扩张适用于无过错责任案件;团伙成员的责任制度不宜规定在侵权法之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风险社会来临,大规模侵权、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大量存在。单靠侵权责任自身难以承担救济功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这一兜底社会安全网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社会救助与侵权责任衔接存在两者间衔接缺乏法律规定、社会救助基金立法滞后、社会救助法与社会救助基金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为了通过社会救助与侵权责任的合理衔接,实现二者的有效协调,一般的侵权责任应采取以侵权责任为主的补充救济模式,特殊的侵权责任需采用以社会救助为主的补充模式。同时还应完善社会救助基金立法。  相似文献   

8.
侵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美国侵权法为例,对侵权的定义、责任原则及侵权法的主要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与国内多数侵权法论著不同,本文并不认为此类问题已经得到足够充分、足够深入甚或足够准确的研究和阐释。通过对历史更为深远、形式与内容更为复杂多样的美国侵权法的初步分析,试图为国内的侵权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唐星 《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61-162
"11.11"案件在法律界引起争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银行应承担过锚侵权责任;2、银行应承担违约责任;3.银行应承担不履行合同附随义务的责任;4、银行应承担公平责任;5、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针对以上观点,笔者试作以F法理分析: (一)对于储户的死亡,银行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间接侵权作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种,随着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但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并没有明确定性,对于目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间接侵权中无过错者的侵权行为构成及责任承担亦无统一意见。本文主要从著作权间接侵权纠纷中无过错者是否构成侵权及如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