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南京临时政府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栋 《民族论坛》2007,8(2):22-24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来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以民族平等原则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型的民族政策;同时发展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把民族问题纳为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使反对民族压迫和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客观地考察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宣传和贯彻以往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各解放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团结各民族革命力量,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建立后党制定民族政策和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对回族政策及回民工作为例,对这一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对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民族论坛》2013,(9):10-23
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管根本、管普遍、管长远。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整套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注重用民族政策和法规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结合全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为解决我省的民族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筑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方法,为无产阶级政党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民族预科学生的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战略已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研究班超在经略西域时在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中所取得的成就,对搞好当今民族关系、应对少数民族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民族政策均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以班超经略西域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东汉时期中央对于西域地区的民族政策的发展脉络,以期对当前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政策思想的核心,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如下措施: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和抚怀柔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的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戚兴宇  韩松言 《民族学刊》2023,14(2):83-93, 159
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构建了教育生态系统和政策关注焦点政策文本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民族教育政策的收集、整理、编码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文数量和发文主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迁规律,基于不同的时间序列对民族教育政策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生态完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生态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族书林     
满族学者余梓东所著的《清朝民族政策研究》,近期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清代民族政策为研究主题,从不同学科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清代民族政策(包括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政策体系结构、政策本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就民族、民族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列宁继承了马、恩有关民族问题的辩证观点,创立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学说。斯大林发展了在一国之内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二战以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其民族理论和政策分化为以苏联、中国和南斯拉夫为代表的三种模式。由于民族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导致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推进民族工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要求。长江师范学院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文库推出的《创新与发展:民族政策研究》(1)一书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著者龚志祥教授先后在中南民族大学和长江大学任教,毕业多年后又回母校中央民族大学攻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博士学位,师从金炳镐教授。多年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潜心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书是作者在其《民族政策过程实证研究》专著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  相似文献   

11.
明代民族文教政策表现为以夏变夷的民族儒化政策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文化政策两个方面,它们是明廷治理少数民族以巩固王朝统治的教育措施.二者在主要内涵、价值取向和实施效果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且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探析明代以夏变夷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文教政策有助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1我国的民族理论学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做为一个二级学科列在法学门类。198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为部委级重点学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是该重点学科单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理论学科经历了由创立到曲折发展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3.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受到多民族国家政治文化的制约,解读和评价一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应该立足于该国的政治文化.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历代中国民族政策重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以追求统一、和平、稳定为基本目标,中国当代政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从较深的层面规约着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模式特色.  相似文献   

14.
何志明 《回族研究》2006,(4):135-137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了一整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在此过程中,对回族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回顾了延安时期的《回回民族问题提纲》和《回回民族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政策及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书以时间为轴,梳理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其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可读性强,是研究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历程的专著,是学习新中国民族政策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专业课教科书,对民族理论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了解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50 年来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粗线条地勾勒出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认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发展从时代特点看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民族政策初步形成了体系,经历了开创奠基和曲折发展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民族政策的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第三个时期是民族政策的大发展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拨乱反正的恢复阶段、新旧体制转换期间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发展的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政策的发展有不同的重点,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新时期的民族政策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都有许多新发展,对民族问题认识的深化、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民族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关于少数民族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两个大局”的理论等对制定新时期的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政策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使体系趋于完善。在方法、手段上也有许多创新,表现在趋于具体化、市场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样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在“二战”前采用“盎格鲁·撒克逊化”的民族同化政策 ,强迫非英裔种族转变民族意识 ,按照盎格鲁标准归化为加拿大人 ,遭到失败后转为以英、法裔文化为主导的将各种文化整合为一种新加拿大式文化的“民族熔炉政策” ,又引起土著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和愤慨 ,最后采用了多元民族文化政策。作者通过考察揭示了这一演变过程并论述了它对多民族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新世纪新千年的钟声终于在人们喜悦、激动和急切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到来之际,广大民族工作者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更是多了一份喜悦: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湖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及时构建了新世纪民族政策宏伟蓝图,顺利实现了湖南民族政策的新旧衔接。1994年以来,我省民族工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但其政策时限的截止时间都是在2000年,在我们步入2000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的时候,湖南新的民族政策能否出台?面对新的世纪,湖南民族工作走向…  相似文献   

19.
湟水流域,属于农牧两种生产方式过渡的地带。明清时期在此交界之处陆续设置了一些营堡以资防御,从而形成了以诸营堡为依托的多层次的市场格局。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又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这里民族政策变化的结果。因此,研究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在湟水流域民族政策的变化对这里市场格局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明廷针对湟水流域周围蒙、番杂处的格局,实行的羁番御蒙的民族政策,结果在该流域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以其他营堡为依托的环形状的市场网络。时至清代,清廷转而实行的护蒙御番的政策,则使这里形成了以西宁、丹噶尔为中心,以分布于两城以南以诸营堡为依托的次一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内蒙古地理位置事关抗日战争全局、争取蒙古族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等,对内蒙古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为主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为关键、建立蒙古族的抗日武装为重点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为动员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它的成立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使党的民族纲领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趋于成熟,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