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探讨、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特质,提出其特质内涵:一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统一的;二是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的;三是弘扬科学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的;四是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尚未成熟完备的初级形态的;五是适应并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六是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洪卿 《学术论坛》2006,3(4):73-76
文化安全为一个国家提供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强大的发展经济与科学技术生产力的精神动力,为广大民众的幸福生活提供深厚的道德基础。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这种共同的稳定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只能化为泡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影视文化、互联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的渗透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安全。作为以促进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认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荣开明 《江汉论坛》2001,3(6):16-24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的两个基本相同又有差 别的理论新概念。相比而言,前者更为宏观,更带根本性。本文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生成条件、科学含义、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发展战略和进程、 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理解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划清的几 条界线、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探讨,提出了 自身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向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跨越,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形成的发展思路的枢纽。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就如何依据中国国情去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建设方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严兴文 《学术论坛》2006,2(12):30-33
建国后,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里仍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为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就如何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问题作了许多论述,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国家文化安全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具有时代性、针对性、阶级性和战略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1)生产力特征;(2)经济增长阶段的特征;(3)经济形态特征;(4)经济制度特征;(5)经济体制特征;(6)区域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8.
国家安全的文化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文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更加凸显。在国家安全建构中,中西方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并在研究中显现出了不同范式。中国的研究只有借鉴西方国家安全的文化研究范式,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扩展研究范围,才能向着多层面、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士法  邢红梅 《理论界》2006,26(7):179-180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大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非强势文化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我国的文化安全受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建构我国文化安全体系以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冷战过后,传统的以国土安全为防卫对象的国家安全观已经转变为以经济、信息、文化等为防卫对象的新的综合安全观。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条件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各种思潮交汇的主战场,多元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容易引发主流精神文化的认同危机,精神文化安全越来越重要。高校精神文化安全不仅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和渗透危险,而且还受到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特征和科技文化的消解。因而,必须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以及确立健全而全面的文化态度,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资源的意识教育,保证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只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初级阶段社会公德的困境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出发,针对当前社会公德建设所面临的“反道德主义”困境,分析了初级阶段社会凸显的功利倾向、监督机制的乏力、道德行为的普遍私德化、群体心理的盲目从众与社会公德的超功利性、舆论监督依赖性、公共服务性和主体自觉性四个方面的矛盾,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四个方面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也就日益从根本意义上成为实践的紧迫任务,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出发,努力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文化素质和行使民主权力、履行民主义务的能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在改革中发展民主,又要通过民主来促进各项事业的顺利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认为,以实事求是为本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仅补充、发展和完善了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论思想、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还能超越时空的界限,对国际社会主义的复兴和发展以及中国的未来,具有着普遍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伦理政治观。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权和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经济时代,民族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资本化的运作把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于是,文化像知识产品一样,也有了财产权利的问题。在全球性的文化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为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制定了细密而严格的国际条约(各种知识产权协定),出于调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资源来制作文化产品的需要,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西方发达国家却不急于为文化产权的保护制定国际条约,反倒有意让文化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处于毫无约束的状态。当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去制作文化产品时,它不必在乎什么产权问题,不必为产权的问题给中国付任何费用;而当它把文化资源制作成文化产品具有了可贸易性之后,在对中国出口时就大讲财产权利了。把文化产权从知识产权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强调文化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尽平等的全球性文化竞争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产权得不到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资源在经济价值被窃取和利用的同时,其文化价值也在传播的过程中被破坏、被贬抑、被糟贱,进而对文化资源在本国的持续挖掘和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不折不扣地成了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当严峻的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空间发展中的我国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空间发展一直存在着关于文化安全的问题。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凭借其科技的优势与话语的霸权,影响和干预我国的文化安全。在我国自己的网络空间文化建设领域,也大量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受到怀疑、“恶搞”等低俗文化现象。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已给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一系列隐患。因此,牢固树立网络空间领域的文化安全意识,捍卫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文化内容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努力构建网络空间文化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理好网络空间文化发展内容的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遵循网络空间发展的科学规律,不断推进网络空间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始终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建立文化发展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等就是我国维护网络空间文化安全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美群 《理论界》2004,(2):17-18
邓小平继承和丰富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文化建设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他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中国始终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为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必须从八个方面构建起全方位的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为依据,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五个基本特征:一、人首次真正占有了自己的对象性本质,但这种占有因对象世界的相对贫乏而不充分;二、人的才能的发挥首次取得了真正自主的性质,但又为谋生所局限;三、人的自我建造首次获得了积极的、“普遍的”意义,但仍受消极因素的影响,分为不同层次;四、人的社会关系首次成为真正属人的关系,但又带有旧的痕迹;五、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首次取得了真正的一致,但仍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