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方人》2006,(7)
如今国际上动不动就把中国和印度比:制造业,服务业,外资,基础设施…几乎无所不比。可是,很少有人比较两国的大学。去年一家国际咨询公司 McKinsey 提出了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报告。其中对中印两国的大学生素质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结论是印度的大学生明显比中国的大学生更能胜任跨国公司中层管理阶层的工作。由此,我对印度的大学产生了好奇,希望看看印度那些更称职的大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并和中国作一番比较。把手头能找到的资料拿来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几年,中国是在打造"一流大学":政府不断增加对大学的投入,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原因的解释,采用劳动增进型生产函数对198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产出进行分解,分阶段考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两国产出的贡献程度,指出两国经济增长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这一差异又与中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是近邻,两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绵长的边界线,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开始了友好往来。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便曾访问过今印度一些地区并会见了当地的官员。随着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逐渐频繁。此后,在漫长的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中国与印度人民患难与共,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印度成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实现互访,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而,在两国…  相似文献   

4.
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两国在对外贸易上既有互补性 ,又有竞争性。在反倾销问题上 ,中印两国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 ,中印两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不同的是 ,中国不仅是遭世界各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而且也是遭印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国迄今还没有对印度提起过一件反倾销调查。其原因既有中印贸易现状方面的 ,更有印度国内部分人蓄意制造“中国产品威胁论”造成的。我国应当加紧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勾股测量法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在古代中国和印度都曾出现过,而且两国的许多数学著作与天文学著作中都有勾股测量法的记载。两国的勾股测量法由测量太阳高度和晷影长度发展起来,并随着实际问题的需要日益提高。由于社会生活和生产需求的一致,中印两国勾股测量方法存在很多的共性,但都是在各自的本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物质部门,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产业.中日两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关系直接影响着两国贸易投资合作伙伴关系的长远发展.以中日两国装备制造业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两国装备制造业贸易差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长期逆差会导致中日装备制造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继续扩大,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为基础,以创新和技术为竞争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才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萨蒂扬(Satyam)软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首家进入中国的印度软件外包企业。提到中印两国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萨蒂扬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文德(Raghvendra Tripathi)坦率地说:“中印两国的不同点在于,中国是世界制造工厂,以硬件制造出名,而印度以软件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差额的形成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通过形成中美贸易差额的商品构成发现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制造业贸易,中美制造业贸易顺差与中美贸易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同比增长,而这一时期70%的FDI投资于制造业,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投资额居前列。可知中美贸易失衡与中国在这一时期承接日韩两国产业转移具相关性,从制造业角度对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中印信息服务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印度两国都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它们有相近的起步时间,但是两国发展的差距却是巨大的。在这种背景下,对影响中国和印度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存在的原因,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张培刚先生说过,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进行工业化。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的大国显然对工业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针对中印两国的基本国情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方法、人才培养机制、面临问题方面给我国的启示,最后得出中国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制造业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年来工资大幅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吸收外资存在负面影响,是造成近年来国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东南飞"以及外资回流母国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产业配套设施、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较高的资本贡献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来说对制造业外资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目前出现的制造业外资撤离是低端制造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结构性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两年来 ,外资的大量进入 ,一方面给我国零售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零售业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 ,以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我国粮食加工产业。研究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安全产生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对粮食加工产业、外资进入粮食产业对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及我国粮食产业利用外资情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对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入世之后,中国传媒要做大做强,必须进行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和创新。从政策分析入手,结合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入探讨了在保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吸收非国有资本的可行性。而对于吸收外资,必须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要制定国外资本准入的成套和严密的办法,并就此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己经成为外国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将为外资并购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外资并购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将带来不利影响。从近期看,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从长期看,有可能冲击我国的民族工业体系,形成行业垄断,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文章旨在通过对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背景、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所带来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外资并购在中国健康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结构都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投资国家的逐渐增多,外商投资方式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走全面开放的新路子。将利用外资与自身的产业优势、区位和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相结合,做到扩大引资区域,实现利用外资的多重目标,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高起点嫁接,全面提升投资环境,实现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引资大国,FDI解决了相关产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外资在近10年的注入也体现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如外资来源国过于集中,外资渗透领域和地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导向相悖,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资源争夺激烈等。从外资的来源结构,进入的投资产业、投资地区、外资的待遇及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可以剖析出外资进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但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五年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加剧了对于金融人才的争夺,国内金融业将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加强对金融人力资本的重视,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当务之急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金融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但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金融业的现状,西部金融组织体系正在完善,金融市场刚具规模,金融宏观调控有待改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西部金融人力资本存量既存在国外金融机构的争夺,也面临着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本文拟对西部地区的金融人力资本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旨在揭示西部金融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大量涌入文化产业。从我国已有的文化产业外资利用政策与法律来看,基本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一方面鼓励外资的进入,另一方面对外资进入又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应当明确积极鼓励文化产业利用外资的基本导向,同时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衡量这种必要性的标准是我国入世议定书中有关文化产业开放的具体承诺和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0.
自开商埠近代企业的创建及工业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开商埠经过清末民初的短暂发展,在进行商业贸易的同时,创建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武昌、济南、哈尔滨等主要自开商埠甚至跻身同期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列,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从工业资本的投入、工商业资本的构成状况、工业门类的齐备程度以及工业产值等方面考察,整体而言,自开商埠的工业化程度尚十分低下。与条约口岸比较,这种状况显得尤为突出。工业基础薄弱、市场所能提供给工业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外国资本的压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但作为"后发型"的自开商埠近代工业,能在极其艰难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发展到这一境况,洵属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