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锡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73-80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具有动物性和文化性的两重性。从人起源于动物来看,人性起初充满着动物性,没有文化性,所以,人性是本恶的。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防治的行为。犯罪人既有人的一般属性,又有反社会性的特殊属性。犯罪作为人本身的一种行为,必然与人性是相互影响的。人性之需要、人性之趋乐避苦、人性之个性等,都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然,犯罪亦影响人性,具体表现在犯罪摧残人性,刑罚要求关照人性。 相似文献
2.
两种技术善之间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6
技术善的实现方式可以有“避苦”和“增福”(“趋乐”)两种,由此为善的技术也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类。当资源有限从而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时,避苦的技术应优先于增福的技术,无论是历史的经验,还是现实的道德要求,抑或理性的分析,都表明了这种选择的恰当性,并构成一种合乎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和幸福观的伦理选择,也是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郑晓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43-48
本文从中国人幸福感缺乏的现象入手,进而分析幸福的概念,并探讨人们如何认识幸福、又如何去获得幸福的方法与途径,以使我们的工作顺利、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生活快乐. 相似文献
4.
陆庆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
在卢梭的伦理思想中,幸福观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卢梭认为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它和知识无关,也与财富地位无关,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处境。人类最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一种本性的生活,即自爱、怜悯和善的生活。只要按照人自身具有的这三种本性生活,就一定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卢梭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丽燕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2-26
幸福概念是亚里斯多德道德理论的核心.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道德是常人的道德,这与柏拉图圣哲的道德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探讨了亚里斯多德的常人幸福的三个重要条件,以便清晰地显现出亚里斯多德对于善的理念的变革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吴晓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463-465
自由既是人类的天性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诉求。对个体而言 ,它往往成为人们能够求知和求得真知的基本条件 ;对社会而言 ,它架起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同时 ,它还是社会舆论监督的保障和新闻事业勃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的源头来看,人类创造教育是以追求人的幸福为根本旨趣的。然而,由于实践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盛行,教育逐渐走上了背离人甚至是阻碍人实现幸福的歧途,异化成了人的幸福的桎梏。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匡正教育,进而引导教育复归于人的幸福旨趣,就成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牛江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人性问题是西方思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澄清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从古希腊直到马克思,以追本溯源的方式逐个论述了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海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84-87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过程,历史即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这种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实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理论基础,也是在今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0.
洪晓丽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50-55
孔子之仁学思想对个人幸福的理解并没有把物欲与德性相对立,也没有否认个人幸福的主体基础和外部社会条件.仁学中对于幸福的获得与评价,是需要通过自我不断的学习过程、对利欲的合理理解以及超越的德性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并且对幸福的体验与获取是一个在人生当下不断践行的过程.这种对幸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纯粹德性之福,也并非技术操作意义上对具体生活规则的总结,它是以追求“仁”性为基础的生活之路.或许可以这样说,孔子仁学对于幸福的理解,其核心就在于以仁为内在基础而不断践行的生命过程,它既给予人超越的魅力,又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朱曙梅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2):97-99
关于幸福的真谛,人们到现在也未达成共识。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从痛苦的消除、对于物质的追求、获得人生的真爱和心灵的满足这四个方面分析,是无法完全获得幸福的真谛的。从人的本质角度分析,幸福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幸福的真谛,对于当今幸福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道主义的追问是一种思想的冒险:因为追问人道主义意味着要追问人的本性,而追问人的本性就必须从形而上学对人的规定着手。对于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特性,海德格尔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从而显现出人的本性:人是存在的邻居。 相似文献
13.
幸福教育不仅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反思。从幸福教育概念、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路径对国内的幸福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幸福教育的概念应由三重层面、三大重心和多个关键词共同建构;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应扩大范围和对象,尤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首先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师生幸福并重,从德、智、体、美、心等各方面实施幸福教育,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幸福教育体系。未来幸福教育的研究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从国外和古代吸取精华;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加多元;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实践幸福教育。国内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幸福教育,新生“中国式幸福”。 相似文献
14.
丁春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0-93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人民普遍关心幸福的发展阶段,而且对幸福的关心开始由经济幸福向文化幸福转变。经济幸福就是从经济角度来定义幸福,实现经济幸福的途径就是不断发展经济。与经济幸福相对应,文化幸福强调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定义幸福,并且通过文化发展来实现幸福。人们希望通过追求文化幸福解决追求经济幸福造成的问题,建立起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幸福能否担此重任,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定位文化,因为从什么样的文化角度定义文化幸福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幸福以及实现幸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陶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4):36-48
孔子时期儒学的原始问题,就是“性与天道”问题。“性与天道”问题的实质,就是通过关于人的本性的洞察,将作为伦理道德行为和活动动机的自觉意识、自愿情感和自主意志人文化成人的需要的一部分,成为能以如同饥食渴饮、男欢女爱一样自然而然地得以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的人的本性的组成部分。关于人的本性的洞察,需要通过以反身内省为心理或思维机制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去体认,而不必依赖“沉思”或“顿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直觉。孟子将“仁义礼智”纳入人的“心”中而成为人的思维的对象,偏离了儒学原始问题的经验本源,并因此而遮蔽了儒学原始问题所开启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价值之源;北宋新儒学家二程,将“仁义礼”提升为形上本体而与“天道”一起构成“天理”,“天理”与人的本性即人的需要为主要内容的“人欲”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因此而建构的“理”“欲”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阻断了伦理道德行为和活动的经验来源的同时,也取消了作为价值之源的人的需要存在的合法性;不仅使得孔子时期的儒学及其原始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也给社会现实造成了负面的社会效应。把被颠倒了的本来关系再颠倒过来,重新审视人的需要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重新选择儒家思想现代转型的原点和路径,是寻找和讨论儒学的原始问题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凤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400-401
环境危机是由人的利己的个体本位思想意识所导致的 ,因此解决环境危机就必须解决人的利己的个体本位思想意识。利己的个体本位思想意识又是人的本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解决环境危机必须改变人的利己的本性 ,而人的本性又是可以改变的 ,只有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改变人的利己的本性。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明确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走出若干理论认识误区;着重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是全面衡量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指标;初步探索"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苟大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审美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欲求之一.这是自然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赋予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的本性使他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普列汉诺夫,注:着重点为本文作者所加.下同)人的生理和心理中潜在的审美欲求是否能够变成现实性,这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普列汉诺夫在《艺术论》中指出,只有凭借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帮助与促进,才能使人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成为现实。李泽厚先生提出“积淀”的理论,他认为“积淀”是人的美感发生与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25-32
幸福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一生追寻的方向.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马克思从"完整的"现实个人出发,消解了以往哲学对幸福抽象而形式的论述,立足于对"劳动-休闲"这一人类生存发展的两个合规律性样态,共同关照着人的幸福诉求与主体性价值回归.对此,马克思以"人民向度"为幸福研究的逻辑内核;以"劳动-休闲"的幸福意蕴为逻辑依据;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休闲"的双重异化为逻辑审视;以实现"劳动-休闲"的价值复归为逻辑构建,强调异化劳动是导致劳动不幸的根源,休闲异化则隐喻在异化劳动之中制约着幸福体验的获得,只有实现共有体面劳动与共享休闲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和成为幸福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廖申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4):5-14+2+146
“人的活动”论证是亚里士多德基于对于灵魂“有逻各斯部分”的整体观点的。它与“实践”论证一道构成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是灵魂有逻各斯部分依照德性的实现”核心阐释的论证。“人的活动”论证整体地通过灵魂的思想能力和实践性的感觉-行动能力从“能(潜在)”到“实现”的生成运动来说明这一核心阐释。通过把这种“实现”阐述为“灵魂的实践的生命”,通过把这种“实践的生命”与一个“认真的人”的生命,把这个生命与他的“做得好”的德性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合理地阐明了整体地理解为“人的活动”的“灵魂的实践的生命”的那个善就是幸福,它的“实是”或“是其所是”就是灵魂的能力以一个“认真的人”的那种“做得好”的方式——即德性的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