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出土晚唐刘干墓志记载了志主的家世生平、科第宦历及其著述等情况。刘干曾于大中年间修订《切韵》12卷及《通纂》、《通例》共10卷,可为研究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补两唐书《经籍》、《艺文》二志之阙提供原始文献线索。其妻太原王氏墓志为当世仅见刘干之著述。  相似文献   

2.
《千唐志斋藏志》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共收墓志拓片1,360件,唐以前6件,唐以后145件,唐志1,209件,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是大好事。墓志拓片是由右向左读,而装订却是由左向右,大概是为了牵就说明文字横排的原故,但用起来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3.
捡挍与检校     
在两《唐书》及《全唐文》等文献中常见唐代散职“检校”官名,所有唐史论著对此未执异议。然笔者在此录唐代墓志拓片文字的过程中,发现所谓“检校”之名,除一二方面外,绝大多数的书写字形,都作“捡校”。这个情况虽然可以唐人手书不重偏旁,常常“木”、“扌”,“艹”、“竹”等形近不分而解释,但一些墓志中,“捡校”字外又另有“木”字旁的字,说明书者还是注意到了“木”旁与“扌”旁的区别。如大和六年的杭季稜墓志(载《千唐志斋藏志》1050页)即有这种情况。如果从笔法上说,楷书字中的“木”旁与“扌”旁多少形相近的话,那么隶书中的两偏旁就形相远了。隶书字的“木”旁作“木”,而“扌”旁则作“扌”,二者极易分辨。这从北图馆藏历代拓片“汇编”所收的隶书《李德裕妻徐盼墓志》中可以看出。该志在署李德裕官职中有“捡校户部尚书”称,其“捡校”二字的隶书字偏旁均作“扌”,而同志中的“树”、“ ”等字,则均作“木”旁。可见似不能以“木”、“扌”旁经常混用而忽视“捡校”与“检校”的区别。 当然,今所见的两《唐书》及《全唐文》、《全唐诗》等古籍,经历代传刻其中不乏后人的整理。但唐代墓志拓片中所见的字,都是当时人士的手笔,并无后人  相似文献   

4.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传世的唐传奇中的名篇佳作。在此主要从李公佐传世的三篇传奇《古岳渎经》、《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中粗略探求其生平以及其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并将以《南柯太守传》为重点,考证作者李公佐儒释道兼容但仍谨守儒家正统观念,也是唐代中晚多数士人的思想写照。  相似文献   

5.
华林甫 《江汉论坛》2012,(7):92-108
《隋书地理志考证》是杨守敬研治历代正史《地理志》诸多著作中成就最高的一种,作者归纳其成绩约有七个方面,即校补脱漏的州、郡、县;订正原文讹误;订正引用文献的讹误;校补脱漏、删除衍文;乙正倒文;纠正总管府为西魏所置之误;纠正政区置废时间之误。同时,作者对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做了较为详尽的学术检验,经过分析杨守敬以封爵补政区之例,发现清代以来至今大量存在以封爵来考证梁、陈、北齐、北周、隋代政区的现象,因此作者梳理了《隋书》里所有郡、县封爵与本郡本县沿革的对应关系,基本可以否定清代以来以封爵补政区的传统做法,因此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书凡以封爵证明、校正、补充、纠谬政区沿革之处皆不足信。  相似文献   

6.
论《新唐书·艺文志》的史料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唐书·艺文志》补录了2万多卷《旧唐志》未著录的唐代著述,关于它的史料来源,以往的研究者单纯把眼光局限于某个时代的藏书或书目,而未能注意到《新唐志》编撰中的一个新现象,即文传杂著也成为它的主要史料来源之一。《新唐志》除依据唐宋书目外,也采摭了史传杂著材料,这和清人补文艺文志的作法不谋而合。我们在评价和使用《新唐志》时,必须充分注意它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7.
唐代墓志拥有史料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属性,对唐代墓志的文学研究应该加强。从撰写者视角来研究唐代墓志,可以发现志文和铭文由不同作者分撰的特殊现象。从实际功用来看,志铭分撰凸显了时人对铭之功用的看重;从文体分野来看,志铭分撰凸显了时人对诗歌这种文体的高度认同。志铭分撰对于传世诗文别集中单独出现志文或铭文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思路,也向我们揭示了唐代墓志发展的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8.
《王君妻韩氏墓志》(第四册,第14页)此墓志首题大魏扬列大将军、太傅、大司马、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夫人韩氏之墓志,故应题《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妻韩氏墓志》为是。安乐王是北魏宗室,《汇编》将诸王之王,理解为姓王之王,故误题为王君。又,此志与《汇编》第三册128页所收北魏永平二年  相似文献   

9.
盛唐诗人王之涣家世与事迹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诗人中,王之涣是至今仍享有盛誉者之一。他的诗篇流传下来的虽仅有六首,而《黄河远上》一绝今仍称为绝句之最。但其事迹不载史册,千载而下,引为憾事。自从先父印泉公于一九三二年在洛阳购得《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墓志铭》,(以下简称《王志》)其生平始揭露于世。章太炎先生跋识谓:“诵其诗而不悉其人之行事,得此石乃具详本末,真大快也!”。去春,余游河南新安“千唐志斋”,继购得《千唐志斋藏志》两巨册,其中收有《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王府君夫人勃海李氏墓志铭》(以下简称《李志》),细读之,乃王之涣夫人之墓志也。地不秘宝,《李志》继《王志》之后出土公布于世,使我们对王之涣的家世与行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岂非大快之又一快耶!爱  相似文献   

10.
十册《全唐文补遗》,由著名史学家吴钢先生主编,1994年出版第一辑,2007年出版第九辑,该书汇集近年来新发现的唐五代墓志等文献资料,采用繁体字竖排、新式标点并进行简要的校注。这些资料绝大部分为《全唐文》等所未收,可以为唐五代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近读《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  相似文献   

11.
《古文苑》辑录了八十五位作者的二百六十四篇作品,其中五十七位作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等七部目录书籍曾经著录(或没有著录)其别集。通过考证这五十七家别集在唐到元初的散佚及重辑情况,发现《古文苑》在这个由佚到重辑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蛰庐     
《中文信息》2008,(3):53-54
蛰庐,位于新安县城西的铁门镇。距洛阳市区约45公里,是原国民革命军将领、前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张钫先生的私人花园。其最有魅力的地方则是干唐志斋,内藏1400多件碑刻,因大部分是唐代碑刻,故名“千唐志斋”。所藏唐人墓志自初唐的武德贞观年起,到后唐的天复、天佑年止,凡三百年之年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自相国太尉至刺史太守,处士名流,宫娥才女,百姓杂家,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3.
中唐女诗人薛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唐代妇女文学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关于薛涛研究的文章渐多,但在两个主要问题上进展不大,妨碍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问题之一:薛涛的生卒年。薛涛的卒年,一般认为在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前后。《蜀中名胜记》、《益部谈资》载有段文昌为撰墓志的说法,《郡斋读书志》、《唐才子传》皆谓涛大和中卒。考段文昌大和六年11月丁卯充剑南西川节度使,翌年抵镇,为撰墓志,大和九年  相似文献   

14.
《洛阳新获墓志》收录洛阳地区新出土的东汉至民国的墓志,公布图版,有释文,并进行了简要的文史考证.但其铭文的释读还存在不尽妥当之处,其中的唐代部分铭文存在释读错误、缺字和衍脱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祢军墓志》,全称《大唐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祢公墓志铭并序》,近出陕西西安。墓志一合,志盖阴刻篆书4行,行4字:大唐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祢公墓志铭,四杀饰以几何纹样。志石高广59cm,厚10cm,四侧竖面阴刻蔓草纹。志文凡31行,满行30字,共计884字,记载了唐代百济人祢军的家族世系及宦绩功业,间涉初唐重大政治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祢军,百济人,事迹散见于《三国史记》及《日本书纪》,未成系统,本志有简传性质,可补史阙。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在唐昭陵葬区陆续出土了数十方墓志。从这些墓志记述的史实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正史失载或误记的情况。本文仅就它在人物生平和历史事件方面对唐史的补正,略举数例于下: 一、关于李绩的生平 李绩为初唐著名大将其,墓志由崇贤馆直学士刘祎之奉敕撰,全文2800余字,详细地记载了李债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7.
始建于晋太康年间的温麻县的存在,以及其县治在今霞浦县南的古县村的看法,经史学界长期考证,均无庸置疑.但有关史书,对于温麻县在历史上废置的情况,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元和郡县图志》(下称《元和志》)、《旧唐书》以及现存的明《福宁州志》、清《福宁府志》、民国《霞浦县志》以及明弘治《八闽通志》、崇祯《闽书》、民国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地方史志,都一致认定在唐代压根儿没有以“温麻”命名的县城,或即以“唐改置温麻县于今连江县境”、“寻省入连江为宁远镇”、“嗣圣十九年(实为长安  相似文献   

18.
论唐代墓志撰作特色及其研究价值罗维明一、墓志在古代文献中的概况《文章辨体序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据此可知:墓志乃指刻于墓碑的文章,用来记叙死者的生平和家世。它既可请人捉刀亦可由死者家属自撰。古代的墓碑又可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19.
马振颖  黄瑞娜 《西域研究》2023,(4):80-86+168
敦煌新出土的隋大业八年(612)《鄯善郡司马张毅墓志》,是敦煌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隋代墓志之一。该墓志为考古发掘出土,墓志内容涉及北朝至隋时期敦煌张氏家族、西域历史、府兵制等诸多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志主有可能为隋大业五年平吐谷浑后所置鄯善郡的第一任司马,志文记载可补史籍之阙。  相似文献   

20.
《全元文》的纂成,集中呈现出了元文的全貌。但由于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对传世文献参考不够赅备,致使一部分元文未被著录。通过一定文献的查考,可补《全元文》未收文12篇,其中已著录作者5人,未著录作者7人。同时,每篇文章后对作者生平及诗歌相关内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