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屹东 《社会科学》2012,(8):117-126
认识的语境论在回应怀疑论难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修正的形式,包括以相对标准修正的语境论,以事实作为原因修正的语境论,以妥协方式修正的语境论,以证据修正的语境论,以预设修正的语境论。这些不同形式的语境论遇到了"斑马悖论"和摩尔主义的反驳,但语境论者认为这两个反驳不一定有效,正是它们忽视了语境的作用,才导致悖论的出现,要解决怀疑论难题,还得回到特定语境中去。  相似文献   

2.
认识的语境论形成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的语境论是这样一种观点,即由特定知识语句表达的命题依赖于说出这个句子的语境.具体地讲,认识的语境论主张,由给定的知识语句,如"S知道P","S不知道P".依赖于产生它们的语境,也即,知识的形成与理解是语境依赖的,在某些语境中,S知道P,而在另一个语境中,S不知道P.这两个陈述在各自的语境中都是正确的.语境不同.认识标准的高低程度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对话、行动就会产生争论或者冲突;不同的语境设置了不同的认识标准,而且这些认识标准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认识的语境论是对我们认识判断的最佳解释之一,能够回答怀疑论的问题--为什么在大多数语境中我们能够判断我们拥有知识,而在一些语境中我们不能判断我们拥有知识.这一观点既有不少支持者,同时也受到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怀疑论作为“一种有教养的意识”,凝聚着众多思想流派及其思想家的智慧。在认识论的视野中,人们从怀疑论在人类认识及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产生根源两方面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论证,但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科学存在及科学成功发展的事实与理性逻辑的同一性却在实际上坚定地消解了怀疑论存在的一切合理性,从而使在认识论视野中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所作的一切努力成为徒劳。而怀疑论存在的事实本身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却昭示着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这就迫使我们为怀疑论存在的合理性的辩护必须超越认识论的视野,以人之存在及古代希腊怀疑论的生存论本质为基础,实现向怀疑论研究的生存论视野转换。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在批判旧形而上学的同时,却成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一方面,黑格尔运用概念辩证法有效地消除了前人在认识与对象关系上的陷阱;另一方面,他的概念辩证法本身却成了新的更大的思维陷阱,并由此构成了汇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努斯神秘主义于一身的"黑格尔的语境".胡塞尔对认识与对象矛盾这一"麻烦问题"加以现象学还原,以期获得对象的本原的被给予意义的明证,但他却未能如愿地消除认识与对象之间的鸿沟;海德格尔消解了黑格尔对概念的偏执而经验到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朝着胡塞尔所开辟的现象学道路,直通先验自我的生存论根源,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化为此在(Dasein),从而显明了走出黑格尔语境的希望之光并给后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中西怀疑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信仰和理性三个层面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怀疑精神,可以看出西方怀疑论是一种向外探求知识和信仰的理性的冲动,充满痛苦和分裂,遵循的是逻辑方法论的一般程序;中国怀疑论则是一种向内退缩的无知无欲无为的非理性体验,回归到幸福的满足心态,在诗化的表达方式中走向沉默和无言。  相似文献   

6.
方刚 《学术界》2005,(5):203-207
追求确定性的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一种倾向,而这种倾向在哲学史上始终面临着怀疑论的挑战.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着这两种思想的纷争.但是,围绕怀疑论者所提出的问题的争论大都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层面展开的,这样的争论因为与人们的信念相关往往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试图从分析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怀疑论之论证的反驳入手,提出驳斥哲学怀疑论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存竞争,以此建立的行为准则是,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身获得好处.这种行为准则难以解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这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困境.笔者认为,目前盛行的几种个体选择理论都存在一些解释力方面的局限性,而副产品互助理论的引入则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其中的一些缺陷.笔者认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和副产品互助理论有机综合在一起,可以较为系统和完整地解决达尔文难题,并且这种解决方式是在个体选择纲领下完成的,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后现代思潮颠覆认识主客体的“狡计”,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发生学的科学的视角,即从人类的“童年”和人的童年分析了认识的发生、建构的历程,指出认识主客体的分化与区分是认识得以发生的前提,坚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9.
李森林 《云梦学刊》2011,32(2):140-142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境对会话含意的错误推导有三种模式:(1)A→B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的会话含意为B;(2)A→B、C、D……: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推导出会话含意为B、C、D等一项或多项含意;(3)A→0型:发话人的意思为A,受话人由于没有相关的文化语境,推导不出其会话含意。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推导,就得:(1)投入文化语境;(2)把握语言语境(上下文);(3)沟通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0.
侯旭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53-56,62
作为话语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话语学的发展需要构建自身的范畴体系以提升其理论水平。交往语境范畴的确立体现了话语学语境论思想,它从人的交往实质出发,既强调话语实践中说话者与说话对象之间形成的双声语境,也强调双主体的共生性,是对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交往的关系的确认,是对双主体共同构建的体现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同一、协调的共同体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古代怀疑思维具有泛怀疑和反神学性质,这是认知低能和社会动荡的情绪反映。近代怀疑思维突出表现为对知识理解的相对主义倾向以及对人的认识能力的极度关注,具有知识追求性质。怀疑思维由古代向近代转变后形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在认识发展中的创新品格。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距离悖论”的解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沟通的兴起,使政府形象塑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出现新特点,其突出表现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与该级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成反比。在网络沟通下,形象良好的政府须具有回应性,倡导科技领先,强调参与和协作以及具有预见性,因此,政府应从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府工程、提升政府媒体公关能力和公信力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应对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3.
田淑晶 《理论界》2014,(7):149-151
悖论是诗歌语言的菁华。诗歌中的悖论语言是如何构建的,其中是否存在某种基本模式,悖论的诗性功能依托怎样的语言机制,是悖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悖论区别于它者的基本规定性是针对一个陈述的判定中共存荒谬与真实两种相互矛盾的判定。判定依赖特定的话语系统。诗人通过不同话语系统的并置和转换创造了悖论。悖论的诗性功能源自不同话语系统转换和并置产生的否定和虚无。  相似文献   

14.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 ,同时也是热门领域。行为金融理论有四个重要分支 :期望理论、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及固锚理论。主要的投资策略是 :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以及小盘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结构性失业将成为我国加入WTO后的主要失业形式。加入WTO后,结构性失业将面临着诸如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力大规模转移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解决结构性失业的经验,必须采取以统筹兼顾、多条腿走路为思路的若干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形象策划战略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不仅创造物质财富,同时创造精神价值.企业形象的塑造是由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达成的,而这正是企业求真、向善、臻美三个过程的完美统一.伴随着企业由一元定位向二元定位的转向,企业形象策划战略的意义逐渐凸现,可以说,企业形象策划战略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施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国家。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日本私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及成效,因为这些大学不仅积极参与大学国际化,而且对全国的大学国际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愈演愈烈,城市规划是远水难救近火,道路交通条件的每一次改善,都会引致新的拥堵。各种缓解拥堵的交通管制和服务措施,似乎都见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措施都把思路置于移动人方面.而忽视了人为什么要移动。从减少交通设施的需求入手,将生活地的住房置换到X-作地附近,可以大幅度减少通勤量,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历史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主要是指党的大政方针和各种发展战略。在中国共产党85年的发展历程中,执政方略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初步形成党的最高执政方略、根本执政方略、具体执政方略三个层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历史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清党自身历史方位的变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正确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