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提出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学理上理解"普遍性":知道"普遍主义"福利思想的根源、了解普遍主义福利模式的内涵和建构。普遍主义基于公民权的理念,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这个福利模式包含了全体公民都可以享用的国家设置的多项福利设施和各项福利项目,且这个模式需要国家税收的大力支持。当前,这个模式在西方遭遇了困境。在我们知道普遍主义福利根源,梳理社会政策学理思路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福利普遍主义,对于构建中国适度普惠的福利体制,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国家干预初始的英国济贫法和继而出现的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一起逐渐改进了人民福祉并创立了现代社会保障,但是其本质上都是应资本主义的需要出现的。直到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建立,明确了福利为全体公民的宗旨(普遍主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国家的普遍主义原则提出挑战并对其效益做了无情的批判。九十年代,英美两国首脑推崇第三条道路倡导的竞争国家,结果是市场化、私有化和去福利国家化。为保持福利原则和福利国家的持续有效,北欧国家启动社会投资、社会企业和市场化的改革。但还是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结果:促进了为富人的有选择的服务,而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缺陷。当今世界的权威力量在2011年达沃斯论坛明确宣布:"普遍主义……最终将要被弃"。对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提出了问题,在社会福利的发展探索中,原则和本质必然要丢失吗?中国在强调建设福利社会、公民社会福利多元化以及探索具体有效服务提供方式的同时,要警惕背离福利国家的核心本质。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在福利供给中的责任承担方式,西方福利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福利国家时期、福利国家时期和后福利国家时期。在不同的福利模式阶段,其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基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周缘园 《理论界》2013,(6):59-62,105
20世纪70、80年代的福利国家危机之后,对福利国家传统理论的质疑和探索成为热潮。"福利多元主义"在危机中应运而生,并成为讨论者口中福利国家新的理论范式。本文分析了福利国家危机和表现,探讨了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变革实践,对其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障碍作了分析,得出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利多元主义是继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贝弗里奇范式之后为解决福利国家危机,于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理论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福利多元主义兴起的背景是福利国家演进中的危机以及理论界对福利国家的批判;福利多元主义的内涵有三分法及四分法之不同;对福利多元主义发展趋势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政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追溯西方"福利社会"理论和实践的缘起和发展.探讨了"福利社会"作为取代"福利国家"的政治改革口号;作为福利国家改革的一种理论思潮;作为福利国家的改革实践的基本内涵,同时,还进一步关注在全球化下,"福利社会"的"积极福利"、"社会投资"和"社会质量"取向,提出一种新的社会整体性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反观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从发展目标的多面向和发展政策的整体性两个方面,提出构建"中国式的福利社会",在发展目标的多面向:均衡的多元分担机制、普遍的国民待遇、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在发展政策上的整体性:目标干预上的整体性、发展维度上的整体性和能力建设上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福利国家表明国家承担起对公民的福利责任,凸显了国家的福利功能,并不是高福利的代名词,不同时期福利国家的福利程度都在发生变化,不同模式福利国家的福利水平也相差甚远,因此,福利国家首先是一种福利态度、福利理念,其次才是一种福利程度。我国应借鉴福利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积极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相似文献   

8.
福利集合主义在吸收左派、右派或中间派的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在超越这些分类主义的政治思想,探讨适合自己发展的福利改革路线。福利集合主义者认为,福利国家就是指国家可以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作为福利多元主义的福利三角理论是西方福利理论发展的最新形态,记载了西方国家福利理论从剩余型福利理论到制度型福利理论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演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利三角理论框架中教育和培训成了福利制度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成为了解决西方福利国家困境的关键一环。分析福利三角理论框架下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福利制度对发展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尤其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福利制度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并以此来诠释西方福利国家存在的理性缘由 ,以期在主流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及福利国家之间建立一个对话渠道。在这个基础之上 ,试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论证社会保障的建立和福利国家的存在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正义”的需要 ,更重要的 ,它还是由于“经济效率”的原因。本文首先对战后西方世界正式宣布确立福利国家以来半个世纪中西方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的学说史做一个概要性的回顾 ,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特点和热点问题予以分析讨论 ;然后着重对 2 0世纪 80年代至今西方经济学研究福利国家的成果和现状设立单独专题进行评析 ,即分别从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几个方面就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的效率功能进行私人保险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效率比较 ,以期对失业、医疗健康、教育和养老等领域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存在根据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现全国范围内普遍社会保障的国家体制。然而进入 2 0世纪 80 - 90年代以来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的局限 ,福利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正面临着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制度的深层次调整。与传统福利国家相比 ,积极福利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尹琼 《理论界》2014,(1):163-165
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英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案,这些法案通过各种保障措施形成一个宏大的国家安全保障网络,覆盖了全体公民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也标志着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本文主要从原因角度切入,提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构是多方面契机的产物,既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进行战后重建的需要,也受到当时的社会思潮如凯恩斯主义等主张国家干预理念的推动,同时其背后的政治和文化因素也不容小觑。不过,英国福利国家建构的首要意义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缓解和控制社会矛盾,最终达到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和国家政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福利”是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概念,英国白金汉大学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诺曼·巴里对“福利”有独到的见解,他对政府提供完全福利持怀疑态度,希望挖掘个人、市场和社群的福利价值,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福利"是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概念,英国白金汉大学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诺曼·巴里对"福利"有独到的见解,他对政府提供完全福利持怀疑态度,希望挖掘个人、市场和社群的福利价值,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李艳霞 《文史哲》2007,(3):163-16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遇到了各个领域的巨大挑战,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创新使福利国家进入了“后福利”的时代。在对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进行改革与反思的过程中,“公民身份”(citizenship)进入了理论家和社会政策制定者的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当前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公民身份危机已经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凸显出消极的后果,福利国家所处的两难困境就是这种消极后果的集中体现。权利的危机与制度的困境暴露了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在局限,而公民身份的拓展与延伸在挑战传统自由主义理念的同时,也将为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福利国家结构性矛盾的诠释是奥菲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的核心内容.奥菲以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政治经济学为基本理论出发点,不仅解析了福利国家在组织化权力结构方面的矛盾,还解析了福利国家在资本利益与国家政策、民主与政治、合法性与效率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对福利国家结构性矛盾的分析,奥菲指出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是无法逆转的结果,福利国家虽然矛盾重重,但是取消福利国家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农村福利体系的构建包括家庭的功能、社会(社区)的组织网络、国家的干预作用和支持这一切的福利思想等。历史上,中国的家庭构成了非常紧密和最基本的福利单位;社区的组织网络承担着基层最基本的福利保护和传送作用;国家(政府)对农村的福利干预一直很强大,政策和措施形成上下和纵横的系统。与西方福利系统的政府、市场和个人主要构成因素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福利体系以国家、社会和家庭主要因素构成。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如大同、民本、和谐等福利思想以及释儒道三家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福利体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大西洋福特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福利民族国家陷入危机,后福特主义悄然兴起,全球化进程加剧,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转型随即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基于"策略关系"国家理论的视域,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鲍勃·杰索普(Bob Jessop)指出,在后福特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下,凯恩斯主义福利民族国家正在向一个理想——典型形式的熊彼德主义竞争国家转变。鲍勃·杰索普的解读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9.
债务危机背景下西方福利国家模式的困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末欧洲一些福利国家因金融危机的冲击而爆发了债务危机,有人指出是这些国家长期采取的商福利政策使得政府债台高筑.对此,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大规模削减福利.其实,各国福利开支与财政纪律只是引发债务危机的表面原因,其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于现有的福利政策措施与社会平衡所决定的需求之间的脱节.通过对西方福利国家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福利国家模式的特点及改革得失,并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成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经济不景气时期,福利国家遭受财政等诸多方面的危机,福利国家也因此受到尖锐地批评。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危机,回应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与福利需求,同时为避免行政官僚僵化与无效率的行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试图通过社会福利“民营化”的方式对原有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有成果同时也存在缺陷。对其改革成效的思考,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福利与经济双赢的后福利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