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建邦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0(1):54-54
读罢《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刊登的王永红同志《“tong”音义探源》一文,感触颇深。作者处处留心。勤于思索,于人们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探究溯源,刨根问底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笔者在翻检有关辞书后,又觉对“tong”字的音义,应再进行一番“探源”。 相似文献
2.
丁小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
"夯"字今字典辞书收有二音,一为"hāng"一为"bèn","夯"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那个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夯"、"笨"、"憨",分别出现在吴语方言、官话方言和山东方言的作品中,可断定,"夯货"是吴语方言词,当依据方言音读作"hāng","夯"字在江浙方言中是"憨"字的假借,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地域差异,造成方言音读不同,又假借"夯"字记吴语音。后世读"夯"作"bèn",由于汉语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存在"同义换读"现象,对"夯"字做了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3.
唐元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7-31
《论语》书名的解释,长期以来众说不一。考辨发现: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看,论语之意宜理解为至理之语或大道之语;就语音发展和文化的角度而言,论应该读平声。 相似文献
4.
王永红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3):53-54
西岳华山回心石以上,有一条陡峭的石槽,地势十分险要,这便是有名的“千尺(山童)”。登山归来,几人就千尺(山童)之“(山童)读何音发生了争议,有曰念“chuang”的,有曰念“tong”的,有的本来还有主见,纷争一起,仔细思索也感茫然。 相似文献
5.
《段注》“音义皆同”的同源字与“音义皆同”的异体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毓松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4):104-107
《段注》在有关“音义皆同”“音义同”的表述中,区分了同源字与异体的界限,并提出了一些区分的方法与标准。 相似文献
6.
范登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106-107
中药制法之一--把矿物、贝壳等类药材放在火里烧,这一意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作为"煅"字的词义之一,读作duàn.今人传刻古书,也有据此乱改古籍文字的.从传世与出土医药文献记载、同源词比较、字典的相关记录、俗字形体变化规律等方面,条分缕析,得出以下结论"煆"、"煅"二字音义俱异."煆"主火烧令赤,音xiā."煅"主椎物使坚硬结实,音duàn."煅"字作为"锻"字的异体,最早出现当在元明之际.中药制法之一--把矿物、贝壳等类药材放在火里烧,这一意义应该写作"煆",音xiā. 相似文献
7.
陈明富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62-65
汩与汨本不同字形,但由于都与水有关,又加上篆书隶变的原因,古籍多有混淆。汩之音有三:于笔切、古忽切、胡骨切。古代辞书中汩之音义搭配有时出现龃龉现象,原因是于笔切、古忽切、胡骨切三音实为一声之转,其最初读音为于笔切,最初的基本意义为治水,沉迷、疾行、水流、光洁貌、涌波等都是其引申的结果。汉语中,汩汩,同,表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本应读于笔切,即yùyù,由于受俗音古忽切的影响,今音已约定俗成,读为ɡǔɡǔ。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语词汇发展中发生的变调构词现象,清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是汉代以后的经师或韵书作者"强生分别",他们的理由是"不合于古音"、"周秦盖无是例",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就"两"来说,"两"由数词发展到量词,首先是词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功能发生了变化.袁数量的"两"用得比较多,用作量词的"两"也渐渐发展出用以计量多种具有成双特点的事物."两"这个词(音义结合体)在语言中负担过重,语言中就用改变语音的办法加以区别.不过,这些量词发展到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计量鞋子现在用"双"不再用"两";计量车辆现在用"辆",读去声;计量布匹不再用"两",有些字典或词典会注出去声的旧音;作为重量单位的"两"现在仍在使用,读上声,不读去声,而古书注解中也没有见到把它注为去声的用例,因此,作重量单位的"两"可能没有发生变调构词,仅仅是表数量的"两"由词义引申而产生的词义构词. 相似文献
9.
胡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9-83
所谓“牛”类词语是指包括“牛”在内的以“牛”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通过对词的音义关系的考察,可以简捷而有效地区分“牛”类单词和“牛”类短语。词的音义关系应该作为确定词与短语界限的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10.
孙玉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1):69-75
借助《经典释文》及慧琳《一切经音义》等著作,探讨“差”字的音义之别:论证了“差”用在人名、官名,借作嗟叹的“嗟”,训为磨搓义,原数的一半义,用在联绵字“参差”“差池”中的读音;讨论了“差”变调构词情况,对它们的变调构词的词义发展源流作了分析;研究了字书对“差”字音义的不同反映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也附带得出诸字书收字收音方面的若干特点;探讨了“差”字几个读音的上古来源,从而初步清理出了“差”字从上古到中古的韵母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1.
一些译本、教材等对于陶渊明诗歌《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一句中的长字注音释义颇有分歧,意见有两种,一是应读cháng,作形容词,义为长短之长;一是应读zhǎng,作动词,义为生长旺盛,丛生。孰是孰非?从词语草、木及草木与其后词语的搭配情况,以及诗句意义、陶诗用语规律等角度来看,陶诗道狭草木长之长应为动词,读zhǎng,义为滋长或丛生。另外,陶诗《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中的长也应为动词,读zhǎng,义同道狭草木长中之长。 相似文献
12.
语言史资料表明:“尢”为同形字:一音读“you”,为“尤”的异体字;一音读“wang”,为“尢”的异体字。姓名“尢列”中姓氏“尢”,依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当读“you”,而只根据语文辞书和文字自身的音义状况则无法确定其音读。对“尢列”之“尢”音读的探讨表明,适当关注语用规律、原则,可以提升文字、辞书知识在日常语言生活中的作用与效度。 相似文献
13.
郑丽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83
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文体学(stylistics)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中国的文体学研究古已有之,"文体"指义多端,在文学上主要指文章的体裁或风格;而西方的"文体"则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多指"语体"。中国现今沿用的主流"文体"释义基础主要是古代"文体"涵义,在指称文章的体裁或风格的涵义上,又增添新的内涵——"语体"。这主要是受西方"文体",即"语体"学说影响。"文体"研究可以说是对对象最为全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胡杨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3):41-42
现行的各种汉语词典,在援引成语“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出处时都明确指出:“丁”与“个”字形相近,“丁”即“个”之误。文章对两个字的形体演变轨迹以及历代名人应用这条成语上的共识,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丁”字并没有错,同时,否定了某些人长期以来判断上这一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彭慧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4):13-17
王念孙、王引之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在校勘古籍、疏通词义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形音义互求”的治学理念和训诂方法.其中,“综合音义,证发文字”是“即形得音,因声求义”的相反施行,但在综合音义、订正文字和综合音义、辨别文字的过程中,父子二人的汉语言文字系统观同样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祁承(火業)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由于(火業)字冷僻和字典的误解,人们对他的名字都不能正确认读。文献证明(火業)不是熯的误字,不读熯。它与烨声近义通,但不是烨的异体字。《龙龛手鉴》误字体例的宽泛性,导致了后世字典对(火業)字的误读。 相似文献
17.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15-124
“轴心时代”理论为研究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同样也为早期世界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在“轴心时代”,中国、希腊以及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决定了三个地区的语言研究都出现了“音义之争”和“范畴之论”,分别表现为:古中国的“名实”之争和“类概念”之论,古希腊的“本质与约定”之争和“范畴”之论,古印度的“声无常”“声常住”之争和“句义”之论。 相似文献
18.
姜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45-47
玄应是唐代初期的一位和尚,他所著的《一切经音义》是注释佛经词语的一部著作。其中大量引用《说文解字》中的材料,有些注释和“大徐本”有程度不同的出入。用《玄应音义》来比较《说文解字》“大徐本”,以《原本玉篇残卷》、《文选注》、《史记三家注》等文献中引用《说文解字》的材料为参校,通过比较分析按照讹误、衍文、脱文、倒文的顺序依次校勘“大徐本”,可以弥补今本《说文解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任俊潮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2):15-17,14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20.
郭纪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3):61-67
歌乐结合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楚辞”就是楚人的歌辞,具有可歌性质.只因证明楚辞为乐歌的文献不足,人们误以为楚辞只能供念诵,而不可歌.本文从探讨“诵”字的音义和功用入手,着力辨析(1)读音为cóng的“诵”,用为动词,其确切意义是击节歌唱,学“诵”者必须严格从师,反复训练;(2)读音为yōng的“诵”,用为名词,是兼备歌词与曲调的一种文体,屈原作品的文体原本叫“诵”,从而确证楚辞是用于歌唱的歌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