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自媒体舆论场定义、特点、功能与自媒体的社会舆论场等的梳理,以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群体影响与社会认同、媒介构造与真实的社会结构、“把关人”等大众传播学理论切入,分析自媒体在社会舆论、社会思潮中的影响,以及自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引导等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引导社会舆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探讨见义勇为问题。从社会转型期社会舆论空前活跃、传统文化的影响、新闻媒体引导不力等方面分析了负面社会舆论对见义勇为的消极影响,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引导社会舆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舆论形态变动不居,渐趋繁复。远古时期,舆论形态表现为简单的民意;至奴隶社会,古代先民逐渐摆脱神话传说的束缚,自觉寻求趋近理性的舆论途径以申述意愿,抒发情怀。至帝制时代,舆论的绝对专制性长期是社会舆论的主调,它通过严密的舆论管理制度将民间舆论逼入暗流,甚而妄加摧抑,但纵然如此,由知识精英主导的民间舆论依然针对突发性、争议性、刺激性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集体意见,形成一股与官方舆论有别甚至对抗的舆论势力。正因如此,即使在专制时代,略具"民主"色彩的社会舆论仍然发挥了监督行政、修正政令、规范道德、淳化风气、引领风尚等重要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当下,由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促发的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大众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模式遇到了困境。本文重点论述了微博时代加强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互动的基础条件,促成两者的舆论对接与共振,分析了如何善用微博等新媒体,以促进社会舆论的和谐,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以此作为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发达的时代,社会舆论变得非常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在公众之间引起较大的舆论波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使各地政府普遍处于“超载运行”的状态。当利益格局分散、社会矛盾增多时,社会舆论就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加强舆论引导,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面对转型期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建构一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的兴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文章以“什邡事件”为例,通过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社交网络上相关言论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从中心议题的形成与导入、议题受众的聚集与分化、意见领袖的出现与交锋、舆论形态的衰减与消退等四个阶段分析了基于社交网络的舆论成长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推动其与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之间的互动情况看,一方面,新闻媒介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舆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趋向。基于此,必须有效运用新闻媒介,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尤其是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社会公共事件,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很容易出现各种偏激的或不理智的看法,更需要新闻媒体给予正确引导,以期促进问题或事件的解决。本文回顾了关于"河北大学校园车祸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情态势,首先借此解析媒介对此类社会热点新闻的舆论引导方式,其次分析媒体对这一事件舆论引导的缺失,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考察媒介舆论导向功能实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舆论,通常简称为舆论。我们古代就有舆论一词,作“众人之言论”解。舆,众也。《晋书·王沈传》:“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①社会舆论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地点,社会舆论是阶级意识的体现。俗话说:“人以群分”,“解有数等”。在阶级社会,舆论是不可能“一律”的。就是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阶级、阶层,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有不同的物质利益,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而,对社会现实存在就会有不同的估价态度及其反映。据此,社会舆论可以定义为:社会群体(民族、集团、阶级、阶层、组织、团体乃至偶然聚集在一起的“偶合群众”)对各种社会事件的估价态度。简言之,社会舆  相似文献   

10.
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价值在于其作为文化环境、外在约束力量推动道德认知、调节、监督等功能的实现。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新形态,使舆论传播方式、舆论力量和舆论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舆论的网络化使道德认知更真实、道德调节更全面、道德监督更有力。网络舆论在道德中的运用为道德效果的提高开启了一个新路向。  相似文献   

11.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疏导与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具有复杂的性质特征和社会动因.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规律性以及过程性,因此应重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机制以及疏导策略,探讨传统大众媒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责任问题.主流大众传媒一方面应密切联系舆情,发挥社会管理、社会控制和矛盾协调功能,彰显其社会舆论主导权,另一方面应加强与新媒体之间的整合互动,把握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和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宣传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工作。新形势下,引导舆论的任务艰巨复杂,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至关重要。新闻宣传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做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主旋律和多样化的统一,使社会舆论引导有方、引导有力、引导有效。  相似文献   

13.
君主专制与舆论冲击侯东阳君主专制实行一言堂,臣民们只是执行人员,而不是议政、决策的核心人物。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才使人民参政、议政活跃起来,有意识的舆论也越来越被统治者所重视。但是社会舆论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必然存在的,虽然君主专制下的舆论与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它具有反映舆论、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功能。近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土地财政,不断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拆迁。拆迁、强拆、自焚等成为媒体舆论中最惹眼的关键词。面对喷涌而来的舆论浪潮,各级政府仅仅依靠控制舆论、引导舆论是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化解舆论能量,地方政府首先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官员素养,坚决依法行政,这样才能建立起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公共空间视域中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出现与普及导致社会控制弱化,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传统的单向度舆论引导方式变得无力。舆论引导要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就要适应和谐文化的构建要求,重构内含先进思维的话语体系,从而探索出一套可行且有效的操作模式。与整个中国信息传播事业的变迁同步,新时期的我国大众传媒不仅要发挥自上而下的传播信息、教育娱乐的功能,而且应成为下情上达、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真善美、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视域中的舆论引导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权力部门向公众的传播,还包括自下而上的传播,即公众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和引导组织(政府)向公众期望的方面发展。在这种新的舆论引导模式中,媒体充当的是权力部门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不能只依靠行政监管和技术手段进行硬管理,应重视说服、影响和引导等软手段.作为数量最多的报纸品类,地方党报凭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完全可以且应当承担起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地方党报应发挥舆论"预警"功能,自觉检视网络舆情;时网络舆情中的重大问题,应通过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公开真相,传递权威观点,主导社会舆论;加快推进地方党报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发挥党报立体介质的传播优势,引领和影响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媒体担负着监督社会工作、引领社会意识、弘扬社会价值的重要使命。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正确行使是保证司法公正、传播法律正义、提高审判质量的重要途径。司法公正的确切实现有赖于媒体的有效监督,媒体可以通过客观的报道有效地引导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从而更好地行使媒体舆论监督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正确行使,应该落实到客观、到位而不是越位、错位的司法新闻报道立场上。正确处理媒体与司法活动开展的关系,才能维护审判独立的审判原则,才能实现审判独立和传媒自由平衡合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谣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谣是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是民众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呼声,是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一种特殊公众舆论。歌谣的社会舆论功能,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够实现。魏晋南北朝歌谣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个体传播和群体传播来实现的,其具体的形式则有口耳相传、题壁、歌诵传唱和呼告传播等多种。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盛行的歌舞之风等社会文化和心理氛围也促进了歌谣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言论形式、一种新的社会舆论平台日渐兴起。人们可以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地在网络媒介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舆论也正在以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的形式对中国现有的各种社会问题形成强烈的冲击。网络以开放性、隐匿性等特性成为意见的自由市场,但同时也带来了滥用自由、歪曲自由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积极舆论指的是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合情合理的对策建议或持续的动力,从而有利于某些社会问题或事件朝着有益方向发展的健康舆论,与之相对的是消极舆论。舆论环境由舆论组成。如果一个社会的舆论以积极舆论为主,不同领域的积极舆论汇聚在一起,就会形成积极舆论环境。积极舆论环境建设有利于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利于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的一些消极舆论给当前中国的积极舆论环境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避免消极舆论的产生和影响,依法治舆,做好舆论治理和导向工作,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积极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最终让积极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