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理论的生态学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理论建设趋向。本概略地介绍了近年来艺学与生态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思路。然后从生态学的终极性优势、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原典的生态学内涵和中国古代论的生态特色四个方面阐释了生态思维对于艺理论更新转型的意义,并认为生态化的艺理论实际上是艺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生态心理学的概念,梳理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区分了ecological psychology 和ecopsychology两个概念。同时,文章探讨了生态心理学的概念内涵和基本主张,认为生态心理学是关于心灵和家园的研究,是生态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结。而生态潜意识是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生态心理学倡导生态疗法,寻找自然的心理价值,提出治愈地球与医治人的心灵是同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还很漫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分别从哲学世界观、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态政治的内涵、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政治有别于绿党政治、政治生态的观念、运动、力量和理想。生态政治在引发人们关注、思考人类生存状况,推动生态组织、生态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解决生态问题,促进生态学、政治学的繁荣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政治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深化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伴随生态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对于生态危机的成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诉诸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使用方式以及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建成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这也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研究视界的拓展轨迹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自著名学者海克尔提出以来,以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扩充其学科内容,扩展其理论视界,扩张其势力范围,直到全面关注并深层关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文明前景。从生态哲学的发展视野审视,随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凸显和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演进,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的日趋深化,终于开启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生态时代。  相似文献   

7.
生态型政府学术概念的产生具有三重历史境遇,即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的学理基础、西方“绿色政府”的实践运动与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理解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理论阐释。建构中国的生态型政府可以有三个理路,即引入生态型思维、重塑生态责任意识与建立生态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多即为好的”经济理性的主导下,从生产到消费,人们迷失在消费主义“囚笼”中难以自拔,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极尽掠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点,主张通过生态理性来消解经济理性,降速经济增长,克服虚假消费,实现生态重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爱的呼唤促成了生态整体思想的萌芽,而群落超级有机体范式则构筑了现代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它们实现了生态学与机体哲学的融合,并为盖娅理论的产生作了铺垫。但是,由于生态整体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使得它不断遭受来自还原论的质疑:生态系统是否是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最基本单元,群落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还是随机的组合等。正是整体论与还原论之间的这种相互辩驳、修正使得生态理论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与发展。这种逻辑几乎贯穿了生态学历史的全部。尽管它们之间的分歧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生态思想的逻辑归宿最终只能是多层次的进化整体论。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生态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将环境资源、人口问题、城市生态、生态文化、社会生态系统等作为研究内容,以实现社会生态平衡与优化,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为其研究的任务与目的。社会生态学丰富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与发展的物质基本原理,并促成了两个世界、两类科学和两种文化的交叉整合,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批评是当前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一个生态学与文学交叉的领域,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它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生态批评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但创造性的转化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它缺乏坚实的学理支撑和充足的学术基础,建立学科的条件尚未成熟;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它更应关注文艺自身发展的生态,加强对社会文本的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生态学.福斯特在其标志性的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克思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为基础,致力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重建,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最为全面的辩护,恢复了马克思作为生态学家的本来面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看作一个整体,用生态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工作,进而讨论了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多维互动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显示,当前的语言生态学研究存在研究边界模糊的问题。进一步的文献梳理与分析表明,尽管广义的语言生态学包括生态话语分析或生态语言研究(language of ecology),但狭义的语言生态学研究应当聚焦“语言的生态”(ecology of language)。以此为基础,文章针对语言演变、语言濒危现象及保护、主导语言、双语及多语现象等主要议题对国外狭义的语言生态学研究进行回顾,继而指出该领域在研究边界、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并基于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后续语言生态学研究应当充分借鉴生态学中成熟的概念、理论、模型及方法,充分关注语言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并不断拓展研究情景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学科定性,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路径,生态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以及国内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6.
深层生态学的三条原则典型地表达了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它必然遇到如此诘问 :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 ?本文认为 :遵循生态伦理必须进入生态觉悟 ,这意味着对人的伦理特性的“深层”界定 ;遵循生态伦理必须进入文明的觉悟 ,即遵循人类文明演进的总体趋势 ,这意味着对现代性文明进行全面反省的“深层”视域之敞开 ;遵循生态伦理即是遵循生态学 ,生态学既是科学又是伦理 ,因此遵循生态伦理是科学发展和伦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的问题 ,最终指向我们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具有生态的特征。借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在遵循教育生态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分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入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互动链进行构建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8.
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优势生态位分析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集群环境下的企业生态位概念和模型,分析了集群环境下企业网络化成长与企业优势生态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基于TOPSIS 算法的企业优势生态位贴近度分析模型,给出了集群企业构建并保持优势生态位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设计”一直是设计师共同关心的热点,但同时也对这一概念充满疑惑。本文从生态学概念入手,提出设计学与生态学可以结合的“生态适应设计”概念。分析了“生态适应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同异。并且重点讨论了“生态适应设计”中把握材料的地域属性这一层面的问题。通过对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作品的剖析,论证了设计师把握和理解这种强烈的材料地域特征是“生态适应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职场人际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研究职场中人际生态关系,建立了人际生态位模型与人的理想生态位和现实生态位模型,分析了人际生态位竞争排斥现象以及人际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际生态位关系,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实现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