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同质性的不变因素,所以中国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现代化,我们应从二者的关系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调整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断创造的、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承传性是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本文着重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和作用,谈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并明确提出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框架时,一定要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党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浩大工程,搞好党的建设需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甚至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不仅对建党及党建初期党的建设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党的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丰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对此,一是要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适时转换,使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变为现代人需要的精神资源;二是要在对民族传统的消解中重建,注重对原形中国文化"合理内核"的获取与发展;三是要用世界的眼光去审视,在开放的吸收中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文化的现代化是重要的标志之一.探究中国文化,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目的就是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为我们的事业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的制约。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化。接受非本土的社会文化是会产生融合成本的。而民族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成本是最小的,效果是最佳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中国企业要扬长避短,用传统文化构筑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要构建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玉官》是许地山后期创作的重要小说,在这部作品中许地山表达了他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独特思考,主张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他看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要废掉中国传统文化,乃是要成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美好之处惠泽普众。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发展问题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也有文化和社会的困境,在进行深度解析时,要看到传统文化的认同争议和边界廓清诸问题,也要关注通识教育的本土化进程。中国传统与通识教育的耦合的必然既是高校对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诉求,也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通识教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的分析,认为导致中国文化传统产品低品质和低价位的原因是设计陈旧、做工粗糙、销售渠道僵化等,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覆盖面,必须使文化产品商品化,仿古文化产品应力求精致化,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及工艺水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推广彰显中国多元文化的丰富文化特质,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必要性在于它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再生的可能性有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根据。内在根据是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能力;外在根据是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人学的具体分析对比中,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融和吸收西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必要条件。在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方法和途径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分析方法;从宏观着眼,推进中国文化的整体现代化,着重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文化研究中的国粹主义、中体西用、文化保守主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简单认同主义都是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特征的总和,从文化精神入手研究文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首先要研究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外缘与内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崇德重义、持中贵和、实践理性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开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精神文明与生态文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这就需要塑造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人的思想意识受到文化的影响,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网络时代不但要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更应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创造属于中华文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于中国文化自身的历史观照与世界文化当代参照的必然选择。文化复兴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 ,更不是复古主义 ,而是要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使“以仁为本”成为具有普遍价值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继承传统文化并且与现代广告创作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从广告受众心理分析、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广告文化的创新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广告的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19.
宪政观念根植于西方法文化土壤,而非我国传统法文化所固有,中国传统法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法文化.宪政建设的成败与一国传统法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法文化对宪政建设具有全面的影响,两者既有相互抵触的方面,也有相互关联的方面.要建设一个宪政中国,就必须对传统法文化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考察它的植根基础;究竟有哪些生态环境因素深刻地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质,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整体上说,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