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为走出去?从广义上讲,"走出去"战略是指产品、服务、技术、劳动力、管理及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取向;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到国外投资,设立生产经营机构,向境外延伸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战略。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投资近千亿美元。其中,2007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187.2亿美元,比2002年的25亿美元增长了7倍多;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对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席卷全球经济,许多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片舞台,而人力资本管理是这些企业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本文围绕在中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发生的种种转变,探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加深的现实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客观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势在必行。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临重振、中国经济多年发展的有效积累和向好态势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现实机遇和有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在知己知蚀基础上理性制作战略规划,为实际启程做好精心准备,完成对企业“走出去”战略本身、企业“走出去”所在地国民文化及企业文化、有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形象打造等方面必要的心理认知,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才会变得更加平坦、更加宽阔、更加顺畅、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开发,成为这几年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点。但是,磕磕碰碰的事不断,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海外投资尚处学步阶段尽管中国海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分工,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实施"走出去"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这需要正确把握"走出去"战略内涵,认识"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研究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财税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6.
2011年新年伊始,胡锦涛访美世人瞩目。1月19日,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以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作为中国企业代表进入白宫,参加与中美两国元首会谈的圆桌会议。同时受邀的有微软公司、高盛集团、摩托罗拉等美国的14家企业代表。与此同时,胡主席访问芝加哥时又视察了万向美国公司。受到中美两国元首的如此青睐,中国的这4家企业,无疑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样板。他们的成功诀窍何在?这里特从他们海外发展经历中撷取点滴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梁行 《华人时刊》2008,(9):4-17
有人把国内市场比作游泳池,把发展中国家市场比作大河,把发达国家市场则比作是汪洋大海。近年来,中国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挺进国际市场,投身到大河、大海中——  相似文献   

8.
“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频遭各种知识产权风险,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瓶颈。而应急和分散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已不能很有效化解风险、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应针对性地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以政府为后盾,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深入参与的系统化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实施企业机关工作“走出去”的战略,工作人员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发挥组织和带头作用,机关要转变职能,形成适应“走出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和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既具有现实基础,又面临一定机遇。为此,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较具操作性的路径,如海外独立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加大公派海外教师力度和加大来华留学生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一体化的加速进行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必将对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产生双重影响。中国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从区域、产业、投资方式等方面有选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同业竞争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整合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经营风险等.加强“走出去”风险管控,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消除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而应对和减少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13.
辛华 《华人时刊》2005,(11):4-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不少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更多“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但贸易摩擦也屡屡发生。专家指出,中国外贸已经进入摩擦高发期。如何打造自身实力,融入当地社会,善于在合作中竞争,成为中国企业异乡发展的生存课题。只有融进去,走出去才有意义,才可以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14.
在向外拓展中,宜兴企业奋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以更灵活的身姿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江苏省宜兴市企业近年来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一批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纷纷奔赴海外寻觅商机,且结下了沉甸甸的果实。据该市商务局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前11个月,该市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14个,投资金额达到1.8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农业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提出了我国农业企业因地制宜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的对策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中国产业关键之年的2006年,尤其引人关注。这一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将由试点进入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推开的新阶段。当然,出版体制的改革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很大。改革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无论怎样,改革是中国出版业的必由之路。2006年岁末,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特邀编辑张文彦博士就2006年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先后访问了肖东发、张伯海和郝振省三位专家。采访主题围绕2006年中国出版业成就、热点现象以及问题事件展开,涉及到版权贸易的改观、传统出版业的转型、数字出版的崛起、编辑学科的建制与教育以及中关村价格战等方面,三位专家的论述,各有不同的角度与偏重,其独到的见解,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品服装“走出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直接出口和OEM方式。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区域贸易增加,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重新设限的新贸易形势下,中国纺织品服装走出去应选择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进行理论探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和技术优势都会吸引企业转移,但在双边市场开放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规模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在双边市场开放度较高的情况下,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起主导作用。其次,当对某一地区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时,该地区的市场规模或技术优势对企业转移的影响将变大。因此,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现阶段应以对外投资为主扩大沿线国家市场规模,而随着互联互通的加强,应以技术输出为主提高沿线国家技术水平。同时以降低关税和增加配额的方式,对转移的中国企业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排序为南亚、东盟、中东欧、独联体、中亚、蒙古。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实施"(资源)走出去"战略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能源巨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它们走出去的国家涉及34个。走出去的模式主要有开发服务协议模式、并购模式、贷款换石油模式、资源竞标模式。各种模式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上述四种模式进行SWOT分析后发现,并购-能源资源意标-贷款换石油-开发服务协议(合同)意标是较优的顺序选择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严防政治风险;多方联合,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争取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以降低风险,等等。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跨国经营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市场主要分布在海外,但人才本地化程度相对较低,原材料供应主要依靠国内,企业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国内的母公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遵从母制,同时母公司主要扮演知识输出者的角色。为此,中国"走出去"企业应尽快从母国取向型转变为世界取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