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龙(洛)族试考——兼谈西夏遗民南迁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聂鸿音教授连续发表了两篇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章:《勒尼——一种未知的古代藏缅语》和《藏文史籍中的木雅诸王考》。前者根据研究西夏文献《月月乐诗》的用词对应,提出西夏曾有一种所谓勒尼(lhe dzi)语今尚不为人所知;后者根据藏文史料《系谱表》考证了西夏几代皇帝的藏文称呼,特别是从语文学角度证实西夏末帝李(目见)就是藏文所称托吉(多吉贝)。两文皆言人所未言,读后颇受教益。 在我看来。更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实有助于究明西夏主体民族的成分和族源,并解决西夏史上某些久悬未决的疑难,例如西夏遗民南迁问题等等。本文的目  相似文献   

2.
现在尚难以想象我们能够为各个时代编制一套完整的资料书目,或者就某项文明内容沿时代的线索而追述.因此,我选择了一种既是同时性而又是惯时性的办法,使我们的视线从一个时代游移到另一个时代. --石泰安<西藏的文明>1962年第一版序言[1]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1911~1999),当代法国最有权威的藏学家之一,也是少有的几位既精通汉语,又能熟练运用藏文史料的法国藏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便开始了对包括锡金在内的喜玛拉雅山麓的考察,并撰写如<西藏民间史诗>、<弭药与西夏>,<汉藏走廊的羌族>、<喇嘛教>等研究论著.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国外之后,西藏问题变得尤为敏感,同为学人的黎吉生借此活跃于国际政治的舞台,并要石氏与之"同台共舞".  相似文献   

3.
1989年,有一部水平较高的西方学者研究西藏近现代史的专著、英国学者阿拉斯太尔·兰姆(Alastair Lamb)的《西藏,中国与印度》(Tibet, China & India,以下简称《西藏》)问世,但在国内似乎还很少为人知道。笔者1994~1995年在英国进修期间,得以结识兰姆先生。回国后发现这部出版已经六年,在国外颇有影响的学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并非完全中立的语码转换行为,而且还是一种受制于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等诸多因素操控的政治行为。在20世纪初英国对中国西藏的入侵战争中,英国人奥康纳通过《西藏民间故事》的英译诱使读者接受英军入侵中国西藏的合法性,为英国入侵中国西藏制造声势,以实现排斥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建立英国对西藏保护关系之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托玛斯·曼宁(Thomas Manning)是进入西藏拉萨的第一个英国人。事在1811—1812年。在这以前英国驻印度总督瓦伦·哈斯廷斯(Warren Hastings)曾先后派过两个使者去西藏,但都没有能到达拉萨,即中途折回。因此,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曼宁一直被说成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 1904年英国武装入侵西藏的军事头子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在所著《印度与西藏》一书中关于曼宁的“访问西藏”,有专章叙述,说他是“不可抗拒的英国探险家”;又说“当时恰值吾人与西藏关系最淡”的时候,他“能在1904年远征之前,克奏虏功”。在英国1917年出版的《国民传记词典》中,曼宁有传,说他是  相似文献   

6.
克拉克(G·E·Clarke)现为英国国际发展中心成员,哲学博士,人类学家。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喜马拉雅地区一个佛教民族的寺庙和血亲关系》。1980年,他在《剑桥人类学会会刊》第11卷第2期上发表“研究西藏的三种方法”一文。1986年来华,在西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1987年11月,出版《中国西藏的改革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一书。作者曾于1986年夏应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邀请到西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南木错、定日、南木林和乃囊等地区的一些纯牧业乡和半农半牧  相似文献   

7.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重要王朝。它的统治民族称谓[弭](附录1),西夏时期汉译文为“蕃”,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为党项(tangut)。近些年来对党项人亲属称谓和婚姻的研究也成了西夏学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对当前西夏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翻译西夏文文献时,元论是字典、词书,还是典籍、文书,都会遇到亲属称谓。目前  相似文献   

8.
对于日本人在西藏的活动,英国西藏通贝尔(1870—1945)早就有所注意。1924年,他在伦敦刊布了《西藏今昔》一书,其中220—223页为“日本与俄国”一节。贝尔认为:“日清与日俄之战引起了藏人对日本的兴趣,他们同种同教,自然易于亲近。上述战争之前,日本在西藏人中影响并不大,但近二十年来,有几个日本人进入西藏并入居  相似文献   

9.
《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上发表了牛达生先生的《西夏陵没有"圣容寺"》一文,作为对笔者旧作《西夏圣容寺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的商榷.该文对原始资料的征引每有讹脱,以致在某些关键地方曲解了笔者的本意.  相似文献   

10.
今河西之黑河在史料中呈现了藏缅语、汉语、阿尔泰语等语属的地名记录格局。《禹贡》雍州之弱水、黑水同指今黑河,弱为音译(■),黑为意译。卢水胡之卢水兼顾了藏缅语的音与义,指向藏缅语的“黑”。西夏语■((口移)则那)的藏文对应词是■(黑水江)。蒙古语的ejen-e(亦集乃、额济纳)继承自西夏语。合黎水为阿尔泰语的qar-a(黑)。黑河诸语属地名的音义考辩验证了以下认识:藏缅语(西夏语、藏语)的文献记录尽管出现较晚,但从汉语、阿尔泰语的异文材料和音译、意译地名的不稳定性判断,大量地名继承自古藏缅语。古藏缅语地名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地名记录中具有底层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清代西藏矿业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史料,国内外均无人研究西藏的矿业开发史。夏湘蓉等人编著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地质出版社1980年,该书后再版,台湾也翻印了)叙述至清末,但对西藏无所言及。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地质组对昌都及卫藏地区的矿藏做了初步的勘探,写成《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一书,成果是超越前人的,其中提到了外国人此前的考察,但并未钩稽中外史料。实际上,自康熙年间以来,中外的有关记载不少.只是有关同志不大了解罢了。本文钩稽零散的中外史料,略述自清康熙至本世纪初西藏的矿业及有关外交、运销事宜,以为补阙。  相似文献   

12.
1904年,英国侵略者为了将中国西藏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当时的西藏来说,是一件大事.西藏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入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而江孜抗英斗争就是这诸多反抗斗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已越百年,但是这场战争折射出藏族同胞深沉的爱国情怀却不应被时间所遗忘.《申报》中有关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前后的相关报道及时而详尽,是研究1904年西藏抗英斗争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1893年12月5日,中英代表在大吉岭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续约》(简称《藏印续约》)。条约第一款规定,西藏亚东于1894年5月1日开关通商,任听英国商民前往贸易,印度可随意派员驻寓亚东,查看该处英商贸易事宜。从此,西藏的大门被打开,亚东成为中国西藏边境的唯一商埠,洋货源源流入西藏,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阴谋初步得逞。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今年四月发出《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书记处书记万里同志又于五月率领中央工作组到西藏考察,对西藏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广大西藏人民欢欣鼓舞,说胡耀邦、万里同志的讲话完全符合西藏的实际,并把这次中央的指示看作西藏工作的里程碑。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我这次在西藏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和考察,对西藏工作有了一些认识。现就以下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西藏工作的认识。 (一)近三十年来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几次大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西夏志略》一书,见于近人编的几种西夏书目。如清道光中瞿世瑛撰《清吟阁书目》,载有《西夏志略》,但不记卷数,亦不著作者名氏。孙殿起《贩书偶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部卷五载:“《西夏志略》四卷,载记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旧钞本,后有何元锡印梦华馆印各一方。”在邓衍林编的《中国边疆图籍录》中,有与《贩书偶记》大体相同的记载。今所见《西夏志略》皆为传抄本,国内如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民族文化宫、南京大学等图书馆都藏有传抄本,其所分卷者与各书目所载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曾经为北京观众带来过优秀剧目《文成公主》并得到好评的西藏话剧团,最近又在北京用藏语演出了大型语剧《不准出生的人》.他们真挚动人的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再一次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扬.话剧《不准出生的人》,是一部反映西藏人民解放前后二十年间生活和斗争的好戏.主人公扎西和央金,本来是一对十分相爱的伴侣,但由于央金的卖身契  相似文献   

17.
陈春华 《中国藏学》2012,(3):194-211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动荡的局势再一次掀起侵华浪潮.沙俄首先借机将中国外蒙古地方分裂出去,并通过逼签《俄蒙协约》和《中俄声明文件》,使外蒙古在名义上获得“自治”,而实际上将其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和殖民地.英国也借机图谋将中国西藏地方分裂出去.为此目的,英国政府一方面胁迫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举行西姆拉三方会议,逼签由其炮制的所谓“西姆拉条约”(于1914年4月27日草签),为其分裂西藏制造“条约依据”;另一方面,因草签的“西姆拉条约”违背了1907年英俄《西藏协定》,为使“西姆拉条约”得以成立,英国政府向俄国政府提出修订《西藏协定》的要求,意在废除协定中不利于英国的规定.俄国政府经研究后,指出,倘若英国欲修改《西藏协定》,则俄国要求英国承认北满洲、蒙古和中国西部为俄国独占的势力范围,并要求修改《英俄协约》中的阿富汗部分,以保障俄国在阿富汗北部的经济利益.正当英俄两国踌躇满志地商定互换照会、相互承认各自在西藏和阿富汗的某些权益之时,传来中国政府断然、严正拒绝正式签署“西姆拉条约”,三方谈判破裂的消息,英俄两国围绕中国西藏的政治交易随之告吹.  相似文献   

18.
索罗宁 《中国藏学》2016,(2):93-101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献中保存有西夏文《金刚般若经颂科次纂要义解略记》的两个版本。其正文似为属于圭峰宗密体系中的《金刚经》的注释。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文献的序篇。序篇记载证明西夏佛教曾经存在"汉藏佛教圆融"趋势。据其内容所示,西夏佛学界的佛教史概念中不存在"汉藏"对立或分歧。由此,西夏佛学界把印度因明大师陈那,汉文译师鸠摩罗什,藏传佛教中的"黑小足"(帕当巴桑杰)视为同一人。文中有对序篇翻译及其内容的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周季文,男,汉族,湖南湘潭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80年任副教授,1991年退休。至今仍坚持着藏学研究工作。他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期间共带领45个班次,学生806人,其中研究生131人;先后带领3个班级,共55人前往藏区实习;科研方面:著有许多语言和翻译教材以及很多研究著作。其中包括:《藏语安多口语》《藏文拼音教材(拉萨音)》《藏语拉萨口语》《汉藏翻译教材》等教材;著有《藏译汉音的〈波罗蜜多心经〉校注》《论拉萨音归纳问题》《藏文翻译史略谈》等研究著作;先后还前往西藏、玉树、甘南等地开展了多次科研调查。目前正致力于敦煌文本的研究,已出版《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  相似文献   

20.
刘波  邹敏 《中国藏学》2012,(2):245-246
昌都本地的知名学者土呷(图嘎、土嘎)先生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研究藏学长达30年的西藏学人,他的新著《西藏昌都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昌都》),作为西藏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献礼图书以及西藏自治区2010年的重点出版物,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昌都》系作者个人的研究总集,全书452页,约50万字。正文分12部分,对西藏昌都的历史、社会经济制度、舞蹈艺术、民俗、旅游资源、地方志、《格萨尔》、政协文史资料、宗教、近现代知名人物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包括文化考察侧记性质的《昌都游记》与《随笔》。该著对昌都文化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可谓"西藏昌都文化史的小型百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