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雷纳·韦勒克,凭借《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驳斥了法国学派的理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对当时陷入呆滞的比较文学研究起了力挽狂澜之作用。本文立足《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通过韦勒克的批评视域与对文学性的认知来分析他的比较文学整体观以及对后世文学研究的启示。传统意向的继承运用加上单词复指与修辞学编码的运用,以此来引出具有根本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他拒绝传统实在论的历史客观性,认为历史客观性只是话语建构而成的,不存在跨知识型的客观性,只能在特定的知识型或认识阈中谈论它才有意义;历史主体只是一个变项,或者说是一个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出来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游戏而已.传统线性连续的和进步的历史观是在现代知识型这种特定的框架中,将充满断裂、歧义、分岔的历史重新装配成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20世纪60年代末的著述《知识考古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话语的概念探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并推广的世界遗产运动在40年的多层次实践中也改造并形塑了国际与国内层面上带有异质性及历史化的文化遗产话语。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这一话语视角对理解与反思文化遗产话语在国际、国内语境中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被人称之为“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韦勒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其毕生的事业。他的理论探索涉及文学本体,文学史,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文学理论》是韦勒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从总体上对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他所阐释的文学史观主张将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要...  相似文献   

5.
福柯从知识考古学出发,对科学作了新的诠释。他摒弃了传统认识论的研究框架,独辟蹊径地从话语实践的角度考察科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反科学",他否定了科学的真理性、进步性,也否定了主体对于科学的建构作用,从而彻底解构了传统的科学认识论,最终将科学知识归为一种"知识型"支配下的话语游戏。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以诗化的笔致,融生态主义思想于《海浪》创作中。她另辟蹊径,自抒机杼,注重生态智慧的异质性、多元性以及互补性,抵拒消除差异的齐一化和均质化,呈示了生态整体主义及生态美学等诸多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女性文学传统,提倡女性主义的写作方式.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并不一定只能针对女性作家的创作.当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解读现代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品《啼笑因缘》时会发现,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形象,已经超前性地具有了女性主义批评中所谓“双性共体”的特质.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张恨水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受到损害的女性的同情,并通过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开始思考中国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荒野内涵演变历时弥久,故对其概念解读复杂而矛盾。尤其是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究现代荒野内涵,现代荒野理念随之形成;1964年《荒野法案》的颁布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上界定了荒野一词的概念,随后不同群体围绕荒野内涵展开的大量辩论更是从内容上丰富和拓展了其函义。对荒野内涵的解构和延伸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变革,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认知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米歇尔·福柯对知识生产中"认识型"的分析来自于对"人文科学诞生"的思考。通过对三个不同的、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领域(语法、自然历史和财富分析)在17和18世纪中期发生的一系列变迁的分析,福柯指出在西方社会的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勾勒其文化的认识构型,即"认识型",它是某种学科话语在一定时期产生的可能条件,是不同理论和辩论生成的可能条件。知识的生产围绕着不同的"认识型"原则来组织,这些原则透过不同的话语实践得以体现。换句话说,"词与物"(或"能指"与"所指")间的构合通过"话语实践"来进行。"认识型"及其"话语实践"成了理解知识的格栅。这种理解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以及文化的自我认知与生产。  相似文献   

10.
诺思洛普·弗莱是20世纪最杰出的加拿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之一。《批评的解剖》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开启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先河。本文试图以弗莱《批评的解剖》中的"模仿观"作为契入点,艺术、文学和诗歌创作三个维面作为探源,以期从新的角度对弗莱的著作《批评的解剖》中的相关理论,做全面的了解和梳理。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诸多缺陷.它背离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曲解,否定工人阶级是真正的社会革命主体,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出现了迷失,最终难免陷入革命的乌托邦.通过对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解读和辩证思考,会对开拓哲学视野、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顾千里是清代著名校勘学家,“不校校之”是他校勘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其校勘学思想的形成,受传统校勘思想,特别是宋人校勘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校勘学史上,顾千里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有关理论对当今古籍整理校勘事业不无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论和传统社会批判理论的社会研究方法的批判,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共识真理为目的,通过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批判,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研究框架,形成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批判理论.由于坚持社会科学理论有普遍而规范的客观基础的存在,并以此去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批判阐释学尽管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的新视角,却很难达成哈贝马斯所赋予的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4.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是一个以神话原型为基础的循环运动体系。但作为核心的神话概念并不十分严密、统一 ,且用此概念完全统摄后起文学样式的变化似有僵化的先天决定论色彩。更重要的是 ,该体系没有动力系统 ,很不完整。这些缺陷的存在有各自具体的原因 ,但总的来说是由于弗莱过于强调神话原型的纯文学性和本原性 ,且固执于文学的内部研究 ,忽视其他领域的支持。这也是造成其历史循环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认为伟大的艺术首先应是道德的,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使人领悟如何去过一种健康的生活,从而赋予审美一种实用的(理智的,尤其是道德的)功利性.对于审美中道德功利性的关注,使罗斯金转向关注人群社会,进而展开对社会丑陋的抨击.本文所讨论的正是他从审美到社会批评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韩礼德语境思想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统社会历史批评到形式主义文论,从文化研究到后理论时代的新审美主义,文学研究始终处于一种内部和外部研究的钟摆状态下.它们都为文学的阐释提供了各自的可能性,却长期处于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究其根源在于以索绪尔形式语言思想作为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不适恰性--抽象的语言体系与文学诗性语言之间的溶血现象.韩礼德的语境思想能为解决文学内外的裂隙提供一种语言上的思路,因为他的语言思想既重视语言外部语境对语言形式的影响,又强调研究语言形式内部自身的规律,让人们能清晰地洞悉外部经验世界作用于文本内部世界的机制,从而为文学寻求更合理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思想.  相似文献   

17.
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和批判,它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这种理性的精神也可以运用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审视上,可以从科学技术的批判、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形态的批判、异化现象的分析和对人的关怀五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和研究社会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等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N级编码理论将知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野引入文学批评,不仅文学史获得了一个更宏大的背景,文学文本也成为潜意识与意识、历史与当下、神话与现实的交叉点,从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阐释空间.N级编码是对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相对于以往启蒙立场上的寻根指向,打破了以往二元划分的条块和界限,从而勾勒出一幅更为完整的人类精神图景.经由这种视角,我们得以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审视文学乃至文化符号,这也正是文学人类学的最终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9.
《老子》是一部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著作。它不仅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一派的道家,而且以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拓展了中华文化的思维空间。《老子》辩证法思想虽然比较粗糙,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将阿尔都塞及其症候阅读法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语境中,能够清晰认识到阿尔都塞的学术地位与价值局限。藉对症候的语源和理论考掘,可发现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其无意识症候与语言症候是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的两大主要理论来源。详细考察了症候阅读法的基本理论内涵及以问题式为总框架,以意识形态批评为总目标的新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在文学批评畛域内的创造性迁移与运用,以图对当下中国的文学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参照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