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谷类食品中香料使用规定》日前由卫生部发布并施行,从2009年9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外,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半岁内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香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方便卫生的成品及半成品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现实食品加工工艺中,经常会使用添加剂,以保证食品的营养、新鲜、味美、延长保质期等。但是在食品添加的过程中存在超限量、超范围以及非法添加等问题,带来诸多食品安全隐患,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对于出现此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借鉴食品工业发达、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以及安全监管也比较成熟的欧盟经验,分别列出欧盟和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比分析,据此探讨防止食品非法添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我在超市随便选择了3种食品,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成分:发现普通面包里有9种食品添加剂,方便面有大约14种添加剂,吃一个蛋黄派就接触到17种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被营养学家称为反营养物质,它不是天然食品中的成分,而是人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故意添加进去的。这些物质可能让食品颜色更漂亮、口感更吸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的深加工和化学化发展逐渐成为食品生产的主流,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并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因人为不当和非法添加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屡见不鲜,成为各国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国,近年来,在WTO/SPS框架下,我国出口日本食品因存在不当、非法人为的添加物而受日本相关法规标准和监控措施的影响日趋严重,出口频频受阻,人为添加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出口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文章对2008-2010年扣留食品种类及原因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期发现日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重点,进而对日本WTO/SPS贸易措施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判断,同时寻找我国对日食品出口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掌握并分析日本有关食品进口相关措施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工作,避免或减少对日食品贸易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突显现状,建立进口食品直接供求主体,即经销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企业经销进口食品的不合格率与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监督维权概率的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并且通过选取2010—2014年我国四类大宗进口食品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进口食品不合格率的监管、消费等影响因素。主要结论表明:进口食品量、食品消费支出对进口食品不合格率具有负向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对进口食品不合格率具有正向影响。据此,从进口食品监管和消费者监督维权角度,为保障我国进口食品安全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今年1月1日后生产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一是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食物;二是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三是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什么是预包装食品呢?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容器中的食品,通俗地说,就是指已经包装好  相似文献   

7.
食品法典委员会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食品标准化组织,自1993年开始讨论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议题,直到2012年初仍未形成得到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通过对其食品标识分委员会形成的7个文本草案进行比较,发现在强制标识上存在致敏性和实质不等同的相同,存在是否强制标识、阀值、豁免和执行的不同;食品法典委员会不能形成国际标准的内部原因是在转基因食品上科学无定论、利益集团分歧严重,外部原因是食品法典委员会与WTO过于紧密的联系。提出食品法典标准关于转基因食品标识国际标准的发展方向:转基因食品标识标准应是原则性的和宽松的。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对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转基因食品优势,减少转基因食品带给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并分析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制度,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制订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规、制订统一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专利权制度等立法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点支持产业。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河南省食品产业的增长情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对食品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原经济区食品产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从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要想保证食品召回制度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除了继续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以外,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的跟进。加强对我国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的认识非常重要。对我国实行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必要性的认识、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内涵、以及对食品召回责任保险与食品召回制度和与食品召回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关系的认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的含量。研究了pH值、溶剂、缓冲体系、表面活性剂等对吸收光谱和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荆,在pH值为8.0的NaHCO3-NaOH冲体系中,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的含量,线性方程为y=0.1167x+0.2542,线性相关系数R=0.9992,线性范围为0.40-12.00mg/L。平均回收率大于97.0%,RSD小于2.0%,说明该方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木糖醇食用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樱 《老友》2008,(11):45-45
现在,不少食品和饮料中添加了木糖醇。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也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一个健康的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  相似文献   

13.
在食品销售过程中 ,索证与出证是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卫生质量 ,防止销售伪劣食品的重要措施 ,本文探讨了食品索证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真食品管理制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真食品管理立法过程中,对于确立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清真食品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在分析地方法规规定和国外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清真食品管理实际,提出了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是清真食品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之一,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可追溯技术应运而生,只要一个条形码,就可追溯到食品的出产地、生长地甚至基因情况,食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为保障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北京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供应奥运食品将全部实行可追溯制度,用科技手段来为奥运会护航。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广西同东盟地区的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广西农产品资源丰富,基于农产品的食品加工产品的出口将会是广西开拓东盟市场新的增长点。因此,提高广西食品加工出口产业竞争力,培育广西食品加工出口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拓展广西食品加工产品的出口,对于扩大广西对东盟出口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与食品审美是一种相互制衡关系,其中,食品审美对食品安全的文化制衡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存在方式上讲,食品安全更多借助法律、制度和法规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的防范体系,食品审美则更多地借助文化的心理内化,潜移默化地引导提升人们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前者的强制性、现实性、自制性与后者的自由性、潜在性、选择性,具有内在的矛盾冲突。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完全的法规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文明的生活是必要的,但食品安全焦虑则对人类的饮食有负面袭扰作用,加之食品安全法规的单一化、行政实施的僵硬化,都说明仅仅靠食品安全是不够的,补足的对策及途径是食品审美。食品审美不仅可以缓解食品安全焦虑,而且可以通过食品审美文化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法规不能涵盖的对象。在食品生产技术化趋势下,食品审美与食品安全的协同,应是保障人类饮食安全与文明质量最恰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去年欧洲疯牛病的流行,欧州特别法国人,对食品出口大国的中国罐头和空运食品特别青睐。目前,国内不少罐头加工厂订单不断上升,趋势很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美国食品进口量的日趋增多,由进口食品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断增加。为了确保本国的食品安全,美国通过了《食品现代化法案》,以制定食品安全相关策略,促进全球食品供应链的规范管理,预防未发生并解决已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作为食品出口大国,也需要对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各环节管理加以重视,而美国食品安全战略背景下的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给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会1906年通过的《联邦食品与药品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国食品监管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在此之前的19世纪,部分州议会就已针对食品掺假问题进行相关立法,国会也试图颁行全国性食品监管法律。某种程度上,19世纪美国州议会和国会的食品立法为1906年联邦法律的最终出台奠定了法理基础。两者具有内在连贯性,体现了美国食品监管的权力重心由地方转移至中央的"联邦化"趋势。此外,食品立法的艰难和曲折也凸显了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各方利益之间的激烈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