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从股份制的机制和作用机理来看,股份制是搞活石油企业的好办法。 股份制在企业组织形式上,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产权关系明确,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确立法人所有权,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形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企业经营机制。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可具有筹资、转换企业机制、资产增值三方面功能。一是筹资功能,它可把石油企业及  相似文献   

2.
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上的实现,作为最佳的体制选择就是股份制。但股份制改革必须按照严格的规范解决一系列的认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1.必须明确确认股份制企业这种法人产权制度相对独立的性质;2.必须借助股份制改革解决公有制产权的人格化问题,3.加快股份制企业股权分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从承包制逐步转向股份制,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四大对这一历史性转折给以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股份制作为企业资产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式,有利于明晰产权,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股份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大庆国有石油、石化企业如能尽快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实行企业兼并,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一、股份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人治理结构制衡着股份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利益。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背景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各有特点。美日两国的法人治理结构尽管各有区别,但其共同点是终极产权明晰,它是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前提。中国股份制企业要立足于产权制度的改造,建立一种外部监控与内部约束共同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就是建立企业的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概括地说就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定位在公司,公司制度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和必要途径。施工企业如何进行股份制改组是使企业进入市场,完善法人地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一、对我公司试行股份制改组的现状分析1.我公司已初步具有试行股份制改组的条件。我公司是于1973年组建的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对国有企业如何改革,目前理论界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实行股份制入手,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行重新界定,改变国有企业单一产权主体状况,让国家和企业分别拥有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两权分离后,政企彻底分开,国家只以投资者身份获取投资收益,不再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国有企业从此成为市场的真正独立法人主体。笔者将此方案称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股份制起点论(以下称股份制起点论)。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股份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确立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地位必须赋予企业独立的财产权,这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必然归宿,也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必要前提。然而,理论界对企业财产权涵义的理解和阐释却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如何理解法人所有权或法人产权?法人产权是否意味着在股份制企业中必须设企业股,企业股与法人产权兼容吗?实行企业资金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股份制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本文对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进行粗线条构思。一、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1、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必要性。一个企业实行股份制,其决定因素是经济,就石油企业而言,这种决定性因素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资金缺乏,渴求多方集资,是石油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先决因素。在计划体制下,石油企业和全国的其他企业一样,建设资金主要依京国家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搞市场经济,不能单纯依靠这种单一的资金供求结构,企业靠自身实力多方筹资,使资金来源多元化,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编     
张勤来稿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比以往更大,面对这种环境,地方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好乡镇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和外部对其支撑、推动的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一、产权问题。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和市场上的主人。乡镇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产权制度发展难度小一些,全面推行股份制改造要作全盘考虑,对新建立的乡村集体企业,一开始就实行股份制运作;对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应进行资产评估,实行股份制改造。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竟争主体。”党中央已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产权明晰化。明晰有效的产权结构,是企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前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证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根子就在于它的产权构造不规范、不明确和不合理。有人认为实行股份制是对传统产权关系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产权制度及其创新张文礼一、企业产权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已演化分解为两种独立的存在形态。一种是法律所有权或最终所有权,一般指企业的投资者对自己所投资金持有的所有权。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政府机关和社会企事业单位等法人;在股份制经济中...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产权,即赋予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企业法人产权是以企业法人为主体享有的对企业财产的权利,不是单个自然人对资产的权利。2企业法人产权不同于所有权,企业法人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所有者是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出资者.不仅企业法人作为一个主体不同于出资者,而且即使是借贷的资金,同样可以作为企业法人资产,但却不可能存在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对企业法人资产的认可,是现其能支配多少资产,法律予以认可的法律权利,而不论最终归属谁。3企…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郑州市证券公司)南凤兰股份制是多维约束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也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实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它包...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份制改革从80年代初就拉开了序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产权关系,但我国的企业改制毕竟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产权过于集中于国家股和法人股手中。其结果是企业的经营机制很难转变,政企很难分开,企业的管理水平仍未见提高,国有资产仍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很多人都有同感:改制多年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究竟企业改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改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应该建立一套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符合公有制的要求,这是目前许多改…  相似文献   

15.
评《产权理论与实践探索》王克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11月出版的陈金松等编著的《产权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论述了产权、产权改造、产权界定、股份制、资产评估、企业破产等问题,对知识产权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是一部全方位对产权进行阐述的力作。一、该...  相似文献   

16.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创新,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必须研究解决一些难点问题。第一,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问题。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就是明晰企业产权,让国有资产实实在在有人管理,有人负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的关键是从原有的国有制一统天下变成法人财产制度,从单一产权转变多元化产权既有技术问题,又有许多主体的利益需要变革、需要照顾的困难。主要表现为:(l)在国有资产评估上,我国缺乏客观的标准。就地价而言,原先国有企业的土地是国家无偿拨给,企业无偿使用,不列…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将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确立为我国今后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即按照公司制的形式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目标,而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国内现有的公司大部分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建立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建立高效率的运作系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还可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8.
股份制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它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资产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相分离、股权与产权相分离,可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股份制是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改造的良好形式。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不宜进行股份制改造与必须继续存在的思考焦春华我们曾经选择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路。认为既能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又能实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不可靠的,它既不利于坚持公有制。也不利于建立有序化...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一:是国家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由于国家股比重太高而无法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因此,应较大幅度地降低国有股的比重,变现部分国有资产。这样做,第一,减少国家持股有助于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第二,国家变现部分国有股份之后,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既可以用于增加公用事业投入,也可以用来增加政府推进体制改革所需的成本开支,其结果将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从短期看,随着部分国有股兑现为现金流量,国家的财政收入会有明显的增加。问题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