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近代,随着淮系集团的崛起,大批安徽人来到天津,他们在这里建功立业,创建了一批近代工商企业,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推动了天津地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为天津地区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中期,清廷通过官方公文、报刊系统的传播及书籍纂修等组织传播来建构封建主流文化,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民间报刊、书籍出版、传统广告等渠道扩大主流文化的传播网络,将大众传播纳入维护封建治体的文化轨道,甚至对难以管控的社会传闻,有时也能有效利用,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清廷所奉行的传播一统化观念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社会传播体系在一元结构下有序发展,在维护封建治体的轨道内运行。清末帝国统治式微,社会渐趋近代化,传媒文化趋向多元并存:近代报刊的崛起,宣告了传媒文化性质的根本改变;演说及报刊中的演说文,则以巨大的宣传效应迎合了清末"启蒙"的社会思潮;书籍出版文化的近代化,则使其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表征;近代广告中也呈现出商业文化的变迁。清代传媒文化充分展现出对社会政权系统的"整合"与"颠覆"功能,促进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阻滞与导引社会观念的变迁。在古代传媒与近代传媒的此消彼长不断交融中,传媒文化成为旧体制、旧文化的掘墓力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精神"的同时,还将西方近代的民主平等思想,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等近代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影响着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结构,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兼翻译家 ,他在传播西学新知识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严复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出发 ,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科技著作 ,将西方文化介绍给中国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影响启迪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一代后来者 ,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革新和进步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宪政追求是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宪政中国如何可能,始终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命题。在回应现代性的挑战中,新知识群体对推展宪政中国化命题的不同思考和探索进路,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坚持一生为宪政中国化问题上下求索的文化情结,也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世人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现代性历史取向与文化传统价值诉求的二元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从中国社会转型由关系与单位综合交错所构建的视角出发,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中关系的恶性泛滥与单位的隐性重构是社会转型的深层障碍,认为可依照理性化和市场化原则构建新型关系和新型单位,进而推动社会转型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兴女学"思潮是近代社会思潮中的闪亮之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源于近代民族危机的刺激,救国图存的需要以及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和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它的内容包括贤妻良母主义、男女平等和塑造女性健全的人格等等."兴女学"思潮为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必然要求出现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文化。因此,研究转型期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人的文化自觉的角度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关注文化发展是文化人的时代使命对文化人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人就是为“文”所“化”的人,即有“文化”的人,是相对于文官而言的;从狭义上看,文化人特指社会中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活动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杰出代表,其最突出的文化性是在张元济主政时期奠定的。考察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可以从其注重中华古籍和汉译名著的出版行为背后,看出其"温故知新,两者并重"的出版理念。出版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和行为也反映出清末民初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之间交汇、碰撞,出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和西方文化的中国化的结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14至17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封建经济结构趋于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长。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急剧变革,西欧文化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近代化转型。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层进行的宗教改革使德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它奠定了德国近代社会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基础,使德国远离了中世纪的封建时代,朝着近代的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经济体制和近代文化伦理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是德国近代社会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客观上,对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又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日近代化改革是对后发型国家近代化道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富于典型意义的课题。本文以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为中心,围绕着改革的背景与目标、西方近代思想的导人及其特征、近代教育的创立及其指导思想等三个方面,对起步阶段的中日近代化改革作了宏观性的比较考察,主要试图揭示两国近代化改革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 ,却并未中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层面的转型都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自1826年魏源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后,近代中国出现了一股赓续"经世文编"的热潮,这股文化热潮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实现现代转换的一种文化实践,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起步于文化启蒙与民族诉求的时空大背景中,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的崛起为代表。有别于当时清政府主导的公营出版和教会主办的教会出版,近代民营出版业通过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工具与设备,翻译国外出版物、整理传统文化、出版大型工具书和新课程教材而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民族工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固然与出版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经营者出版理念等内生条件有密切关系,但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时局变化、近代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商业氛围的浓郁、启蒙和新文化运动、新教育改革以及出版法规、同业公会等外在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撑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文化在冲决封建旧文化的网络中构建、发展新文化。其构建形式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和对西方文化的译介、借鉴和接受,它涉及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建设两大层面。清末民初指甲午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适逢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处在民族存亡、保国存种的严重时期。特殊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决定了清末民初的翻译必将肩负着构建中国近代文化的厚重历史使命。译者面对民族存亡择书而译,求救国﹑图自强﹑谋复兴,大力传播西方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创造了新的文本存在形式,增添新思想、新内容,开拓新方法、新境界,极大拓展了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视野、艺术视野、文学视野、学术视野和政治视野,构建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 ,集结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队伍 ,进一步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引向深入 ,2 0 0 4年 8月 1 7— 1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湖南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社会文化与思想批评研究中心等单位 ,在湖南湘西边城吉首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 70余篇 ,8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思想家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近代思潮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史资料解读以及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发言刊发于后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 ,集结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队伍 ,进一步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引向深入 ,2 0 0 4年 8月 1 7— 1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湖南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社会文化与思想批评研究中心等单位 ,在湖南湘西边城吉首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 70余篇 ,8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思想家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近代思潮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史资料解读以及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发言刊发于后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 ,集结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队伍 ,进一步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引向深入 ,2 0 0 4年 8月 1 7— 1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湖南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社会文化与思想批评研究中心等单位 ,在湖南湘西边城吉首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 70余篇 ,8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思想家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近代思潮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史资料解读以及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发言刊发于后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 ,集结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队伍 ,进一步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引向深入 ,2 0 0 4年 8月 1 7— 1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湖南吉首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近现代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浙江大学社会文化与思想批评研究中心等单位 ,在湖南湘西边城吉首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 70余篇 ,80多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思想家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近代思潮与社会转型、中国近代史资料解读以及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如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发言刊发于后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