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台湾工作通讯》2011,(4):38-38
为促进新疆建设兵团与台湾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月12日至22日,兵团台办组织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科技参访团一行19人赴台交流参访。参访团成员由兵团农、林、牧、土壤、农产品加工、科技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对台湾农业科技、农会组织、农场及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考察,并就两地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有农民、农村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这些推动者在新农村发展建设中有其各自的作用.当前,农村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各项事业进行改革,从农民利益诉求出发,正确把握乡镇人民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合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组织要素配置优化与组织需要得以满足的过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围绕制度、技术、人力资本等资源,形成了关系个体、政府和社会的复杂系统.深入分析系统构成及其作用机理是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效率.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简述国内外学者有关乡村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作用,进而论述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性,提出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魏文享 《浙江学刊》2007,1(4):66-71
抗战时期,浙江省西部地区的农会组织在国民党省党部及省级农会的督导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成为沦陷区在基层政权散迁弱化后的重要组织动员基础。为提高战时农会之组织效能,省党部及省级农会在加强对县乡农会会务指导的同时,也力推农会会员入党及党员入会。实质上,乡村的保、甲长等地方实力人物掌握了农会的领导权。在战时的严峻环境下,省级农会及基层农会仍然在战时勤务、战时生产及战时农政之推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雪霞 《社科纵横》2006,(11):16-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还相当艰巨。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农(牧)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玲 《学术交流》2006,(9):98-1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资金来源是其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应多方并举,多元筹措,加大支农资金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调整农村金融的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支农功能;利用资本市场,广泛吸引工商企业和城乡居民进入农业领域投资;充分发挥土地出让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政策效应;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扩大新农村建设资金积累。通过强化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资金筹集体系,全力支持并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基层政府作为公共组织,有效地供给优质高量的公共产品是其基本职责,并且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科学,结构不合理,责任不明确,总量不充足,因此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纪新青  宋明爽  康维波 《社科纵横》2009,24(5):38-40,47
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的参与,其中,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当然诉求,也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契机。从提升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入手,以教育经费、师资、课程的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农村教育模式,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钟声 《创新》2008,2(2):83-86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成就、出现的一些问题做深入分析,提出当前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农村和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