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灯影戏是集民间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的、有独立音乐声腔系统的地方剧种。它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艺术魅力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灯影戏精巧细腻的雕刻制作,是构成其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戏曲音乐若干基本概念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腔为口中所唱 ,或为语音、乐音合一 ,或仅为乐音 (旋律 )。其使用单元为腔调 ,腔调族群为声腔。戏曲原指戏中之曲 ,后指唱曲之戏。戏中之曲初为南北曲 ,后逐渐扩大。南北曲的使用单位是曲牌。不同曲牌各有“特定样式” ,经文人规范的曲牌主要“特定”在文词格式而不在腔调。板式既指板眼形式 ,也常指“板腔”。“板腔体”强调以板式变化推动音乐展开 ,其音乐发挥胜过“曲牌体”。乱弹可泛指清代民间俗腔俗戏 ,也有种种狭义用法。现行“剧种”划分因“戏”、“曲 (腔 )”两种成分的交错而显得复杂 ,地方观念更对剧种划分有过很大影响。地方戏多属外来之戏“地方化” ,但该种地方化常不彻底。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源于湖北的黄梅,成熟于皖地安庆。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个地方小戏,从简单的样式发展到以表现众多人物和生活内容的大戏,其唱腔音乐的变化方面在黄梅戏唱腔音乐中最为突出。早期黄梅戏是以曲牌体为主的花腔小戏,5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具有板腔体特征的"主调"唱腔。这些唱腔包括平词、火攻等板腔化了的声腔,最终占据了主要地位。本文针对黄梅戏"主调"中的板腔体唱腔,从基本板式类型、专用板式类型、过腔板式类型、派生板式类型几个方面论述黄梅戏唱腔音乐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板式在黄梅戏音乐中的具体运用。探索曲牌(腔)体向板腔体的演变,并通过具体谱例来阐明黄梅戏音乐唱腔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4.
"非遗"剧种汉调桄桄的戏曲音乐特性表现在唱腔、曲牌、打击乐、表情音调和念白腔调五个方面。与中路秦腔比较可以看出,汉调桄桄以秦腔的板腔体式作为自己的基本戏曲音乐框架,但在具体表演中又广泛吸收了陕南汉中当地民间音乐元素,从而以柔和质朴悠扬婉转的音乐个性显示出内在刚劲激越的秦腔风骨。  相似文献   

5.
郑燕欣 《南都学坛》2011,31(5):44-46
河南濒灭剧种中的曲牌体剧种有大弦戏、北调子、锣戏、羊羔戏、嗨子戏,保留着很多俗曲曲牌和音乐伴奏,多数源自于明代中原弦索俗曲,融合了高腔、青阳腔、昆腔、乱弹调、罗罗腔等剧种的曲牌、剧目及唱腔,具有风格比较一致、诸腔并存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6.
弋阳腔是明代戏曲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其特点表现为: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明代以来,弋阳腔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形成了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潮剧,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闽剧、江苏的淮剧等许多新的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7.
地方“戏宝”扎根本土提起广西梧州市的本土戏曲艺术,除了粤剧之外,岑溪市的牛娘戏也是响当当的特色剧种。牛娘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许多桂东南的群众对牛娘戏都情有独钟,赞赏有加。在岑溪,家家户户都爱唱牛娘戏,男女老少都会吟牛娘词。牛娘戏在岑溪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逐渐成为独具韵味的民间大戏。  相似文献   

8.
论淮剧[淮调]的发展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剧为原淮安属地所共有的地方戏曲剧种。昔日的盐阜、两淮均属淮安。[淮调]起源于淮安,后传入盐阜,再传至上海。[淮调]源于香火戏中的童子调,同时也采用了本土的一些民间音乐素材作为声腔新的元素加以补充,从而发生了深刻的内在变化。[淮调]始终是淮剧剧种音乐的主流声腔。  相似文献   

9.
戏曲音乐的戏剧性是为适应和表现跌宕起伏的剧情而形成的。任何一个剧种,从其酝酿阶段开始,就不断地使其音乐形式逐步丰富,以适应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本文以评剧女腔的发展演变为例,分析不同时期具代表性演员的唱腔,来揭示音乐的戏剧化对剧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剧坛"花雅之争"的重要结果之一是中国戏曲音乐体制由曲牌体独擅天下转变为以板腔体结构占据主导,戏曲音乐完成了两大曲体的过渡与交接,中国戏曲由此进入现代化发展历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传统南北曲包含板腔变化的曲牌联套音乐体制,清代京腔带有过渡痕迹的曲牌、板腔兼用体制,清代秦腔成熟的板腔变化音乐体制,及民间小戏逆向发展的音乐体制演变路径,较为清晰地勾画出中国戏曲音乐向现代转化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敦煌曲子戏融合了乐府、诗、词和曲的艺术特点。其乐以隋唐燕乐为主,其辞则以杂言体为主,舞台表演则是代言体的演唱。曲子戏既是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外来音乐相互碰撞、激荡的产物,也兼收唐代各体音乐文学之长。敦煌曲子戏的艺术表演不仅昭示了戏剧早期的艺术形态,也呈现了乐古戏剧、戏曲的形成过程。曲子戏对后代戏剧、戏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多元、开放的艺术形态,使其在后世不断融合多种民间曲艺形式,从而发展为一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12.
广昌孟戏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专家学者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挖掘与学术整理工作,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老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文章通过对孟戏声腔演唱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分析整理,并对其剧种的曲牌结构、声腔结构、旋律结构、调式调性等特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孟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明清两代在江西形成的戏曲声腔,除去早先的弋阳腔,还有后起的宜黄腔也是负有盛名的。清代乾隆间,这种宜黄腔,在北京能与著名的弋阳腔、秦腔并肩媲美[1]。因此,宜黄腔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对于探索“二黄”声腔起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宜黄戏音乐风格独特,音乐形态古老,因此对传统的宜黄戏曲音乐特色进行深入的探析,把宜黄戏中的唱腔、曲牌、打击乐,分别进行调式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传统戏种,发展戏曲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初陕西易俗社改良的秦腔广泛流传之前,甘肃秦腔因其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被人称为"甘肃派"、"老秦腔"。时至今日,这种几乎已经成为绝响的戏曲艺术,曾一度被人误认为陕西秦腔的发展和传承。然而实际上,这一戏曲样式,源自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曲种——西秦腔。西秦腔是古代曲子戏向板腔体过渡的一个剧种,而甘肃秦腔则是由西秦腔演变传承而来的甘肃本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15.
“花雅之争”是清代戏曲史上的重大事件,清前中期昆曲与梆子戏此消彼长的竞争是事件的核心环节和内容。从清初开始,涵括西秦腔、秦腔、吹腔的梆子戏南传东进,成为北京、扬州、苏州等中心城市剧坛的重要声腔。梆子戏的全国性传播促使底层民众、文人士大夫乃至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发生转变,形成“厌昆喜梆”的新潮流。更重要的是,梆子戏在传播的过程中,或转用乡语,或衍生新腔,形成梆子腔、吹腔、皮黄腔三大剧种体系,彻底颠覆了以昆腔、弋阳腔为主导的戏曲格局,奠定了我国两百多年稳定的戏曲版图。清前中期梆子戏的兴起,是板腔变化体戏曲对曲牌联套体戏曲、民间戏曲文化对精英戏曲文化、北剧对南戏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安徽地域特色。黄梅戏艺术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表现体系。黄梅戏舞台美术是随着黄梅戏艺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从早期的“草台”到解放前的对其它剧种的借鉴,从解放初期的舞台美术体系的完善到当代舞台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和多元化,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舞...  相似文献   

17.
作为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的民族戏曲剧种,布依戏彰显出鲜明的审美个性。但作为中华民族戏曲的组成部分,布依戏与传统戏曲在审美风格、审美气质、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亦具有审美互融性、审美相通性,而且,二者在审美品格上,都深蕴着民间性格,都代表了一种民间文化本位立场。布依戏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的最终旨归在于"生活"。  相似文献   

18.
西北戏曲的"龙头"秦腔与同地起源的"眉户"等诸多小剧种的定位模糊,秦腔一直担当着"以腔代剧"的角色,包含了"眉户"等不同声腔的剧种。与秦腔称谓并行的"秦剧"称谓早已存在,无论从剧种、声腔源流衍进趋势还是当代文化价值取向看,"秦剧"应该得到承认。重构"秦剧体系"既是对古老秦腔与诸多秦地小剧种的地位的肯定,又是应对流行文化冲击和多元化艺术挑战的一项理智选择。"秦剧体系"应是以秦腔为主的多声腔并存机制,借鉴川剧的"昆、高、胡、弹、灯"的剧种分法,"秦剧"应包含"腔(含秦腔、阿宫腔、弦板腔、碗碗腔、皮黄腔(汉调二黄)等)、曲(含眉户、东、西府曲子等)、调(含陕南越调、西秦"咙咚调"、陇东调、劝善调等)、歌(含秧歌剧、陕北民歌剧等)、戏(含线胡戏、弦子戏、跳戏等)"不同剧种。  相似文献   

19.
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夹弦是流行于鲁、豫、皖地区的稀见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文化价值,2008年二夹弦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界关于其起源问题的探讨虽很热烈,却尚无定论.二夹弦的传统剧目、特色声腔、表演特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艺术形态,由此入手探究进行研究,考证其起源,梳理其发展脉络,见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可辨出二夹弦起源于民间曲艺艺术花鼓丁香,在融合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以及借鉴吸收其他兄弟剧种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最终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相对成熟的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20.
牛灯戏是安庆怀宁地区独有的稀见戏曲剧种,2010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安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牛灯戏在内的稀见戏曲剧种普遍生存状况不佳。基于实地调查,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关注和考察怀宁牛灯戏:梳理其历史渊源,总结其文化功能,分析其传承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对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保护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为研究安徽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促进地域文化和谐发展提供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