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一剧,着重分析剧中狂欢化表现的三个方面,即狂欢式广场文化、狂欢式的双重性和狂欢式的笑。从狂欢视角分析得出,狂欢节的潮流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剧中狂欢化的解读,更是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赋予该剧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勿庸质疑,"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她作品中的房间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该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挖掘伍尔夫作品中"房间"隐喻的深层蕴涵,试图从另一视角丰富伍尔夫的"房间"隐喻——悖论性。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幕间》的详尽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形式上的实验,她提出的“戏剧一小说”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界限的消弭,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她塑造出的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改变了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失语、无名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是心理学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特点之一。《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中的玛莎就是这样一个害怕被抛弃而经常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滥用来排遣空虚孤独感的人物。这里从玛莎被父母抛弃、被俄狄浦斯化的儿子——乔治抛弃以及被幻想出来的儿子——吉姆抛弃三方面着手进行剖析,用以揭露剧中玛莎的被遗弃感。  相似文献   

6.
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在其代表作《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创作中,借助于玛莎颠覆男权社会规范的非贤妻良母形象的塑造和乔治对具有反抗意识的玛莎的压制、规训以及玛莎悲剧命运的安排等,表述出自己隐秘的男权倾向和对女权主义不满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8.
《动物园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杰出代表爱德华·阿尔比创作于1959年的成名作。其独到之处在于把现实和哲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旨在剖析《动物园故事》中阿尔比哲学探讨的实现途径,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1)设置“完美系统”并展示其向“失衡系统”的渐次演变过程;(2)多层次平行结构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表达了现代人的悲哀:逃避孤独———即便跻身于人群之中,却仍被隔离在人群之外。本文结合弗洛姆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层层揭示,强调了坡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前瞻性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在看似散乱中却隐含着一条主线:通过对歌德、莱辛、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性作家的研究,重点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文学发展的几个亮点,勾勒了该时期德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大公报.文学副刊》传播与研究德国文学的主要原因是18———19世纪的德国文坛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探讨的某些问题也是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所关注的话题;《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德国文学研究,特别是其歌德研究对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对研究对象要整体把握和全方位阐释,二是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构建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讨论伍尔夫对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三个方面的评价——自然象征、写作动力、人物塑造,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勃朗特的小说和伍尔夫这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  相似文献   

12.
13.
多克托罗的《大进军》是对美国南北战争末期北方军深入南方腹地的大进军的历史再想象。小说以战争宏景为依托,借广角镜式的历史全知视角、“大人物”与“小人物”并存的个体视角,融合客观史实与主体或主动或被动的主观感悟,共同再现战争暴力下历史个体存在的不自由,质疑内战神话,彰显战火中的家国与美国现代化转型期的创伤记忆。《大进军》以“伪文献”的形式凸显个体叙述与见证的历史,还原历史可能的本真面目,展现了多克托罗历史叙事中的他者历史正义观。  相似文献   

14.
结构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文学中一直处于支柱地位,这种以立体性架构全景的文学结构能从多维度反映社会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样性。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城市与狗》中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批判倾向,小说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在闪回、多镜头摄影和蒙太奇等手法中灵活地剪接对话和独白,通过多个时空场景的并置真实地描绘出现实的原生态,采用多元素糅合推高结构现实主义的立体时空性,从而架构出一种新型的现代立体性小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天鹅之歌,体现出作者在生命晚期和战争的特殊年代关于存在与艺术的矛盾的哲学思考。存在是矛盾的,两性冲突与战争的威胁并存,波宅笼罩在死亡阴影中。艺术是矛盾的,露天历史剧的作者兼导演拉特鲁布女士诅咒自己成为观众的奴隶而要去创作没有观众的戏剧。而存在与艺术之间更是互相矛盾,露天历史剧既以戏仿等艺术特权颠覆着父权历史,以狂欢化舞台自嘲人类“饭渣、油渣和碎片”般的现实存在,但同时又成为存在的动力和希望,促使人们从离散走向团结。纵使战争必须发生,存在必然遭受毁灭,艺术仍将永恒。  相似文献   

16.
对人性的探索始终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中执着追求的主题,这在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福克纳从无意识的混乱与盲目以及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两个方面入手,解读导致女主人公米尼.库柏人性扭曲的外因和内因。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作内容的现实基础,不同类型的仪式在《西游记》的文本创作中蔚为大观,充分体现出古典小说对仪式的重视,以及仪式在叙事方面的显著地位。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仪式为《西游记》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合理地解释了文本从叙事角度发生的创作契机等问题,甚至于妖怪为何每次抓到唐僧都不先吃了了事,而要错失时机等孙悟空救援,也能从中找到理论依据。仪式器物与行为也为这部文本提供了人类学研究范畴的依据,让蟠桃、玻璃盏等物具有远超于本身含义的象征,成为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仪式叙事是《西游记》以往研究的有益补充,从本文中建构的理论体系,不但能解释《西游记》中的叙事悬念,更为研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公爵夫人与珠宝商>的文本分析,从意识流这一侧面揭示了小说创作的三个特点:一是以人物的回忆、印象、想象来展示人物的意识流动;二是以有限的时空、人物创造较为广阔的时空疆域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三是小说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一个人的意识活动.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9.
冲突·融合·隔膜--《霍华德庄园》的"联结"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10)是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的代表作,福斯特以其深刻的社会良知和清醒的理智在小说中率先关注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这一主题。福斯特在小说中不断地将“发育不良的心”的英国人形象置于不同的“文化语境”(the field of cu lture)中,这种福斯特式的“联结”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包括四个篇章,它是用斯宾塞体写成的。长诗讲述了恰尔德.哈罗尔德(一个贵族青年)在欧洲的经历。本文既赞扬了此诗的写作手法和思想艺术价值,又提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