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要实现突破、发展,向现代化转型,只能依靠科技进步,使中国农业从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进入到以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农业技术进步有三种基本路线中性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从资源禀赋出发,中国应选择生物化学技术进步路线;从实现转型出发,机械技术进步更具有意义。因此,现实的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应选择一条非均衡、动态式、中性型技术创新路线。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国情和福建省省情,提出了福建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它以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为前提;以节约土地型技术和节约劳动型技术相结合,并以节约土地型为主的技术路线为方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路线为内容,同时实行高新技术与优良的传统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根据技术进步动力源的不同,可以把技术进步机制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诱导型和双轨协调型三种。在中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必须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型机制来推动中国农业的技术进步。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提高,政府主导型应让位于双轨协调型。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创新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科研基础之上的,新世纪的农业是一种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成果的高科技农业,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源于知识资本。加速农村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政策创新,确立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体系,以及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研政策法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是顺利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2003-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偏向指数,并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径总体上偏向节约劳动力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且农业技术变迁在区域间呈现出较大异质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引致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对这一路径偏向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和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对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偏向指数存在正向冲击,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劳动力女性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偏向机械型技术进步的进程。为适应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需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好针对大龄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乡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农业已经受到限制。社会学从产业结构和农业功能的角度理解农业,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为公共产品性。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四个特性: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产品消费的必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对农业负有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偏好,而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产生技术进步效应。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中国1985-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即人口转型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转型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论的角度 ,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的基本关系 ,阐述了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进而提出了加速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农业发展的内部动因——资源禀赋入手,以弗农·拉坦的实证研究和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以此来探寻各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现代化路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提出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要依据土地、劳动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应完善农业经营组织方式,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结合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和各地的实践探索,设计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创新主体错位、技术供需脱节、农业技术推广及指导薄弱等诸多问题,本文探析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研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在竞争中的地位、生存和发展。论文阐述了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农林院校科研管理的特点,从理念、队伍、机制、评价和手段等方面构建了农林院校的科研管理创新体系,为农林院校科研管理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科学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大学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科研工作与本科教学渗透与结合的途径,即以科研项目为背景指导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研训练(SSRT),将科技成果引进本科生教学课堂和课外创新教育讲座等。实践证明了这些做法的良好效果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创新是保障食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湖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但仍存在多种障碍因素,找出排除这些障碍的对策是加快湖南农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综述精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精准农业的含义、技术集成构成和运行机制;针对精准农业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创新的策略,包括建立国家高新技术基地、设立有效推广体系、改变农村土地形式和实行自治管理、确定精准农业的优先发展重点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的凸现,使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战略,用新的农业思想构筑农业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美与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的修养来自美育。创造性人才和创新性思维与高尚的 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连。美与审美习惯的养成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生态可持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从理论出发 ,结合新疆实际 ,论述了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态建设 ,是推动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其结合点  相似文献   

19.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是科研单位改革的重要部分.科研单位只有深入进行科研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提升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重庆市工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引发的工业公共技术供给主体缺位和院所自主创新能力衰退等突出问题,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对重庆工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力求更新观念,着力科技创新,注重应用成效。阐述了以人为本,大力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