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9,(6):56-63
黎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具有较强的多维关联效应,可以从黎族发展利益角度探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四个维度的关联效应。这些关联效应是一种向周围发散式的影响,它的中心聚合力是旅游目的地黎族居民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感知、参与和互动活动。研究并统筹各个维度的深层关系,实现黎族文化旅游效率与其关联效应的耦合关系,有力地推动黎族文化旅游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21,(1):51-57
黎族民间传说是黎族人民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总结,凝结着黎族人民的集体智慧,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寻黎族民间传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从理论维度审视二者之间的耦合,从问题维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萎缩与遮蔽之现状,从实践维度将黎族民间传说与乡村振兴、家风建设、校园文化、民众心理相融合,发挥黎族优秀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大发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3.
黎族民歌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反映,是一扇窥视黎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轨迹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黎族生态作为切入点,探索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进程中对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并在研究黎族与居住地生态相融而形成的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寻找黎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姓氏,黎语称为“番茂”(fan53ma:u55)或“茂”,是最能体现黎族父系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黎族的姓氏和名字是分开的。名字只是限于个人,而姓氏则体现出整个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氏族乃至部落。一般情况下,黎族只叫唤人的名字,待要了解这个人的各种社会背景时,才涉及到这个人的姓氏。对于黎族姓名的这种复杂关系,外族人一般很难观察到,以致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黎族没有姓氏,甚至认为构成黎族名字的声母是姓、韵母是名。这都是对黎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太深入的原故。黎族姓氏,据目前所调查,约上千个,几乎都以动植物、所居住的地名和偶…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其在自然、健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生态价值,并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全国生态示范岛的时代社会价值深度契合,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为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省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经济不断持续发展。本研究根据人格理论对海南省儋州市黎族与汉族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主要目的:应对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让当地居民能很好地和外来人进行沟通交流。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访谈法与观察法,对320名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xcel和spss19.0版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有效问卷289份;研究结果表明:(1)儋州市黎族与汉族心理类型上在16种心理类型中存在显著上差异。(2)黎族与汉族在MBTI维度上既有共同偏向性又有差异性偏向。根据研究结果做出有效沟通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论黎族教育     
教育起源于劳动,它是适应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而产生的。广义的教育,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共同产生的。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的政治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关联。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对教育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当然,教育作为社会现象,同时又对它们给予影响和作用。因此,教育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史,与这个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相依相随的。我们根据黎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结合黎族教育本身的发展情况,将黎族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四个历史阶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琼州学院学报》2021,(1):36-41
海南黎族原为水居民族,迁入五指山区后,仍保持并发展了文身的习俗。这是古代黎族先民为适应海南热带地理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文化形态。举凡海南黎族文身之天文、地理、动植物等图案,采用的色彩、部位等,皆具有丰富的民族、风俗、环境、审美等科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黎族是海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也成为旅游岛宣传的途径之一。黎族饮食除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外,在原料和做法上来说也独具特色。推广黎族美食要注重市场开发,全方位包装,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使黎族饮食营养合理化,口味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黎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  李润中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2):87-88,92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内涵及其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作为一种民俗文化,黎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并进而提出了弘扬黎族传统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黎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现有人口120多万。黎族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和开发者。在开发海南岛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黎族人创造了自己具有热带特色和岛屿特色的传统文化,服饰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黎族服饰文化渊源流长,内涵丰富,文化积淀陈厚。不论是其服装的款式,还是服饰的花纹图案,往往蕴含着相当丰富和有价值的人类古今文化信息和密码。实为相关学科研究不可多得的活材料。一、黎族服装保留人类早期的服装款式黎族内部有哈、杞、美孚、润、赛五大支系之分,黎族服饰也相应地分为五大类型。而各支系内又因地区、语言、习俗等…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黎族民间仍然散落和隐藏着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黎族传统民间歌舞既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开发利用黎族传统民间歌舞已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为了充分地开发利用黎族传统民间歌舞,务必深入广泛地挖掘整理黎族传统民间歌舞资源,以备旅游业发展之用;必须在三亚市及各民族市县建造黎族民间歌舞开发利用发展基地,科学地开发利用黎族民间歌舞资源和民间文化原素,创编优美的黎族歌舞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6,(4):43-50
在琼南地区黎族儿童较集中的城市中心幼儿园、城郊民办园及乡镇中心园的大班抽取黎族儿童,用儿童入学准备教师核查表测评其早期发展状况,显示,黎族儿童早期发展依乡镇、城郊和城市呈逐步提高趋势,城市中心文化圈内生活的黎族儿童的入学准备五大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生活在城郊和乡镇的黎族儿童。城郊黎族儿童在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学习方式领域的发展与乡镇儿童无显著差异,但情绪控制、生活自理、语言理解和表达领域的发展显著好于乡镇儿童。入城生活对黎族儿童早期发展的促进效应与其入城后的文化生活圈有关,自小进入城市生活中心文化圈的儿童收益最大,居于城市生活外围文化圈的儿童主要在言语发展和生活自理方面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5.
海南黎族歌谣因受文化、经济、语言的影响,其形式已产生一些演变。  相似文献   

16.
黎族“三月三”节日民俗,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是与黎族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形成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就黎族三月三民俗的起源与形成略作探索和论述.一、从黎族三月三的传说中看黎族三月三节日民俗的起源和形成黎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目前确切的考古资料推测,这一民族的先民开发海南岛的历史可追溯到约三千年前或更早一些.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它那古老的神话传说和独具特色的民歌等口头文学,就是其精神文化中最精髓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新时期黎族地区群众文化激发人的文化创造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民族特色和充实海南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意在探讨这样一种模式:既能有效地保护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又能充分利用黎族地区自然生态促进黎族地区脱贫致富,而黎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则是对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9.
黎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81.76万(1982年),主要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通什镇和崖县、乐东、东方、保亭、陵水、昌江、琼中、白沙八县境内,其余散居在儋县、万宁、屯昌、琼海和澄迈等县的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海南岛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根据  相似文献   

20.
黎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人口120万,聚居海南岛的三亚、通什、东方、琼中、白沙、乐东、昌江、保亭、陵水等市县,部分黎族在檐州、万宁、屯昌、澄迈等市县同汉族杂居.黎族是农业民族,是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中华民族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黎族开发海南岛的先躯功绩自古以来,黎族是开拓和捍卫海南岛的先民,为开发建设海南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认为黎族的元气,具有高昂的民族气质和饱满的民族精神.根据黎族社会调查材料和考古发掘考证,黎族在海南岛是多元的民族体,不是单元的民族体.1992年和1993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海南岛三亚落笔洞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人类14颗牙齿化石和人类采集狩猎时期食物骨髓堆化石,考证在一万多年前海南岛三亚地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定为“三亚人”.“三亚人”就是今天黎族的先民.而后来东南亚半岛的马来人或小黑人的人群迁徙,“北上”到海南岛.“北上居民”,具有东南亚文化圈的特征,他们就是黎族先民的一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三千五百年前,我国南方古越民族的“骆越”一支,从两广“南下”迁徙到海南岛.“南下居民”,又是黎族先民的一员.由于海岛文化圈为纽带所致,以“三亚人”为主体,结合了“北上”和“南下”居民,形成完整的民族体,即今天的黎族.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