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树国 《求是学刊》2016,(6):152-159
唐代陵户设置既存于法,又寓于礼,在一定程度上是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唐代前期陵户设置严格区分帝陵、追封的帝陵、先代帝陵、太子陵以及亲王墓、公主墓等,每一等级通常都有具体标准。这些礼制规范在唐后期也基本得到因循,但陵户设置上的尊崇逾制在有唐一代经常出现。唐代陵户设置的等级差别和变化反映出唐代礼制与政治的紧密关联。一方面,其等级差别是唐代政治地位和尊卑等级的体现,其调整变化则鲜明地带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特点。另一方面,唐代陵户设置在唐后期乃至五代宋初的因循说明,礼制在为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提供统治依据、提高君主地位以及调节各阶层政治关系上不可或缺。不过,唐代统治者在陵户设置上也经常有任情之举,这反映出君主凌驾于礼制规范之上的特殊权力。  相似文献   

2.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2,28(2):15-18
汉唐时期对灾异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两汉时期,人们认为水、旱、震、日月食等属于灾异范畴,基本上是用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等来解释灾异的产生,表达其对灾异的认识。唐代,仍然注重与农业相关的灾异,与汉代相比,基本忽视了地震、日食、火灾等灾异。在两汉灾异认识论的基础上,唐代仍然认为灾异为天谴,但是也有人淡化了董仲舒"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的思想,认为"灾变"非"灾异",灾变有常,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唐代出现的灾变自然成因说和社会成因说。相较两汉而言,唐代对于灾异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3.
1904年,慈禧在宫内倡设"毓坤会",1906年又倡议贵胄女学堂,但都议而未果。本文依据《大公报》、《北京女报》等报刊的报导,还原围绕贵胄女学堂的倡议与争议,并力图再现预备立宪时期全国女学的历史处境。  相似文献   

4.
西安鼓乐     
《青岛画报》2022,(1):36-39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吉长安)地区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亦有"长安古乐" "西安鼓吹乐" "西安古乐"等诸多称谓.西安鼓乐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艺术传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的记谱方式源自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乐器以中国传统的笛、笙、管等为主,乐曲含有唐以来各代民间音乐的成分,是中国传统器乐文...  相似文献   

5.
王宇 《青岛画报》2012,(5):58-61
胶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海滨之都,她气候宜人,拥有156公里的海岸线,坐落在山东东南沿海、青岛市西海岸,早在6000多年前,胶南原是古代的琅琊郡,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开创了灿烂的琅琊文化.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这里置琅琊邑,称"东境上邑",当时人们赞誉这里为"东方胜地".  相似文献   

6.
贺文荣 《唐都学刊》2008,24(4):18-22
承六朝书学教育的发展,隋代于中央官学中设立了"书学",这个信号表明书法专科教育已正式进入了封建教育体系,获得较为稳定的合法身分.唐宋时期的"书学"教育可视为中国古代书学专科教育的完善和成熟.唐宋"书学"屡设屡废,兴废无常,但一般废除的时间都不长,"书学"基本保持了它的连续性.这表明书学已成为当时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屡遭废罢的坎坷命运似乎又表明其地位并不高,受重视的程度也并不够高.宋代书学是唐代书学的自然沿承,同时在一些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改变了唐代书学,这些改变有其积极意义.最重要的改变是唐代书学是立足于实用书写教育,而宋代的书学增加了其书法艺术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另类也是美     
正除了"四大名砚"中的澄泥砚是以河泥烧制,中国古代的制砚材料还有很多种,在石砚之外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晶砚在众多非石质砚中可谓出类拔萃。水晶材质名贵,古代称为"水玉",用来制砚其实是比较奢侈的,从中也可看出爱砚人对这一文房用具的厚爱,不计其费,不厌其奢。宋代米芾在其所著《砚史》中云:"信州水晶砚,于它砚磨汁倾入用。"民国马丕显在其所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人的取暖方式各种各样。那么,在没有电热、没有空调、没有集中供暖的古代,人们除了烧柴取暖还有哪些取暖办法呢?汉代"温调殿"靠什么保温?在古代,冬天并没有现代"集中供暖"的说法,但这并不等于没有暖气。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  相似文献   

10.
耿占军 《唐都学刊》2010,26(3):23-26
动物戏是杂技的一种,表演难度很高,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汉唐长安的动物戏有其明显的发展演变过程,差异较大。汉代的动物戏种类较多,大致包括马戏、斗兽、驯兽、斗禽、驯禽以及弄蛇等,其中,有关驯兽和驯禽的记载相对较少,而较为原始的斗兽则颇为盛行,虽然比较刺激,但却显得血腥残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唐代长安的动物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血腥残酷的斗兽表演鲜有所闻,而驯兽、驯禽却至为繁荣,成为唐代长安动物戏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