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9,(4):142-149
公共阐释论是在西方及中国古代阐释学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复合型概念,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存在论阐释学从正反两方面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支撑。不同于存在论阐释学以现象学原则和存在论层面的生成性真理为根基、以个体的当下感受和经验为阐释内容、以理解的开放性和无定解为阐释效果,公共阐释论以公共理性和共识真理为前提、以共通性的公共理解为内容、以阐释确定性和最大范围的公约性为阐释有效性的标志,其目的在于以公共理性检视和规范个体阐释,弥补个体阐释在阐释效果公约性和有效性上的缺陷,彰显文本阐释的公共性认知功能,履行文艺回应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9,(4):133-141
我国学者张江发表《公共阐释论纲》,力图解决统一性的阐释何以可能的问题。《公共阐释论纲》在阐释者的主体性、阐释的时间性、阐释结果的有效性这三个维度上,通过考察当代阐释学的基本主张,批判性地建构了公共阐释论。该理论以新康德主义理性的主体性内涵为基础,为阐释者的主体性规定了公共理性内涵;以伽达默尔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效果历史主张为基础,为阐释的时间性规定了历史统一性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社会性为出发点,为阐释结果的有效性规定了社会接受性内涵。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9,(1):137-140
<正>阐释的公共性问题是张江教授在《公共阐释论纲》中提出的重要的阐释学原则:"阐释本身是一种公共行为。阐释的生成和存在,是人类相互理解与交流的需要。阐释是在文本和话语不能被理解和交流时而居间说话的。"(1)在这个理论论述中包含了如下几方面的含义:首先,把阐释活动与社会公共行为结合起来,阐释不仅仅是西方早期阐释学意义上的文本阐释,也不仅仅是本体论或工具论意义上的各种专门文类的阐释,还是广泛的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公共行为;其次,强调了作  相似文献   

4.
在"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这就是审美活动作为流畅的时间意识或时间视域。在这一前牵后挂、晕圈化的愉悦过程中,审美主体始终指向审美对象,且这一时间意识是由审美主体与特定的、高度固化而不可能进行化约、改易的构成艺术作品诸因素之间的空间性关系所奠基的。西方当代文论中的"强制阐释论"倾向就是以科学主义的无时间性、非时间性来僭越审美活动的时间性,取消了审美活动作为时间意识的流畅性及其空间构成的固化。就"公共阐释论"而言,不管是个体的还是群体性的针对文本的审美活动,都会呈显原发性的、前反思的、前理论的公共状态,而且这一公共状态的内在机制正是"同时性",也就是高度固化的、时间意识相位完全一致的审美活动作为域状时间在不同审美主体之上的演历,文本自身的意蕴与阐释活动自身的意义皆然,审美共同体的产生正是审美时间视域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对百年西方文论之强制阐释特征的反思和批判,我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公共阐释论"。(1)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在于,期待学界同仁在吸收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优长的同时,能够从西方理论传统中走出来,认真梳理和挖掘中国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国阐释学资源,从中找到建构当代阐释学的主要思  相似文献   

6.
公共阐释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开拓是完善阐释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学人试图建构中国阐释学的努力。阐释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目的是实现意义的澄明。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还应依靠人类理性和感性的公共性。离开公共理性和公共感性,理解不可能,阐释更不可能。公共阐释存在于各种门类阐释学之中,但是,它所面对的却不是门类阐释学的对象,而是一般阐释学的对象。一般阐释学有公共阐释问题,门类阐释学也有公共阐释问题。公共阐释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它是一般阐释学的组成部分。公共阐释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着充分的合法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姚文放  邵晓舟 《求是学刊》2005,32(3):100-105
文章通过分析“审美形式”这一特殊概念在马尔库塞形式主义美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从艺术本质论、艺术标准论、艺术特征论、艺术功能论、艺术劳动论等几个方面,阐释马尔库塞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8,(1):136-142
阐释行为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理性认知,当这种理性与社会领域的公共性交融而集凝成人的公共理性时,在本质上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物质世界进行理性认识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上它是作为基本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体认、忧患与建构的自觉意识。只有在公共理性这个场域,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正确判断和理解,阐释才能获取合法性的身份。在人类的阐释行为中,公共理性的目的:一是满足阐释主体的理性认知要求,让其成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所共享和公用;二是促进阐释客体达成意义的确定性,限制人们依据自由法则进行的形而上学式的阐释。由于在阐释行为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读,阐释的公共理性因而具有范式价值和意义。在获取事实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认知、理解和确证混杂的、异质的、重合的乃至矛盾的文本意义复合体,为促使人们的阐释行为形成真理性的理性认知奠定范式基础。在确证知识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反对虚无主义阐释,建构一种人际间的阐释理解关系,以自身的公共性发现文本的共性,进而形成关于文本公共性的理解和共识的范式路径。  相似文献   

9.
徐冰 《社会》2017,37(5):24-58
本文围绕查尔斯·泰勒的两篇文章"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自由主义政治与公共领域",以及泰勒与哈贝马斯在2009年的对话,来阐释他对自由主义的修正。这两篇文章相互呼应,前一篇阐释作为道德心理学的个人本真性,后一篇阐释使(个人或群体的)本真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多元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的核心环节,而市民社会是与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自由社会的主要形式。在对自由社会的阐释中,泰勒总结了修正自由主义的中庸观:在个人自由、自治和基于平等权利的规则之间寻求平衡和相互支持。在2009年与哈贝马斯的对话中他进而指出,宗教是多元公共领域中的议题之一。这种历史观基于他对韦伯观点的修正而形成,而此历史观对当前中国的处境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和国内的重要课题。知识管理应该是个广义的概念,既是个战略目标,又是个管理体系;知识管理不仅应在企业管理等非公共管理领域应用,而且应在政府管理等公共管理领域应用,此其为"知识管理广义论"。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知识管理的发展需要公共管理创造外部环境来支撑,此其为知识管理的"公共管理环境论",知识管理的发展需要公共管理在文化、教育、政府、法治等方面的配合支撑。  相似文献   

11.
荐书     
《东西南北》2008,(11):74-74
温总理5次推荐的大师巨著《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定价:30元中央编译出版社《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此书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  相似文献   

12.
贺麟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建构了较为成型的文化哲学体系。该文从文化本体论、文化方法论、文化理想论和中国现实文化观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贺麟的文化哲学体系,并对贺麟的文化形上学以及“中体西用”论的特点等问题作了深入的阐释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由网络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范畴的重塑或新生。因此,在此探讨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主要特指网络公共领域,广义上还应包含因网络媒介影响的其它生活场域。本文力求运用解释学方法阐释新时期网络媒介的兴起带来了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并尝试提出中国理想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人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理论热点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学理论研究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总结概括目前国内学术研究的基本观点 ,无论是等同论、并列论、兼容论 ,都无法深刻阐释人学研究对于哲学的理论意义 ,同样也不能完全揭示哲学所蕴涵的人学底蕴。为此 ,笔者从哲学致思理路转换的角度切入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之路 ,从中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路  相似文献   

15.
海洋公共危机:内涵拓展与政府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  王璐 《太平洋学报》2014,(2):95-102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海洋的作用,各国也纷纷将眼光从陆地转向海洋,拉开了争夺海洋权益和资源的序幕。伴随而来的则是海洋公共危机频发的现状,海洋公共危机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海洋公共危机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思考,认为目前要加强对于新型海洋公共危机的研究和管理,这一过程需要以预防为主,并在国内加强多元主体的合作,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机构和长效独立的协调机制,同时联合国际社会进行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6.
魏娜  时晓丽 《唐都学刊》2008,24(1):124-128
传统的观点多从哲学、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的视角来阐释古希腊悲剧.本文试图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心理学的视阈来关照古希腊三大悲剧,把其中一以贯之的悲剧精神归结为"普罗米修斯精神",即人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而这种精神又是在生存论、价值论、审美论三个层面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9,(1):135-137
<正>张江教授试图走出西方阐释学的思维路径和话语方式,在对中国古代"阐""诠"的语义分析中提出了当代有中国本土文化语境支撑的关于阐释的基本原理,即阐释是公共的、阐释是理性的。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西方阐释学的努力就在于如何让对文本的误读获得合理性与合法性,以误读的不可避免性和客观存在性和解文本与释者无法调和的对立。所谓阐释的主体间性正是在这期间生成的。寻找误读的必然性、合理性成为西方阐释学的基本理论路径和思  相似文献   

18.
《探求》2020,(2)
从史论结合上论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历程、经验和规律,从深层次的原因上阐释了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什么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据史立论、论从史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改革开放为解决当今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文学终结论"的现有阐释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黑格尔从艺术与"绝对精神"的关系出发得出的艺术终结论;二是米勒等从文学与电子媒介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消亡论;三是朱国华等从文学与权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末日论.在文学发展的现实面前,所谓的"文学终结论"是禁不起推敲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文学属于"生命文化",当代文学虽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甚至"终结"的危险,但根本原因不在于"绝对精神"的演化、电子媒介的进步或权力资本的转移,而在于生命的危机和自然的终结.文学要走出"终结"的魔咒,实现自救与救赎,就必须与捍卫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生态运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马汉钦 《唐都学刊》2004,20(6):117-120
"神与物游"的源头在老庄哲学。老庄对"道"的终极追求是"神与物游"的思想基础。刘勰从创作论的角度对"神与物游"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使意象创造理论开始趋于完备,从而为意境理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