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渊 《学术探索》2008,(1):54-58
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在地缘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在冷战后对南海问题推行了积极干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南海政策将表现为如下内容: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努力争取对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构建多边安全机制;以南海问题影响并牵制中国的发展。但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干预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美国南海政策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发展于70年代中关建交的过程中,最终经由冷战后中美战略关系的调整而趋于定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美国南海政策确立了从属于东亚整体战略,以及一般情况下保持中立“不介入”具体争端事务的基本原则.然而,在东亚整体战略主导美国南海政策的情况下,中立不介入原则并非永恒不变.美国国务院外交档案、国家安全档案和盖尔公司解密文件数据库的资料分析显示,美国南海政策的基轴不在于南海争端不选边站的原则,也不在于对盟友的承诺,而在于美国亚太利益对南海政策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3.
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周边各国必争之地。美国重返东南亚,高调介入南海问题,使南海问题日益大国化、国际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鼓舞了东盟国家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诉求,这必然增加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但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美国不会对南海问题涉水太深。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政策的基础。纷纭复杂的外交问题如果以国家利益为焦点便可以理得有条有理,只有用国家利益的概念才能解释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厘定,分析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及确立依据,阐述国家利益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国家利益目标设定与寻求,呈现出不断调整的现象.对美国国家利益战略行为趋势的分析与把握,成为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40多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国际格局与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美国需要在一段没有"对手和敌人"的历史时期内改造整个国际社会、控制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性质,为美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威胁或挑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以"哑铃战略"为核心的全面战略调整,是冷战后美国将要长期执行的战略性决策,是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发生的变化所做的战略性应对.这一战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要持续到21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7.
潘忠岐 《社会科学》2005,18(4):40-48
国家安全战略具有主体性与时代性特征,并具体表现在安全利益与目标、安全威胁与挑战、安全手段与途径三大要素的确定上.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老布什政府的领导地位战略,到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再到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都力图权衡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与民主价值观.实现利益与价值观的平衡是美国制定和推行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条基本思路,也是我们解读它的合理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布什政府对台政策进行具体分析评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对台政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动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的国家利益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意外”终结不仅意味着世界政治进入转型时期,也意味着国家利益的一些传统认识和维护方式发生一些深刻变化。冷战的结束给国家利益的判定带来新的变化,合法性和时间两个变量的影响不断增强。在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中,不同层面的利益趋于复合化,经济利益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软实力”层面的利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重视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后冷战时期美国在台湾的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面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冷战以来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 ,朝鲜半岛是美苏冷战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阵地。冷战的结束并未结束其地缘政治命运。当前围绕朝鲜核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东北亚安全的日益关注。美朝关系是决定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冷战以来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 ,以更清楚地认识美国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48年南斯拉夫被排除出苏联阵营后,美国就开始将南斯拉夫与其他东欧国家区别对待,并探索新的对南斯拉夫政策。经过近十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之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8年制定了全面的对南斯拉夫政策,NSC5805/1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南斯拉夫政策从行动到理论的全面完成,也标志着美国将南斯拉夫政策正式纳入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政策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出于其对外战略的需要,一直实施严格的对华军事出口管制措施。美国不仅严禁向中国输出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而且屡屡阻挠和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正常的军事贸易合作。美国对华军事出口管制的涉及范围广泛,控制措施严格,实施时间持久,不仅阻碍了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也损害了美国的自身利益,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日对华政策存在着共同点,即防范中国的崛起.但是,美日对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分歧在地缘政治上,美国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视点出发,日本更多地从地区主义的视点出发.从发展轨迹来看,中美关系有张有弛,但战略上的紧张关系始终存在.从整体上看,日本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中日关系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政治安全合作层面,中日之间的竞争在加强,而不是减少.  相似文献   

15.
冷战之后的美欧关系将如何发展?怎样理解美欧关系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本文从考察20世纪美国对欧洲政策中存在的两个连续性特点出发,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联合方面持续的努力可能产生的反应,从而试图在学理上揭示美欧关系由于双方政策原则的分岐而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经济中私人储蓄、公共财政和对外贸易“三大”赤字并存;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长期利率偏低且保持相对稳定而短期利率不断提升、资产价格上涨造成资产升值预期以及美元持续升值;美国经济失衡具有短期稳定性,但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失衡调整不可避免。面对美国经济失衡调整,中国的应对方略包括:调整与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通过提高外汇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扩大内需,减少贸易顺差压力;调整外资政策,转变投资主体结构与投资的产业结构;确立以内部经济均衡为首要目标,实现从“生产大国-市场小国-金融小国”向“生产大国-市场大国-金融大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根据新的安全环境并适应自身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欧盟调整了安全防务政策。这种调整不仅使欧盟一体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而且对大国关系及国际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是欧盟安全防务政策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美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这些变化的深入 ,美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从货币政策目标到货币政策工具、从货币政策结构到货币政策规则等等 ,都在发生和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冷战的结束,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失去了原有的战略基础。但是,中美对世界稳定的共同期待、中美之间的军事关系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阶段以后,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在以全球化为特征,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美关系成为一种内容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的相互依存与竞争的关系,在军事领域也一样。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美两军之间只有加深了解,增进互信,才能克服。影响两国军事关系的不利因素,避免两军的对抗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