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柯尔施始终坚持某种"革命历史主义",即认为革命理论必须随历史发展而改变。基于对无产阶级革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处困境的反思,柯尔施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本身进行变革,从而恢复其作为指导理论对现实的效力。问题在于,柯尔施超越了革命历史主义的限度,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寻找一种"新的革命理论"。柯尔施未能找到应对危机的出路,反而在种种误读中逐渐放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柯尔施方案"的失败既是其个人悲剧,也折射出历史主义自身的严重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革命样板戏"及其所遵循的"革命现实主义"或"两结合",实际上是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革命古典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变种,是争取和维护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运动的产物.它具有突出政治理性、选取革命历史题材、树立革命英雄形象、突出崇高风格以及建立了"三突出"形式规范等特征.现代性的发展,使革命古典主义退出历史舞台,被20世纪舳年代的启蒙主义以及后来的多种文学思潮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张大卫 《浙江学刊》2023,(2):161-170
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标志着革命观在德国经历了一场重要演变。鉴于现实政治革命可能颠覆现存法权规范秩序,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状态”的恢复,康德拒斥革命。康德之后的黑格尔通过“正义的扩充”理论,解决了康德的“规范体系断裂”问题,从而证成了革命的可能性。但是,黑格尔认为,随着历史的终结,革命也终结了。针对黑格尔的观点,马克思提出社会革命对市民社会革命的超越。借此,在一个深受资本主义影响的现代世界中,马克思为革命的再开启以及人类进一步的全面解放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9,(2):83-90
胡适、鲁迅关于娜拉这一文学形象的思考的区别在于,前者提倡的青年出走家庭、个性解放不考虑现实后果,流于抽象口号;后者的思考更加深入,从家庭问题扩及种种社会问题,且就家国关系暗示了一条社会革命之路。与上述思路不同,杜亚泉虽未参与娜拉的讨论,但他在一系列文章中讨论了新旧家庭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他的立场可以用"娜拉定要出走吗"概括。借由社会学式的思考,杜亚泉暗示了一条因革礼教、齐家治国的社会改良之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非历史性和施蒂纳的"唯一者"概念展开了批判,在这一批判当中,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了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概念和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概念,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6.
辛俊武 《社科纵横》2002,17(3):69-70
文字的产生 ,使人类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文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 ,揭开了现代印刷传播文化的序幕 ,从而促进了传播文化的一种伟大工具———报刊的诞生 ,终于酿成了传播文化的首次革命 ,而通讯突破与影视形象传播使传播文化产生了第二次革命。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和网络的发展使传播文化正经历着知识经济时代爆发的突如其来的第三次革命。在前两次革命中都得到巨大促进和发展的报刊业正面临着第三次革命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徐复观的解释学回应了中国现代所面临问题,是中国传统的训诂考据的注释方法向现代解释学迈进的典范.他认为,思想史解释的目标就是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现代西方哲学理念来实现所谓的"转换"和现代化的阐释,中国思想的现代价值也并不在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放在西方哲学的框架里面重新解释.经典解释的现代意义产生于原初思想与现代人生存处境的碰撞,它具有现实性,来自切实的现实需要,同时它又是来自真正的古人思想,不是现代人对古人脱离其语境的现代的过度阐释.解释学对中国思想的"现代疏释"是身处现代文化危机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孙一平 《学术交流》2007,8(8):33-35
平等和公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人们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观念时,很容易将它们混淆。当代学者多是在"什么的平等"这一角度上看待平等的概念,而忽视了平等的本意和平等的价值。现代理解平等不仅指相同性,还包含了利益和差异的因素。平等作为理念给人一种永恒的理想,同时对普遍平等的现实效果考量衍生出现代意义的公平。现代意义的平等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框架下才有真实的内容。在这个框架下,平等为公平提供理念的支持,公平则成为平等思想的价值延伸。公平在价值上超越了平等,并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社会公平的实现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公平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实践的治世原则,是固守着特定平等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关于马克思学说整体性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在马克思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即:在超越哲学领域的哲学批判中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系统,同时在超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丰富和发展初步完成的哲学革命的成果,最后在这两种“互动”的批判中基本完成经济学革命并使哲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完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革命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启示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学说的整体性实际上包含着对后人研究和发展其哲学的一个最为根本的方法论要求——从其学说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和发展其哲学。为此,就必须形成由批判理念、问题理念和时代理念构筑而成的跨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10.
黄学胜 《江右论坛》2007,8(4):41-44
卢卡奇通过对革命形势的诊断和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批判,提出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仅在于其革命的辩证法思想,这一思想代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基本理论旨趣,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向.对这一问题的解读有着重大而现实的理论意义.但反思地看,他只是在知识论路向上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归并到了黑格尔哲学中,从而错失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此,必须首先全面地申说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而相联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革命,卢卡奇的这一思想方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革命     
"革命"不仅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往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社会历史进程的变革之中,其实,这是对"革命"这一重要范畴狭义片面的理解.把人类的社会革命仅仅理解成以暴力来夺取政权,这实际上是对"革命"这一概念范畴的误解.这是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用中国传统的儒家革命观替代了认识和实践领域中的"革命"概念.我们应当树立一种新的革命观,深入理解"革命"这一概念的本真涵义,倡导一种渐进的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观念创新引导下的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这对于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赵明 《浙江学刊》2005,(6):144-150
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性影响迄今犹存,托克维尔以哲人的理性态度和立场对大革命时代所内含的民主政治与自由的内在张力有着深刻的洞见,值得后世人们永远纪念.  相似文献   

16.
17.
戴继诚 《唐都学刊》2008,24(1):110-113
康德"哥白尼革命"是其批判哲学的重要一环.以此为起点,他在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大力讴歌人类噜的价值,颂扬人类的伟大."人"始终是康德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彰显"人"之高贵与尊严是康德给自己批判哲学"预设"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 dynamic theory of embodiment that aims to get beyond the absent moving body in embodied social theory. The first somatic revolution, inspired by Merleau Ponty, provided theories based on the feel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body. The theory of dynamic embodiment focuses instead on the doing itself as embodied social action, in which the embodied person is fore‐grounded as a complex resource for meaning making. This represents a theoretical enrichment of the earlier turn to the body in social theory, which tended to separate the semiotic, as necessarily representational and/or linguistic, from the somatic as a wide range of corporeal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assumed to be separated from mind, language and/or conscious thought. We argue that overcoming this persistent Cartesianism requires a New Realist approach to the proper location of human agency as a causal power, one that promotes a bio‐psycho‐social concept of personhood. Part one of the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is perspective, while part two applies this paradigm ethnographically to illustrate how bringing semiosis and somatics together requires a robust conception of multi‐sensory modalities.  相似文献   

20.
王威孚  王智 《学术交流》2004,7(1):120-125
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分别有其自身的内涵,它们的提出与实施并不完全同步,但最终被作为一个总体战略付诸实施。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是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选择。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由扬而抑”,渐被偏离,文化革命更被导入“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尽管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的思想曾经被误读,但因此所获得的历史经验却为1978年后的“自抑又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