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交融集聚的"智能+"时代,区块链技术的介入为文化版权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文化产业版权管理面临着存证、中心化控制和使用场景局限的困境;另一方面,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不可篡改性和智能合约技术对现代文化产业版权管理诉求具有契合性。"智能+"时代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现代文化产业版权管理创新机制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实现文化版权精准确认、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实现文化版权透明流通、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文化版权去中心化高效分发,从而最大化释放文化版权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并非以完全匿名化的技术措施贯穿全链条网络,区块链技术以节点利用机器算法对个人信息进行去中心化处理为特征,而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以个人信息处理者集中化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为逻辑,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及运行逻辑与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规范逻辑产生冲突。冲突的化解需要在符合区块链技术发展特性的前提下衔接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区块链上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坚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为价值面向,区分区块链多方主体参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分配、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者合规义务以及创新区块链监管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优化与相对解释论的立场,构建区块链上更正和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体系。根据区块链具体应用实践以及信息服务主体对链上个人信息处理的关键要素有无实际影响力和参与程度,以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为主体构建个人信息处理的分级分类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3.
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新生事物,均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且各有优势和不足。将共享经济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经济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信息透明性、运营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共享经济快速普及、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将货币区块链、交易区块链、信用区块链和监管区块链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发展共享经济的多维度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由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底层的技术架构,除了可以解决共享经济领域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同时广泛地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区块链将像当前的信息技术一样深入共享经济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共享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设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安全法的角度观察,相较于互联网,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及其应用具有更高的网络安全性,并正在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加强其安全性.然而,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并非绝对安全,技术与法治耦合保障区块链安全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当从网络安全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块链的安全应用,从"零信任安全"的理念构建区块链的安全架构和法治保障体系,在区别私有链、联盟链及公有链的技术特性和区分区块链技术安全与应用安全的基础上解决区块链产生的特殊网络安全法律问题,运用网络安全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政策、标准、规则及机制等方面推进区块链安全的国际合作,践行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矿产资源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开发利用正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契合战略性矿产资源生态治理的需要,在尾矿治理、生态溯源、生态补偿等方面具有广泛发展空间。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生态治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生态监管系统、生态补偿系统和高效利用系统,拓展区块链的赋能应用场景。从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创新空间和完善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加强区块链赋能战略性矿产资源生态治理的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技术与个人信息保护具有天然冲突,亟须从技术与规范层面加以调和。区块链技术下的个人信息主要存在于注册数据中,区块数据中的个人信息界定存在困难。区块链下的个人信息权需要进行重塑,可从个人信息更正权和删除权的新涵义、被遗忘权的全面确立以及可携带权的新形式三个方面展开。为促进区块链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融合,可从技术和规范角度双向升级,确立私权保护的共同理念,以可编辑、可删除区块链的模型设计促进区块链技术迭代,采取“合理可能”标准区分个人信息与技术数据,以“相对删除”对个人信息删除进行规范解释,以链外存储与目的解释相结合实现技法平衡。  相似文献   

7.
欧盟GDPR (《一般个人数据保护条例》)于2018年5月正式生效,在法律适用方面,GDPR与区块链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对二者紧张关系的构成研究,宜采取由宏观至微观的构建方法。宏观层面分析,尽管区块链技术与GDPR有目的同向性,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GDPR确实存在法律适用的紧张关系。从微观层面看,区块链应用与GDPR的紧张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数据概念归入和数据控制者及处理者识别问题上。紧张关系调和应当采取二分法,从法制完善层面及应用完善层面双向解决。  相似文献   

8.
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首次强调"科技支撑"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区块链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有利于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规避传统基层社会治理困境,诸如:行政色彩浓厚、需求与服务不对等、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区块链技术具有智能合约、时间戳、分布式账本等特点.基于此,创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三大机制:需求评估机制、服务供给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区块链+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之间的信任关系重构.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存证技术作为数字治理的重要途径,是保障证据安全的有效方式,其优势及核心技术与刑事证据的特点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将区块链存证技术尽快运用于刑事诉讼中具有较大的必要性。但在应用之前,区块链存证仍面临证据认定规则的理论困境及其与刑事司法隔阂的实践困境。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建立刑事证据数据库的好处很明显,一方面,能够优化刑事证据的存储、流转、示证之方式;另一方面,也吻合了科技驱动刑事司法发展的现代理念。与此同时,要明确刑事证据数据库运行模式下的认证规则,有效化解区块链存证与应用领域、平台资质、证据电子化等方面的现实矛盾。这有利于确立证据开示制度之数字模式,拓展阅卷权方式,扭转调查取证权的劣势,为数字时代的刑事证据适用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但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落后,治理工作面临治理对象局限于网络空间、协同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网络法治体系尚待完善等主要问题.区块链技术所包含的时间戳技术及其可溯源防篡改特征、分布式账本技术及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技术及其自动化特征将助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的限度,其所包含的匿名性问题、去中心化特征、代码治理模式将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带来监管机制、传播机制、立法机制的挑战.对此,必须坚持开发区块链技术与监管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区块链技术与战略性前沿技术的配合、区块链技术赋能与党的舆论工作的融合,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的网络意识形态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