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中齐甗     
<正>西周晚期,1978年曲阜鲁国故城出土。分体甗,由甑和鼎组成。甑方唇、敞口、束颈、收腹、颈部饰重环纹,腹部饰波曲纹。甑近底部有一周凸棱、下游楔形子口,甑底有9个十字形孔。腹内壁有铭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章史要略(西周至唐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的界说和文章史的对象,文章史研究的宗旨和立足点,中国文章史上的文章大类,中国文章史的分期以及文章史的研究方法。文书期——西周至春秋:文章的原始阶段、《尚书》文、青铜器铭文、《国语》文、书信文、韵语文。文章体制初步确立,文章的基本功用是充当记录文书,口头文章与书面文章并存,文辞具有实用性质,文章具体作者多元化,这时期古典文章通用语体还未形成。子史期——战国至西汉:这一时期文章的进化经过了记录文、撰辑文、命意文、篇式书体文几个阶段,形成了学术、应用、审美三大文体群落,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点,使文章内容的价值卓绝千古。骈文期——东汉至盛唐:这一时期文章数量激增,而且以应用文为主体,并逐渐向美文化方向发展,奠定了我国中世纪文章功能、体式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3.
卿事(士)考——兼论西周政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制是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的卿事(士)在王室政权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卿事进行溯源析流之考察,以揭示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特征,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西周政体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言志”“缘情”,既是指文艺作品的内容,又是指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既包含了创作实践,又概括了创作理论。远古歌谣的“言志”“缘情”,对日后诗歌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历来常有人把“言志”“缘情”对立起来,或者只强调“德行”、“思想”、“言志”;或者只强调“内感”、“性灵”、“缘情”,把它们分裂开来,殊不知此二者在我国远古歌谣中,向来就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扶风庄自一号出土西周大铜壶扶风庄白一号出土西周青铜器折觥岐山风雏村西周建筑基址陶管阴沟 扶风庄白一号出土西周铜方鬲西周出土文物@巨万仓 @刘连山  相似文献   

6.
师玉梅 《殷都学刊》2003,(4):102-104
西周铜器铭文能否作为研究西周音系的材料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这一时期铭文的构字 (主要是形声字 )、用字 (主要是假借字 )是否含有方言因素。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文字的传承与传播特点 ,以及这一时期的铜器和铭文特点、文字自身发展的阶段特点等几方面的分析 ,说明西周铜器铭文构字及用字很少有方言的体现 ,可以用来研究西周音系。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内乡县出土录子俞甗的年代应为商末,器主录子俞应即见于商末周初金文的“王子听”“录子听”及见于清华简的“录子耿”,亦即商末周初的著名历史人物“纣子武庚禄父”,而非故址在今安徽六安的子爵录国首领。“录”是地名兼作族名,“子”系指族长而非爵称,“俞”“听”为其私名,“禄父”系其字,“父己”系录子俞的父辈。传世录伯■簋的“录”与出土太保簋及录子俞甗的“录”应非同一国族,而系位于今安徽六安之古六国,系南淮夷之属,对二者应明确予以区别;录伯■簋的“录伯”与太保簋及录子俞甗的“录子”均无涉,应予以澄清;录伯■应非录子听的后人,不可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8.
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期,也是古代人才思想得以初步发展的时期。深入研究西周时期的人才思想,将对我们正确认识奴隶社会的人才思想大有助益。本文拟分析西周人才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并阐述西周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才思想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刍荛之议,难免疏谬,诚望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9.
武王灭商以后,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一个以周族为主体的封建制国家。西周国家的最大特点是:宗法组织和国家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西周建国以后,实行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土地分封制度,形成了统一的王、诸侯、大夫三级政权,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  相似文献   

10.
西周蟠龙罍     
一九七三年春,在辽宁西部山区喀左北洞村孤山,先后发现了两坑窖藏的商周青铜器,这件蟠龙罍是第二号坑出土的。蟠龙罍通高44.5、口径15.3、底径16.5厘米、重8.2公斤。全器高耸,体形轻巧为平口、圆肩、高圈足。通体饰以繁缛的花纹,上腹饰以两两相对的卷体怪兽纹,突目利爪、尖齿,下腹饰兽面纹,近底及圈足饰夔纹皆以雷纹衬地。耳鼻作牛首状、耳衔圆环。覆盆式盖,盖饰立体昂首蟠龙,前足蹲踞盖面,周沿以长尾夔纹盘绕。造型端庄,雕铸精细,是一件罕见  相似文献   

11.
西周政体是近年来史学界颇为注重研究的问题,虽说多有宏论,但至今仍意见纷呈,莫衷一是。对此问题,笔者亦曾参与研究,但仍有言犹未尽之感,故拟就此再作探讨。(-)综观近年来有关西周政体问题的讨论,可谓高论纷法。择其大端而言,所论西周政体之说,至少合六,即城巾国家联盟说、君主专制政体说、贵族专制政体说、贵族民主政体说、部族国家形态说和分封制度政体说等。应当说,这些论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西周政体某些方面的内涵,这对弄清西周政体问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当承认,各家之说,分歧也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2.
西周关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建国之前,即以农业发达著称,长期经营的地区主要在关中。周灭殷后,仍立足于资源比较丰富的关中,承袭了商文化并发扬其重视农业的传统,农业发展快,成就大,形成了一些特点,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基础。 一、农业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技术项目大致具备  相似文献   

13.
续论西周甲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甲骨自五十年代以来陆续有所发现,但早期的发现都是零星的,直到近年陕西周原的甲骨出土,才有可能对西周甲骨作系统的考察。一九八○年作者访问周原,蒙当地考古界惠助,观察释读了岐山凤雏和扶风齐家所出甲骨。次年,以周原材料为主,写了小文《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以下简称《几点研究》),对西周甲骨的卜法文例试加讨论,并以之与殷墟甲骨相对比。这篇小文是探索性的,加之那时凤雏的甲骨大部尚未公布,我们的论述自然不能全面。近来风雏材料已有两套摹本问世。②,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本篇是《几点研究》的续篇和补正,有些以前已谈清楚的问题,这里不再重复,请大家指教。  相似文献   

14.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最为重要的史料之一,但须以准确的分期与释读为前提。西周中期的(矢廾)季鼎、扬簋等金文资料中的“司寇”并非官称,有周一代始终有司法官吏“司寇”之设或与之类似的观点不能成立。周代“司寇”的设立时代甚晚,至多只能推导到西周末叶,且其职位不高,以缉捕寇盗、维护社会治安为主要职事。在西周官制复原研究中,应该分清职官与职事,且不能与《周礼》等文献强行比附。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徐中舒先生曾提出高地农业与低地农业的界说,认为古中国的农业首先是从泾、渭、汾、沁、河、洛流域的黄土高原及围绕着泰山的河谷丘陵高地发展起来的,而两高地之间,以古兖州为中心,则是上游河流挟带黄土泥沙、逐日流入而形成的沉积区。这里地势低下,遍布沮洳薮泽,灌莽丛生。最初只适宜于鸟兽鱼鳖的繁殖生息,并不利于人类居住。后  相似文献   

16.
一、形势、任务和方法西周年代研究的要点,一是王世的年代,即从武王克商至厉王诸王在位起止的绝对年代(公元前几年至几年);二是铜器的年代,在当前说,就是铭有年、月、周、日的五十余器的绝对年代。这两种年代研究的现状,大体上还是在摸索中前进。西周王世的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见到有六种完整的方案。内容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研究方面,夏、商、周三代一直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这既与史料的残缺有关,也与论者对考核制度的某种误解有关。习惯上不少论者总是以为官吏考核制度是封建君主制的产物,所谓奴隶制下的世卿世禄制不可能有什么对官吏的考核。其说看似有理,但难以解释文献记载何以时常提到三代考核之事,同时也让人感到战国考课制的盛行缺乏某种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这确乎  相似文献   

18.
北宋以来,关于上古铜器的著述,有图录,有款识,有考释,而缺少断代。清人经学家阮元推崇钟鼎铭辞“当与九经并重”(见《商周铜器说》),从此以后,彝铭的学术价值,被人视同逸史。三十年代初,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潮,促进了铜器断代学的兴起。郭沫若同志在倡议这一学说时指出:“周代彝铭在能作为史料之前,其本身之历史尚待有一番精密之整理也。”①这话完全正确。五十年来,已经有了几部断  相似文献   

19.
近三十年来,陕西武功郑家坡、周原岐山凤雏村、扶风召陈村和沣西长安张家坡等遗址中,都出土过西周陶文,大部分是属于记数文字,少数属于其它一些文字,至于成文语词那就更少了。现对上述地区所出土之部分陶文试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至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所排西周王年历谱,近被新材料证明确实存在问题。重新审论,武王克殷确当在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西周十二王在位之年数,分别当为:14年、32年、12年、22年、39年、20年、15年、15年、9年、37年、14年(共和)、46年和11年。此结论于"月相"材料以文献训诂学解释为基础,不仅有旧金文为证,新材料亦可佐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