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当智能硬件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房间内的家具都日益智能化,这些智能设备在带给我们便捷体验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安全与隐私。简单来说,智能家居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智能硬件大多是通过无线设备来进行连接的,这给黑客入侵网络提供了渠道:另一个是智能硬件设备自身的安全问题,是指智能硬件在被黑客攻破后暴露用户的隐私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授权访问控制和密钥管理的数据库系统保护机制,同时也实现了多用户数据库的安全共享。设用户A是发出授权的用户,其公钥密码算法为EnA(key,data),表示用密钥key对数据data进行加密;公钥为eA,私钥为dA。用户A通过学习授权机制授予用户B访问加密数据库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环境智能是可以感应和反馈人的需要和意图,能够主动收集个人资料并进行处理和做出决策的电子系统。在许多领域已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家庭智能系统、各种网站上加载的智能应用程序、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通讯产品。但是环境智能的发展应用会引发伦理问题。所以伦理学者要负担起社会责任来预测和预防环境智能伦理问题。因为这将会大大减少这些问题大量出现后的治理成本,且更加有益于环境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而用未来学和延展认知理论对环境智能伦理问题进行预测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其伦理问题主要来自环境智能对个人信息隐私的侵犯。所以,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把信息隐私权拓展为信息自决权和从人格权利出发合理选择隐私增强技术是环境智能伦理问题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生物特征识别进行数据的安全访问控制是实现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探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数据保护中的应用,并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将其与Android系统的文件保护结合,可有效地提升手机隐私安全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已悄然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积极变化的同时,其野蛮生长与广泛运用也给人们的隐私保护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困境.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伦理困境表现为:数据挖掘与隐私信息的整合、数据预测与隐私信息的呈现、数据监控与隐私信息的透明、数据分享与隐私信息的扩散等.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伦理困境的生成机理,主要源于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财富创造的关联性、规约机制的滞后性、隐私观念的流变性等因素.治理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伦理困境的基本理路包括:重构科技伦理,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完善制度伦理,促进法治他律与行业自律的统一;降低监控风险,促进知情同意与结果控制的统一;建构责任伦理,促进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体进入数字化的"圆形监狱"中,每一个个体都处于被"凝视"的状态,个人隐私保护因此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挑战。与传统隐私保护不同,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处于一个拟态的数字空间当中,隐私保护范围更大、难度更高,同时隐私侵权行为也更难以认定。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伦理也出现一些新趋势,被遗忘权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用户必须调整隐私观念,市场也需要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服务。最终从用户、互联网企业以及司法管理三个不同角度建构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厘清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过程,是防范化解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借鉴系统视域下一般风险的形成框架,可以构建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形成的“酝酿—演化—放大”理论分析框架。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形成缘起于政府数据开放这一复杂系统中积累的若干隐私风险因素,进而沿着隐私风险的自生、隐私风险的传导、隐私风险的衍生等路径演化并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经过隐私风险信号的放大、隐私风险感知的放大、隐私风险社会反应的放大、隐私风险结果的放大等“多阶”隐私风险的放大,最终产生隐私风险。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隐私风险因素源头的处置工作,积极干预和阻截隐私风险演化链条,在隐私风险放大的各个阶段采取积极型应对举措,从整体上提高政府数据开放中隐私风险的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是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数据不可避免地进入公共领域,随时存在被他人"知晓"的状态,成为一个"透明人"。社会治理者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监控手段收集公民包括隐私数据在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同时,电商企业也在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公民大量的隐私数据以求谋取商业利益。在隐私数据不可避免被收集的大数据时代,公民并非束手无策,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有效保护自己隐私权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琳达 《家庭科技》2014,(1):47-48
智能城市 随着各种探测器和云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交通、测量、医疗、照明和环境数据都将用上科技含量更高的设备。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8,(2):59-63
在代理多重签名方案中,指定的代理签名者可以代表一组原始签名者生成签名.现有的基于离散对数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大多不能有效抵抗合谋攻击和伪造攻击.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离散对数的代理多重签名优化方案.在优化方案中,用户的私钥和公钥通过托管中心与原始签名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验证生成,从而保证密钥的安全.此外,该方案还可以抵抗合谋攻击和伪造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