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放下     
张哲嘉 《领导文萃》2007,(2):156-156
最近我与一位美国籍的出家师父相约茶馆,用英文谈论心经。师父听完我的烦恼,要我一边提起他刚买的3罐番茄汁,一边跟他说话。随着时间流逝,我受不了酸痛,放下了手。师父却说:“提起来,继续谈。”又过了15分钟,我实在承受不住了,师父说:“现在可以放下了。”看着我狐疑的脸,师父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  相似文献   

3.
“我仅是一个教书匠,恐怕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供你采访。”端木教授一见面就如此谦虚地说。我轻声回答他:“端木老师,我是代表读者来向您请教问题的,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你是从广西来的,我个人和中山大学跟广西的关系都很密切。五十年代我们就有不少好学生来自广西,后来又回到广西工作。  相似文献   

4.
不少群体里,都有"刺头",他们经常会让领导感到头痛.有领导认为:一颗老鼠屎会坏一锅汤,有"刺头"在,队伍就不会稳,必须清除;看着他们就难过,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刺头的存在,影响工作的推进,要踢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踢出去,显示自己有权威,杀鸡给猴看,队伍就温顺了,就好管了;一个刺头都治不了,别人会说自己无能.当上级不愿按他们的要求把刺头调走时,就说:如果不把他搞出去,我就不干了!  相似文献   

5.
底线     
思小农 《领导文萃》2005,(10):139-141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呀,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啦。儿子听后,仍一脸迷惑。富翁说,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吧。儿子点点头。富翁领着儿子找到了商人甲。甲的门面房不大,甲正悠闲地喝着茶。富翁取得了甲的初步信任,富翁说,我有一批货想和你合作,你卖不卖?商人甲骨碌碌转了转眼珠子,一脸狐疑。富翁说,你卖了货再给我钱,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富翁装作放心的样子,瞥了一眼甲租来的…  相似文献   

6.
等电话     
正那一天,接到一位老同学的电话。互相寒暄后,他说:"咱们班的大牛,就是现在当副镇长的那个,刚才我到镇上找他了。说起老同学,我才知道,咱们班五十多个人,就数你混得最好,现在都在县里当局长了,哪像我,做点小生意还半死不活的。好多年不见怪想你的,改天我去拜访你啊!"我说:"好啊,无官一身轻,我在  相似文献   

7.
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热心的老同志曾经对我说:“小伙子,一生中你能遇上一位好领导就是你一生之幸事,相反,如果你遇上一位差劲的领导就是一生之不幸。”说实在的,那时还是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我对这一席话不以为然,似懂非懂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十五载后的今天,当我回过头来仔细思量这一番话,对什么是好……  相似文献   

8.
某县委书记从一地调往另一地任职,临行前,与他的秘书谈心。他对秘书说;“你为人诚实,干事地道,是一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秘书。”秘书感到愕然,因为他觉得多年来自己始终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书记继续说:“你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但你没对我提出过一条建议,对我的要求也没提出过一次否定,每次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行行行,你说你能算是一个好秘书吗?”秘书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来说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一般…  相似文献   

9.
王战初 《领导广角》2001,(10):44-44
8月18日,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市委覃远通书记、县里的莫书记、覃县长一行到我镇调研。领导们一进镇政府大院,就笑着对我们说:“这里好啊!山青水秀,环境幽雅,不错,是个好地方!”我代表镇党委和政府做了汇报,并用四句话概括了我镇现状:“山高路烂阻发展,民贫镇穷财力薄,山多田少有潜力,人杰地灵有希望。”覃书记说:“进出寺面这条道路的路况确实太差了,全市所有的乡镇我都到过了,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09,(19):9-9
我到乡下调研,农民讲,他们现在有“六盼”:盼农村社会治安好,生活和生产有安全感;盼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盼送法下乡,提供法律服务;盼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主持公道;盼基层执法公正,伸张正义:盼畅通诉求渠道,方便举报、控告、申诉。这“六盼”提得实在好,都说到了要害,讲到了根本,我说这是农民给我们检察机关开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1.
谜底     
“你说什么?大点声!” 从国外考察回来,局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这小报告哪是能大声说的事啊!来人马上噤了声,狐疑地看了一眼局长,讪讪地出去了. 又一个人揣着一个红包走进局长室,刚想嘀咕几句请领导多多照顾的话,局长大着嗓门说:“你说什么?大点声!” 来人惴惴地看了一眼局长,手定格在伸进怀里的动作上,红着脸讪讪地出去了.  相似文献   

12.
好官汪洋湖     
《领导广角》2001,(11):12-12
在关东大地,长白山下,松花江畔……人们都传诵着一个廉洁奉公的名字,赞颂着一种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个名字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汪洋湖,这种精神是共产党人特有的、代代相传的精神。我们的记者、编辑读过一千篇一万篇文章,但缺少像今天这样感动、这样激动,展读《我骄傲我有一个这样做官的爸爸》这篇好文章,我们很多同志的眼眶湿湿的,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好官”、”好官”、”好官”……这是一篇多好的文章,汪洋湖是一位多好的官。  相似文献   

13.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14.
谭儒 《经营管理者》2013,(10):82-85
有的导购员操之过急,顾客一进门,还没有观察好,就随意地打个招呼,过分热情地迎上去,这往往会让顾客生厌,导致有的顾客干脆就说“我只是看看而已”,然后转身离去。  相似文献   

15.
初来乍到     
向文滔 《领导文萃》2006,(8):180-182
我正眯着眼睛盘算头月工资怎么安排的时候,坐在旁边的小刘捅了捅我,说,领导叫新来的大学生上去说两句话,到你了。我慌忙站起来,理理头发,整整衣服,步伐稳健地往台上走。我初来乍到,可得留神点。我很快就认出站在话筒边那个胖子是我的领导。我舅舅教育我说,领导都是满面红光的,头都是昂着的,看人都是往下看的。这些条件胖子都符合。于是我走到领导面前欠欠身子,问了个好。领导微微点头,跟我握手。我舅舅教育我说,跟领导握手的时候一定要说几句好话。我一想到这是以后给我发工资的人,刚才在台下背好的话马上顺口出来了,我说,我是个毛头小伙子,…  相似文献   

16.
最大的学问     
魏剑美 《领导文萃》2009,(9):136-136
孔子曾经感叹说,颜回实在不是一个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所讲的无不心悦诚服。孔圣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有所反思、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有助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好学生。但让人困惑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对老师毫无帮助的应声虫,居然由孔子给安排了七十二贤人中之第二的显赫高位。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哀叹说:“天丧予!天丧予!”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相似文献   

17.
对上班族而言,呆在办公室的时间远比在家的时间长。所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办公室环境十分必要。因此,办公室人员切不可因个人私利而使自己成为那“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具体而言,就是不要做办公室的“四鬼”。  相似文献   

18.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就像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一.大国兴衰中战败而衰落者多是富国曾有人对我说,美国惹不得,美国太强大了。我说我也是这个意思,美国是大哥大,咱们也想跟人家好,能让且让,但让总得有个底线吧。这底线在哪儿?台湾能让吗?他说不能。西藏能让吗?他说不能。新疆能让吗?他还说不能。我说不能让又要与人家好,那怎么办呢?最后他急了就说:那就投降呗。说到这儿我就彻底没什么说的了。毛主席说过,学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董事长说他们这一批EMBA班的老师上课非常好,老师不是照本宣科,灌输些知识.而是通过讲故事、讲案例启发大家的思维。正好公司一位听课的老总临时出差,我便顶替去听了一课。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4,(2):94-94
正谁有钱三位"高富帅"比谁有钱,一个说:"我经常开宝马和我爸飙车。"另一个说:"我家佣人全是菲佣。"最后一个说:"每次足球比赛,我都赌中国队赢。"另外两个无奈地说:"好吧,你有钱。"贼不走空今年公司年会上,小李抽中了一个二等奖。第二天午饭的时候,小李得意地说:"这是我连续3年中奖了,厉害吧?"小燕羡慕地说:"运气真好,你这真是福星高照啊。"小杨接着说道:"运气真好,你这真是弹无虚发啊。"正在埋头吃饭的小梁抬起头,笑着来了一句:"运气真好,你这真是贼不走空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