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世纪之交的关注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1999年,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因为1999年标志人类进入长寿时代和人类社会进入全面老龄化的时代(邬沧萍,1999)。人类在对人口激增的战斗中尚未取得胜利,另一场风暴却正在来临。尽管人类对老龄化的关注出现在一个世纪前,但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受到老龄化的冲击。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20世纪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已成为一种引起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重大的全球性趋势。对老龄化最早的关注出现在19世纪末的法国。早在1800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历来认为社会除了物质资料生产之外,还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他们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类自身生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这两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在  相似文献   

3.
一、“四个多样化” 对生育意识的影响 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育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四个多样化” 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无疑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客观现实,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也影响人们的生育观。 (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对生育观念的影响。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客观上对人们的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4.
首先,请允许我热烈地祝贺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论坛首届大会隆重开幕,我对有机会做为特邀代表出席这次会议感到荣幸。 人口和发展是关系到人类进步和幸福的重大战略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科学家的普遍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深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人类一定可以用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实际可行的措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人口和发展问题紧密相联,包括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以及因此而带来的营养、保健、教育、就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这些无疑是人口和发展中突出的方面,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面。人口素质、结构、分布、迁移同样对社会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5.
闲暇活动,指的是人们在业余时间里所从事的非经济活动。这种活动与其它活动的区别在于它是 为个人所支配,并可以按个人的爱好来确定。 闲暇活动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的经济活动,不需要担负较多的社会角色,一般来讲不受社会和他人的支配,也不是为社会和他人而进行的活动。为了某种社会需要或社会义务而进行的活动,则不应当归为闲暇活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生产本身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从社会生产本身来说,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就不会存在社会生产。所谓生产是指人的社会生产,离开了人的主体,生产也就不存在了。人与动物不同,人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界,而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特点的。人与动物  相似文献   

7.
人口文化及其内涵 一般认为,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丧嫁娶、道德教育等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应。人口文化的内涵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现状所决定,反过来又给社会、政治经济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意识是国际社会兴起的与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并列的现代意识之一。谈起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人们一般关注的是有多少男青年找不到对象,有多少"光棍"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人。这当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殊不知其背后事关女性生存基本权利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性别平等的基础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是计划生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社会风险的生成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具有时空交叠态、地域交叉性的典型特征,处于多重结构转型与多元利益并存的时代场景中。传统城镇化模式对于人本化核心的偏离,从根本上压缩了社会张力的弹性空间,缩短了人的心理机制放大为社会风险的运作距离。故而,对于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社会风险的生成分析,离不开对人的社会心理运作机制的关注。社会心理是社会结构系统诸要素中最敏感的综合感应器和"温度计",对社会生活的任何轻微波澜都会自发地、直接地、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对社  相似文献   

10.
上海流动人口的婚姻、生育与计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海流动人口的婚姻状况1.与上海人结婚的外来人口的基本状况。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通过男女间缔结社会契约而建立起特别的、受社会保护的两性关系。婚姻是许多女性改变自身命运的一种重要形式,“人往高处走”是众多女性婚姻选择的基本原则。9...  相似文献   

11.
中国 21世纪人口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1.人类发展即将进入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人 口与发展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 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抽样调查,到 1999年底全国总人口为 12 6亿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1%。为比较准确地把握 人口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制定面向 21世纪的人 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国政府于 20…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艾滋病开始在人类社会传播,至今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并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而且它还以每年感染500万人的速度在发展。不管是发达社会还是发展中的社会都不能避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这种疾病有免疫力。艾滋病是我们全球面临的挑战,对艾滋病的战斗是每个国家每个个体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在本项研究中,对这一模式做出评价并非我们的任务。但是,本研究试图根据这个模式的启示,建构中国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中的社会功能关系。中国政府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曾强调指出,要“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即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应对艾滋病的挑战。但是,全社会的力量和功能并不是有序的,  相似文献   

14.
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口,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没有了人,也就不存在社会生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马恩全集》46卷上37页)。既然如此,人口状况如何,就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口与社会和经济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口与社会和经济必须协调发展,保持相互适应的比例关系。但是,社会主义之前,根本不存在自觉的有计划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人口的发展也就不能不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一俗语朴素地道出了人与粮食的密切关系。无论何时何地,吃饭都是头等大事。千头万绪,温饱先行,这是一国建设的基础。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迫切需要有大的发展而人口压力依然十分巨大的我国来说,粮食安全更是一个引人注目、令世界关注的问题。一、粮食安全的含义R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来的,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粮食安全问题虽然存在干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整…  相似文献   

17.
婴儿死亡是最基本的人口过程之一,在人类社会里是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的人口现象。一般而言,婴儿死亡率不仅是反映人口自身变化规律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以及人口总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目前在我国的理论界和一些实际工作部门已经把婴儿死亡率作为一种整体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提了出来,而不是单一地困于某个研究领域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这一度量指标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这一度量指标本身进行详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常在人口研究文献中见到“婴儿死亡率”这个词,各种学术刊物也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主要的是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人类到了可以自由地征服大自然的今天,已经开始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而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所以,知识经济将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方面发挥作用,并对人口...  相似文献   

19.
人口数量给社会经济政治影响最为显著,因此也是人口学上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最近,联合国发起世界“50亿人口日”纪念活动.更引起人们对人口数量的极大关注。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十分重视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指出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同时,还肯定了人口数量是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  相似文献   

20.
意外死亡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的“无谓牺牲”,对社会和家庭都有一定的影响。现代社会,意外伤亡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80年全世界意外死亡270万人,占总死亡人口的5.w,居死因顺位的第五位。据广州市近年来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也表明,意外死亡仅次于恶性肿瘤七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居我市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为充分引起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关注和为控制意外死亡的发生的频率及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将广州市1987~1992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资料中意外死亡情况进行整理并作初步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