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中一个更特殊的群体,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从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特殊表现形式以及从金融结构视角对小微企业融资约束进行合理解释,如何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欧拉投资模型中纳入了非正规金融因素,探讨了非正规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动态影响;在这一扩展框架中,利用中国上市民营企业2001~2006年的数据检验了非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由于金融抑制下的信贷配给与体制内的制度歧视,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对内部现金流存在较高敏感性,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这与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现状相吻合,而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约束.此外,民营企业将其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部分地转移到非正规金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的结论丰富了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定性研究,同时在定量研究上实现了创新性补充.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融资需求。文章以金融支持为主线,先从宏观层面上考察了企业融资结构分别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融资体系的影响,再从微观角度出发,试图在对中小企业各发展过程中融资行为、融资约束、融资结构等的分析中探求其“融资难”之所在。最后再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并结合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借鉴Almeida(2004)和Khurana(2006)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模型,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至2011年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融资约束、投资规模与金融发展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较高;相较于大型规模投资,中小规模投资下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更高;而金融发展对整体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有所缓解,且其对中小规模投资下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论得出金融发展、金融深化、融资结构等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大,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较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创新。由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强,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增长,我国应大力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使之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总体金融化水平对企业实业投资率的动态效应,并提出一个从利润角度衡量非金融企业总体金融化程度的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强的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的提高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显著的挤出作用;而对于规模较大、融资约束较弱的上市公司,金融化水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东省中小企业因融资渠道不通畅、融资成本过高、信用等级偏低等问题而陷入融资困境的现状,采用面板数据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从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两个方面检验山东省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缓解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而且传统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制度、加强普惠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形式创新,以及构建良性的融资环境可以缓解山东省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企业财务柔性、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财务柔性与融资约束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前者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后者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柔性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以及上述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著。该研究结论扩展了融资约束的前因与机理研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验证据与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模型,利用2012-2018年数字创意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使用GMM动态面板方法,从融资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资增长;企业创新投资活动普遍存在外部融资约束,金融错配的提高会加剧企业创新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分析可知,金融错配对创新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加剧作用对于非国有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数字创意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是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企业制度,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企始终存在内部融资能力差、外部融资方式单一、低效益高负债并存,由于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功能失效、内部人控制、股权主体不能有效监督约束管理者,故形同虚设、债券约束软化等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现象。文章仅就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性、公司治理模式以及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20年市级数据与中国涉农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涉农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显著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该结论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影响效果优于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机制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更大,对加工服务业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于养殖种植业企业更大。传统金融发展越好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总体而言,在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逐利性"大于其"普惠性"。文章为乡村振兴背景下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难题、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第一,要继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涉农企业提供数量众多、业态丰富的新型金融服务;第二,涉农企业要积极进行信息披露,减小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拓宽自身融资渠道;第三,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和经营养殖种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和资源倾斜,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金融等数字金融模式的发展下,P2P网络信贷成为了企业解决自身融资约束,降低出口门槛的一种新途径,但P2P网贷平台早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导致大量网贷平台出现危机,对企业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立足于P2P网贷视角,研究P2P网贷危机对企业出口的作用,通过P2P网贷危机来总结未来数字金融模式发展的有效路径。理论方面,将P2P网贷危机纳入企业异质性的出口模型中,发现P2P网贷危机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来降低企业的出口。研究发现,P2P网贷危机将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恶化了企业的出口贸易边际和量价结构。渠道检验表明,融资约束是P2P网贷危机抑制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意味着引导现有数字金融模式的合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是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推动企业出口增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小农业企业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农业天然弱质性且生产周期长,生产规模小、财务规范性差及抵押资产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小农业企业具有较高的融资约束。农业供应链金融可以弥补中小农业企业的信用缺失,降低银企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困境。在对中小农业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及缓解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12-2018年A股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中涉农中小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小农业企业融资约束受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用风险因素的影响,供应链金融能显著缓解中小农业企业的融资约束,并通过降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用风险来增强这种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4.
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的小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受次贷及欧债危机影响,国家政策对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效果也进一步凸显,我国小企业的融资及生存情况令人堪忧。结合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展开理论探讨,对小企业银行信贷、民间金融、商业信贷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建立第三方信用信息提供机构、加强政府干预、发展和完善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以缓解小企业融资约束难题。  相似文献   

15.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限制了公司价值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以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构造PVAR模型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融资约束划分后,最终确定36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SGMM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促进投资的发生,缓解投资不足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从长期的影响来看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会通过缩短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滞后期数,促进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一切有利于市场化的改革都可以称之为金融深化,一切不利于市场化的改革,我们称之为金融压制。我国金融业的金融深化表现在微观金融主体运行的市场化、宏观调控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的市场化。金融压制表现在微观金融主体、宏观调控方式、金融企业并购、金融对外开放、规避金融风险的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金融压制的原因包括知难而退的改革思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对体制外企业的不信任、对竞争基础的误解以及公共选择的不对称等。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的均衡构成了我国金融约束的改革路径,金融深化依然是我们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筹资环境的约束,融资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特点,对传统方式下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困境进行分析,探析农产品物流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新路:吸引风险投资;在物流金融条件下通过物流银行、联保融资、池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创新方式融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投入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探索宏观制度环境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法治环境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法治环境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上述影响以及法治环境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探索式研发中。并且,法治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金融法治化改革,它有助于破除企业研发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注金融约束理论的学者日益增多,但存在对金融约束政策含义的误解以及缺乏对其在中国实践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在分析该理论基本框架基础上,重点强调其特许权价值、专利权保护及私营部门的真正含义,以消除前人的误解;首次深入分析金融约束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包括前提条件满足状况和具体表现,以期给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实证研究和金融发展的现实3个方面对金融结构展开分析,试图揭示出金融发展的规律、展示金融发展的轨迹。研究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间接融资仍将在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远大于直接融资。因此,建立有效运行的金融中介体系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高于证券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