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共政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有利于增强公民对现存政治体系和公共政策执行内容的认知与支持,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有利于调适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的利益矛盾,增强公共政策与公民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有助于消减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促进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由于受公民参与能力、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程度较低。我们应通过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建立政府与公民双向沟通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健全和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渠道等途径扩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2.
公民社会的成长对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以及国际交往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不是以谋求政权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的存在总体上是有利于统治者的。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可以促进有效的民主治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民社会运动已形成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执行力,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还存在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机制不完善、组织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必须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政策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政策参与的组织化水平;构建制度体系,提高公民政策参与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民社会建设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一系列改革而展开的。公民个人的自我发展和道德选择、民间组织、公民社会对国家的监督制约和抗争,构成了公民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问题。适应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必须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包括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参与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除了基于自身利益追求的参与动机外,实现和促进与全体社会成员相联系的公共利益也是一个重要动机。改革开放以后,在公民个体的政策参与逐渐增多的同时,我国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各种利益团体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活动也逐渐增多。同时在我国公民的公共政策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公共政策参与中公民层面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和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保证公民参与权的根本途径。公共政策制定中有了公民参与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政治的民主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怎样寻找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最佳结合点,为此政府应该不断创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保障制度,以更好的实现公民的参与权利。  相似文献   

7.
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大众媒体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序参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既可以制约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也可以促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大众媒体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动机、参与方式以及公民有序参与的范围、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促进公共政策的优化改进,是一轮公共政策实施的末端和新的公共政策的开始。在现今的公民社会的背景下,公民参与的范围愈来愈广,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因此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评估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保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参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广的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使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在“有序”的形态下展开,努力创造出既与世界文明潮流相一致,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政策中引入公民参与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话题。公民参与是民主价值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但是,公民参与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也有不同的形式,何种政策应当引入公民参与,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参与,都是需要认真考量的,这也是我国引入与改善公民参与政策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型社会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期间所处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的多元性特征使国家权威受到削弱,公民得以广泛参与政治。与此相对应的是脆弱的国家治理能力无力保证社会的公共安全,而尚不完善的公民社会在公共安全自治方面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力量。思考完善公民社会在公共安全方面的自治角色,不仅可以拓展公共安全治理研究的视角,还可以有效预防国家对人的安全的侵害,维护公民社会自身安全,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我国公民社会在参与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不足,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公共生活哲学是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等人究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权力关系的独特理论范式。阿伦特和哈贝马斯所追忆和考察的公共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当代文明世界缔结公民社会的一个切面缩影,或者说它与公民社会的理念具有相当的洽切性。因此,这种理论范式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构建和谐的公民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精神之一,但这种精神却不会像"理性人"的利益观念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形成。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为涵化公共精神提供了平台。它对于公民的责任意识、法治精神、公德意识、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孕育、熏染功能,而这些意识和观念正是公共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学术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或社会相关部门的研究者,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公共政策进行性别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性别公平公正。本文追溯了性别与公共政策的相遇,讨论了公共政策性别分析包含的内容、性别关系与政策过程的互动,提出了对性别与公共政策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信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至关重要。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络信息对公共政策信息源、层级制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传递以及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影响进行分析;其次,以上述影响机理为据,在政府可通过缩减控制幅度成立专门信息管理机构强化信息的搜集、传递与政策执行的前提假设下,基于塔洛克的等级歪曲模式,构建涵盖互联网信息的公共政策执行效益模型;随后,对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通过把控信息源,或者通过网络信息及网民舆论监控政府委托代理层级中的信息传递“倒逼”各级政府部门尽可能地客观真实传递公共政策信息,从而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益,可以通过协调委托代理层级与政府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控制幅度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益;最后,基于主要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的价值诠释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孕育着民主所需要的一切。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公民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支撑。公民社会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的健康人格之塑造和完满,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提高社会资本存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风险社会中的现代危机具有与传统危机不同的特点,而我国的公共政策面对现代危机却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构建包括预警政策、应对政策、恢复政策、保障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系统,才能有效抵御各种现代危机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社会,此矛盾体中必然存在着差别与冲突,在其相互制衡的过程中又相互促进,最终达到社会的相对和谐。和谐社会是以社会的整体结构性和谐为其前提和保障的。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市民社会始终处于发展的不充分雏型阶段[1]。市民社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和现代性个体主体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民社会受资本逻辑的支配,成为私人利益的战场,从而使得现代性走向了自我悖反;市民社会中公共领域的诞生揭示了现代性自我救赎的希望;公共领域追寻公共性,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以及市民社会内部的利益个体之间通过自由沟通以形成理解、或通过商谈以达成妥协的机制或制度化渠道。公共领域可以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性自我救赎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复制"性执行、选择性执行、敷衍性执行、变异性执行、停滞性执行等问题的影响,公共政策不能有效实施。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提升政策质量,扩大并优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实行民主决策,创新执行方式,加强监督,实行问责制等措施进行改善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