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赛珍珠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东风·西风》标志着她这一努力的开始。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借助于中西妇女的地位和命运问题,从婚姻家庭的角度切入,来探讨中美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的主题。但是,小说以异族通婚产儿的降临来象征中西文化的融合,具有较浓的说教意味,其实质是为赛珍珠“一个世界”的论点服务的,而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关键的前提仍在于沟通。  相似文献   

2.
关于赛珍珠非小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君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学者已经在赛珍珠非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从而促成了赛珍珠研究"从小说到非小说"的转向.但是,我们亟须加强对其非小说的研究,因为赛珍珠的这类作品非常丰富,而且它们更直接地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异质文化差异共存和互相尊敬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小说作了有力的辩护。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和她本人的文艺观,颇有价值,故译出,以供赛珍珠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主要是一位作家,但她也称得上是一位作家型学者,至少是中国小说研究者。不过,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并非如多数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始于《中国小说》(1938)这一受奖演说。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她就有系列专论发表,《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即其一。在这篇原也属演讲稿的文章中,赛珍珠从发展途径、结构和形式、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就中英小说之异作了初步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本文在全面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的基础上,对赛文的观点作出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局限性、其在当下语境中的价值进行客观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赛珍珠的大量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女权主义思想,与其家族小说相比,赛珍珠抗战题材的小说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其女权思想。在她的抗战小说中,女性在战争中获得成长的社会历史空间,女性与民族共生,并能够指引男子的抗战事业。因此,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赛珍珠的女权思想,更有助于启发人们深入探讨女性主义的内涵和女性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小说影响。赛珍珠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和诺贝尔领奖词《中国小说》中对中国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她创作的小说《大地》一书具体体现了作家对中国小说的诠释和理解。《大地》具有很多中国小说的特点:对中国农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情节众多而无高潮、兼具浪漫与现实主义,无单一视角,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写作既娱乐大众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温和的批判等。这些特征正显示了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方、西方及其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从发展途径、结构与形式、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就中英小说之异作了跨文化比较研究。文章虽不无局限乃至偏颇之处,但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以及她本人的文艺观,均有价值,遂逻译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这位美国作家不同于东西方作者的独特写作视有,赋予了她中国农村题材作品特殊的魅力。不仅如此,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作品中表现的一贯主题“恋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神话原则,展示了她中国题材小说世界性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讲,只是她介绍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许多演讲或发表的许多文章的一篇。最近发现她1930年发表在《金陵光》上的英文论文“中国早期小说的起源”以及她在北京华文学作演讲和生活两个月的情况的有关资料。中美三所与赛珍珠有关的大学拟联合出版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风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对风切变指数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风切变指数关系式,给出5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风切变指数;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风切变指数与幂律公式推算已知高度的风速,再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风切变指数。选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测风塔共3个测风高度一年内完整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地区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粗糙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同地区的风切变指数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的风切变指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时,应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这5种方法,选取误差最小的风切变指数。  相似文献   

12.
析《东风·西风》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赛珍珠的小说《东风·西风》在语言层次、结构层次和创作视角上的陌生化表现手法,为进一步解读《东风·西风》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提供了又一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架设在峡谷上的大跨度桥梁,由于桥位处地形复杂,离谷底较高,设计基准风速一般无法通过抗风规范查得,需要进行专门的分析或测试。针对坝陵河大桥的设计基准风速问题,分别通过附近气象台站的数据和专门架设的观测塔的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了桥位处的设计基准风速。对类似地貌大桥建设设计基准风速的取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My Blog  Story 《21世纪》2009,(1):36-36
风是一种语言,只是我们还有些听不懂。 语言学家们说,如果某种语言听不懂,那就无异于噪音,需要你痛苦地耐受。风可不是这样,只要你用心灵去听。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的小说《东风,西风》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许多美德,但同时又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通过分析对比她们性格的特点来找出她们性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园林小环境设计与自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是大环境中的小环境 ,它不能脱离大环境而存在 ,但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是人工化了的自然 ,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大环境的概括提炼和优化。自然风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发挥它对触觉、视觉、听觉、嗅觉所起的积极作用 ,同时还要有效抑制不时、过强、过冷的自然风对园林和人体的负面作用 ,使园林真正成为“优化了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自由体系的分析,得到风荷载激励和从基底输入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风力发电塔的模态分析,得到简化为广义单自由体系的广义质量和广义刚度,求得风力发电塔塔顶位移的时程曲线,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和差分法求得顶点的加速度和速度时程,以此求得合成后的等效加速度。对直接合成后的等效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采用低通滤波器剔除高频分量,进行傅里叶逆变化后得到最终等效加速度。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等效加速度下的结构响应和已知响应吻合一致,从而为风力发电塔的减振试验在振动台上完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全新式的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设计.该设计具备了造价低、制作简单、风能利用率高等优点.在设计过程中,简化了制作工艺,更精确地分析数据,并使设计方案程序结构清楚.该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风采集要求的分析,扇叶的选取,对转动装置的改进,以及储电设备的设计等要点,还包括了基于风叶的设计与磁铁发电机组的设计思想的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9.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20.
反讽的文学传统始于希腊,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和美学理念,历来为众多作家和评论家所采用,玛格丽特·米契尔的名作<飘>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她的反讽具有解构主义、生态批评等新兴的现代话语特征,表明了作者辩证超然的创作态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动态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