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国农民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的主体性严重缺失。本文分析了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并未发挥出主体作用.农民主体性和主体地位的缺失,与农村法制建设缺乏农民主体性的视野,缺乏把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制度建设方向的意识和努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新农村法制建设只有坚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作为主线贯穿其中,着眼于农民主体性的提升和主体地位的获得,处理好农民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关系,并构建农民的利益代表、表达机制,利益参与、决策机制,利益救济机制,才能从法制层面促使农民作为最终解决农村困境的主体性力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面临农民主体缺失、农民主体意识缺乏和农民主体表达失语的困境。审视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困境,从主体际性角度看需要我们树立尊重的伦理观念、确立对等的对话交流平台、建立农村社会资源的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新时期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认识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在国家与社会、个体互动过程中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可构建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民主体性问题研究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起了学界对于农民主体性的广泛讨论,但这些讨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简单化的做法,因此,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主体性概念,阐明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探索激发主体性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促进农民主体性的实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遵循,但现阶段农民主体性建设还存在着经济主体性缺失、文化主体性缺失、社会主体性缺失、环境主体性缺失和生活主体性缺失等困境。山东L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作用,以整体规划与庭院个性化设计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新时代乡村文明实践银行”推进乡风建设,以“街长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以“乡村夜话”推进乡村治理,以“孝善敬老饺子宴”创建乡村美好生活,有效调动了村民在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民主体性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农民的主体性要遵循政治逻辑,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组织动员功能;遵循利益逻辑,着力提升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遵循伦理逻辑,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在构建农民主体性中的引导功能;遵循技术逻辑,灵活运用传统和现代治理技术,为实现农民主体性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农民是农民的带头人,最具潜力带头发挥主体性作用;主体性特征丰富了新型农民内涵,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理顺人力资源流动渠道,注入专家等优质人力资源,激活内部劳动力存量,多层面系统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它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之考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主体性是其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是成功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证。但由于外部制度保障薄弱和自身素质支撑乏力,我国农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自主性、自为性不强,选择权不充分,创造性尚未充分显现。增强农民的主体性,应以满足农民需要为切入点,以创新制度为着力点,以提高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点。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正越来越突出.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供需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平台,以合作社文化为重要抓手,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