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2):47-54
"灌输论"的逻辑进路,犹如经典作家之间的一场"理论接力"。马克思、恩格斯和考茨基对"灌输论"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过贡献。列宁的《怎么办?》是"灌输论"的大成之作,必须结合《怎么办?》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来理解"灌输论"的总体精神。不能无视《怎么办?》的论战体裁,纠结于《怎么办?》中的个别语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进而质疑"灌输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灌输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灌输论"中国化的历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大原则,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灌输论"进行了继创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灌输论"。在"中国梦"的语境下,发挥"灌输论"的指导作用,将中国梦融入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推进中国梦大众化,营造全国上下共赴中国梦的舆论氛围和政治氛围,开拓中国梦教育的新境界,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马恩差异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嫱嫱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205-208,F0003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对他们思想的歪曲始终不断,由此形成了各种关于马恩关系问题的观点,其中包括"马恩差异论"。"马恩差异论"起初是由怀疑、敌视、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引起,此后,在西方,随着"马克思学"的兴起,"马恩一致论"开始转向"马恩差异论"。国内坚持"马恩差异论"的学者不多,大部分还是坚持"马恩一致论"。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和气质、志趣和特长、思维方式和研究的侧重面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共同性则是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方面,他们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对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应当在坚持差异基础上的一致,反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完全否定恩格斯的历史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辨认这种误读,应当澄清的事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只有恩格斯与列宁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物质观的发展.以此为鉴,应当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建党初期,列宁主张过“灌输论”.经过“灌输论”争论,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列宁的思想教育思想由“灌输论”转变为“说服论”,这一思想转变对于我们坚持群众观点,更加有效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灌输法”是由列宁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灌输论与工联主义的“自发论”针锋相对;毛泽东、邓小平运用发展了灌输理论,形成了整套科学体系。灌输过时论,灌输会压抑个人思想是汉有根据的。灌输是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想教育的前提,是抵制错误思潮的需要,是革命政党义不容辞的义务。要理直气壮地灌输邓小平理论,要结合实际灌输,要讲究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真理的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列宁说:“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列宁全集》第14卷第129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里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列宁、毛主席一贯强调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林彪、“四人帮”根本否认真理的实践标准。张春桥胡说什么:“思想上正确与错误,决定于理论。”(1975年3月1日讲话)完全颠倒了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7.
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一般规律总结,是进行党的建设和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原则。列宁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情况,形成系统的"灌输论"。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但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存在。根据"灌输论"的本质要求和时代背景的变化,要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功能三个方面探析新时代条件下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灌输法”是由列宁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灌输论与联主义的“ ”针锋相时;毛泽东,邓小平运用发展了灌输理论,形成了整套科学体系。灌输过时论,灌输会压抑个人思想是没有根据的。灌输是自发向自觉转化的必要条件,是进行正确思想教育的前提是抵制错误思潮的需要,是革命政党义不容辞的义务。要理直气状地灌输邓小平理论,要结合实际灌输,要讲究方式法。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灌输理论社会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包括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等观点.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相比较,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将社会主义问题提上了首要的地位,将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视为同一个政治力量体系来研究,同日益成熟的东方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能够指导和说明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从而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两次转变论”者认为,马克思在摆脱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之后,转向了费尔巴哈式的一般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历史观,在经过“费尔巴哈阶段”之后,才从根本上修正和超越了其费尔巴哈哲学立场,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思想演进的真实轨迹,夸大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忽视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也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曲解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观的出发点。对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两次转变论”者的评价也与马克思本人及恩格斯、列宁的科学评价不相符合。在马克思哲学史上,费尔巴哈的影响的确存在,但不存在所谓的独立的“费尔巴哈阶段”。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倒退到近代西方哲学"是一个伪命题;所谓恩格斯、列宁持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质的差异,即认识论哲学与存在论哲学的对立,都是彻头彻尾的捏造;只有否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间的差异和同一对立起来的人才必然倒向倒退论。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突出了辩证法;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突出了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这三种形态一起展示了物质概念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及历史观的整体认识过程。物质作为"思想客体"和"属人的对象"具有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性质,是人类长期总体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段迎晖 《天府新论》2008,20(3):23-27
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者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时,存在着一个方法论错误--历史视野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进行解读时,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语境";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及其关系.对我们而言,进行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要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更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和当代价值,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去探究"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和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这才是从历史的视野中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根本目的和独特价值之所在,也只有这样,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最彻底的反驳.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时代依据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丁耀  丁亚雷 《阴山学刊》2002,15(5):60-62
"灌输论"没有过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要在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上实现、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来开展的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异化论,这种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有异化,而且必然异化。因为社会主义异化的根源不单是旧社会的痕迹和外来的影响,而且是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中产生出来”的。这样,马克思用来揭露资本主义的用语,现在被社会主义异化论拿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了。这种异化论把好多现象用异化来概括,提出了从思想、政治到经济都存在异化的社会主义全面异化论。提出这种理论的同志把他们这种异化理论称之为“马克思异化论”,并从马克思那里找来了根据,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可是谁都知道,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也就消灭了异化,这是马克思一贯而明确的观点。一种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怎样能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哲学笔记》一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列宁还有一本“哲学笔记”许多人却不了解,这就是他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一书所作的笔记。 1913年9月,四卷本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在德国出版。书中共收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之间的信1,836件。列宁在该书出版后的两三个月内就把它读完了,并在阅读时作了许多笔记。1959年苏联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844—1883)〉提要》的书名,将这些笔记出版。近年已有中译本印行。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人民群众观点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在于,它是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即澄清并矫正以往在"马克思-恩格斯问题"上的种种误读成分,当归马克思的归马克思,当归恩格斯的归恩格斯,以便恢复马恩各自思想的本真性.这无疑是"重读马克思"的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有着一贯的经济学哲学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和经济学高度融合的代表作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事业的继承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大弘扬了这一经济学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