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有关古代文论的集大成著作,不论对于文学创作还是应用文写作都有独特的见解。刘勰主张,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都要以“精约”为特色。为此,刘勰从美学、语言学运用以及“情”与“辞”的关系等几方面对应用文的“精约”特色作了深入阐述。这些理论,可以引导我们深入认识应用写作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着重探讨了《文心雕龙》对写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认识。对刘勰既强调客体激发创作激情和作为写作材料等重要作用,又重视主体的主导地位和对客体的能动改造,通过“情以物迁”、“物以情观”的双向矛盾运动可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对刘勰既重视内容的决定作用和核心地位,又不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求达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他们的话,揭示了写作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学生作文,也是如此,若情无所动,纵然搜索枯肠,也写不出文章来。可见,作文的指导,应着力于给学生真切的体验感受,以产生表达的欲望与获取生动丰富的题材。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自身的情感激励,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以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
刘勰在《文心雕龙·镕裁》中提出:“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最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这便是文学创作的“三准说”,意即文学创作必经三个环节——“设情位体”、“酌事取类”、“撮辞举要”。“三准说”虽是古人的经验,但我认为,刘勰对写作第一环节的强调,对当今教师辅导作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设情位体”,即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炼确立正确深刻的主题,并据此安排恰当的篇章结构。这句话的含义有三个层面:首先强调文章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但眼下许多…  相似文献   

5.
论六朝诗坛的锤炼警句之风陶易刘勰《义心雕龙·明诗》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钟嵘品评二谢,说谢灵运“名章迥句,处处间起”;谓谢眺“奇章秀句,往往警道”...  相似文献   

6.
创作论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刘勰在我国第一部文论巨著《文心雕龙》里,对此作过相当深刻的探索和相当精辟的论述。虽然这些论述散见于《文心》各篇,可是细心寻绎,那就不难发现:它们原来相辅相成,以“时”“物”为基础,“心”“神”为主导,“情”“理”为内容,“言”“辞”为载体, “声”“采”(即所谓“宫商”“朱紫”)为美饰,构成一个由“观览”而产生“感兴”、由“感兴”而“联类”不穷、由“熔意”而铸造“意象”、由“裁辞”而定墨“成篇”的连续有序的系统。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刘勰早已掌握了“系统论”的观点、方法。不过,文艺理论正如其他精神生产一样,既有时代性、探索性,也有延续性、积累性、继承性。所以,刘勰的头脑里虽然没有今人所谓“系统”、“信息”、“载体”等等新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探索规律时,没有约略接触到、觉察到今人正向纵横拓展的研究课题。下面,我们仅从“神”与“物”、“情”与“辞”、“力”与“美”三个角度,谈谈《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这两句话分别说明了写作与阅读时的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向,也说明了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关系,即“文”与“道”的关系。中学生学习语文既要阅读,又要写作,从这种意义上说,“缀文者”与“观文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当然,就时间与学习内容而言,他们主要的还是“观文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弄懂“缀文者”的“辞”,进而领会他所叙述的人和事,所证的理,所抒的情,从  相似文献   

8.
写作超越不了物与意的关系,比喻则是物与意关系的中介者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的主导性,心为情、思而动,情、思决定对物的去取。文章在论述了比喻的三个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比喻在写作中的三大类十二种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勰论遣辞     
刘勰对于遣辞的一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怎样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切实有力”,使文章起到宣传教育作用,是值得借鉴,值得批判继承的。 刘勰在他著的《文心雕龙》《章句》篇里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又在《知音》篇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从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勰深深地认识到遣辞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关键。因此,他对于这一个问题,是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优秀作品和精美文章,都是既有情,又有理的,都是包含着情和理两方面的因素的。“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经,文辞是纬。经正纬成,理定辞畅。这是写作的根本要求。“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  相似文献   

11.
读了刘勰《文心雕龙》,我觉得文学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否则,便象刘勰在《情采》篇中指出的那样,“为文而造情”,“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刘勰这里所说的“情”,即指情思.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也便是作者思想的寄托,情感的体现.这便是说,文产生于情;“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情采》)人们只有在感情充沛的基础上,才能写得出优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2.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达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被引为诗学的概念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诗人对意境曾多有阐述:陆机称之为“情思”与“物境”相互交融;刘勰称之为“神与物游”;陈子昂和李白都称之为“兴寄”  相似文献   

13.
刘勰继承《乐记》的传统观点,认为艺术思维的发生是由于心的感物而动,但他更突出了“情”的因素,并阐明了心和物的双向互动,以及心物应感的自发性(无意识)。他认为诗赋的构思是以情为核心的,旨在营构艺术意象,使情感具有审美形态,营构的过程中要求心物交融,即所谓“神与物游”。“虚静”是构思时的最佳心理状态,又与“养气”相关。刘勰认识到从意到言是质的转换,言意矛盾是艺术思维在传达阶段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刘溶 《南都学坛》2005,25(3):72-76
陆机的《文赋》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物与我、意与辞、文与质等的矛盾统一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首先提出了表现感情的审美观“诗缘情而绮靡”、文学作品的形象化、想象及灵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等问题。《文赋》可视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5.
陈允锋 《南都学坛》2013,33(1):65-70
刘勰对"言"能否"尽意"问题,持充分肯定意见,但他又非绝对的"言尽意"论者,这是《文心雕龙》"唯务折衷"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其特出之处有二:一是既认识到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局限性,又看到了写作者之"情数诡杂"、文章体制之"体变迁贸"以及表现对象之"纤意曲变"等多种"变数"交织作用而造成的"言不尽意"问题;二是从写作实践出发,多方探讨了"言不尽意"困境之成因,如"理自难易"、"思无定检"、"采滥辞诡"等。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和《诗品》有相近的情感符号:声律、夸饰、事类;又有相异的运动结构:刘勰以总论一枢纽一割情析采构建著作理论体系,钟嵘以三篇序文和60篇评品文章构筑著作结构。同时,情感符号扣理论结构蕴含文艺家的审美人格:刘勰追求“重旨复意”之无我,钟嵘崇尚“无极动心”之无味。  相似文献   

17.
一、意中之物与意中之文《文赋》小序中,陆机提出了“物”、“意’、“文’三个重要概念。关于三者的解释,较早,清人方廷珪是这样说的:“意,文之意;称,似也;物,即所赋之物;文,词也。”①按方氏的看法,这里的意,即文章的内容;物,即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是文章中言词,即形式要素。由此,“物”、“意”、“文”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19.
陆机的物感思想是“象、文”传统与《礼记.乐记》的综合,他深深陷于“象”、“文”传统设置的紧张关系之中,同时也在文学领域保持了《礼记.乐记》中的物感思想。而刘勰则将诗歌观念置于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学说基础之上,以消除“象、文”传统的紧张关系。他认为“象、文”与“道”不是价值逐渐递减的关系,而是内外相符的关系。从而革命性地改变了言意关系在传统物感思想中的功能,将物感思想的重心从“物”转变到了“情(感)”,将“物感”转变成了“感物”。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出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这一观点较为凝炼地概括了作家因受外物感召内心情感发生种种微妙变化进而对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本文仅从自然景物对作家情感影响的层面探讨"情以物迁"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