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土地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党既没有象恩格斯提出的那样对属于“中等农民” 的中农采取关门政策,也没有象列宁提出的那样对上层中农采取中立政策,而是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联 合、团结政策。我党制定团结中农政策的依据除了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之外,还主要有两点:一、中国革命 的性质和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团结中农的必要性;二、中国中农阶级自身的特点即中农的经济、 政治地位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为团结中农提供了可能性。团结中农政策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其荣 《云梦学刊》2012,33(4):55-59
中农问题是我党在土地斗争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较早地认识到了团结中农的重要性,在土地斗争实践中对中农阶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明确了中农的阶级属性,区分了富农与富裕中农,提出了团结中农的两个基本条件和完整的团结中农政策,为团结中农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从土地斗争一开始,就对整个中农阶级采取了团结政策。尽管其中也有过偏差和失误,但还是最终团结了广大中农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正确划分中农的阶级成分是团结中农的前提条件;必须给中农以看得见的经济、政治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和“单纯贫雇农路线”两种错误倾向;对富农阶级的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团结中农的效果;必须动态地观察中农问题,根据中农阶级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考察中农问题的主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地主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革命以农村为中心展开,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是我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政策。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充分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犤1犦“六大”制定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和《农民问题决议案》,明确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1928年12月,湘赣边区制…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即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富农是农村中一个相当复杂的阶层,富农阶层是农村中的中间势力,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富农政策,关系到革命统一战线和生产力的发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富农政策问题上,曾受到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犯有严重错误,经过了长期曲折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是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土地革命初期,如何进行土地革命就更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富农的政策也是这  相似文献   

7.
<正> 1929年6月7日,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中共中央关于农民问题的信(以下简称“国际六月来信”),批评我们党在农民问题特别在富农政策方面“犯有极严重的错误”,从理论到具体政策上,阐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富农问题的基本观点,引起我们党对富农政策的变动。本文试就“国际六月来信”后,党中央对富农政策何时发生大的变动,对革命根据地何时发生影响,以及其后果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求党史研究工作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部中农都可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是重要的革命动力的一部分。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尤其在土地革命之后,中农成了农村中的大多数的时候是如此。”犤1犦因此,中农是党在农村必须团结和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是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农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也有过失误,有错有纠。本文就其主要错误、对错误的纠正及错误的原因作初步探讨。一、对中农的“左”倾错误及纠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中,党对中农政策所…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翠霞 《河北学刊》2001,21(5):121-123
抗日战争时期,基于国内形势的变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而国内矛盾和中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降至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把土地革命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团结根据地一切抗日力量,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调查材料来看,20世纪30-40年代,总体上,中南区地主、富农占地约45%左右.但是中南区的土地占有关系是不均衡的,在土地关系集中地区,地主、富农占地超过60%;而在土地关系分散地区,地主、富农占地一般在25-30%左右;在土地关系一般集中地区,地主富农占地一般少于40%.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地主人均占有的土地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阶层,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富农是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注意到富农问题。只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当初没有注意团结富农。在以后不同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相继出台了很多文件团结富农阶层一道革命,先后取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在他坎坷不平的一生中,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分三个阶段回顾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及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研究及对富农政策问题的解决张闻天开始接触和研究农民土地问题,是从1933年1月他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开始的。当时,正是贯彻执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  相似文献   

13.
(一) 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人口多,土地又很集中,据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土地委员会调查,全国四亿二千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三亿三千六百万。在农业人口中,没有土地的雇农、游民和略有土地的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五,仅占土地百分之六,中农百分之十二、占土地百分之十三、富农地主百分之十三,而占土地百分之七十九。在湖南洞庭湖滨土地更集中、农民与地主的矛眉更尖税、雇农贫农佃农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八十、而占土地不到百分之五,由于绝大多数雇农贫农没有或很少土地,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农村纠纷。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为了搞好革命和建设工作,必须坚定地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大多数,就是说,依靠和团结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革命的知识分子、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爱国的侨胞和其他爱国的民主人士。这些人都是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只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投机倒把分子、贪污盗窃分子、寄生虫、骗子、流氓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人数极少。只要我们真正结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群众,同心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己过去五十多年了,但考察中国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是必要的,仍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领导权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领导权的涵义。领导权的一般意思是权力的象征,但考察中国抗战领导权,就不能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从理论上来说,我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抗日战争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也应由我党领导。但抗日战争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执政的国民党都是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革命源起:农村革命中的早期领导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仅是贫困并不必然发生革命。地方革命领导群体的活动,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革命的源起或者说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的转换,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在中共决策层与农民群众之间,存在着一批为革命理想和信念所武装、富有献身精神和多重社会文化优势的地方领导群体。他们在时局突变的紧急时刻,迅速地走向农村、动员农民,将中共战略转化为革命实践,打开了农村革命的大幕。地方领导群体主要由革命知识分子所组成,其中不少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是先进理论、政治信念、道义担承和社会现实而不是个人生活条件,最终促成他们走向革命。革命知识分子在农村革命源起中的作用,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工商业者等阶层以极其复杂的心态,如拥护、中立、反对、伤心等来对待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政策,是我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孤立分化敌人去争取胜利的重要战略原则,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谨就党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土的统一战线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多民族的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必须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政策,既是我党整个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党不可缺少的民族政策之一。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总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他的正确领导,加速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经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毛泽东同志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上着手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当时的社会性质,作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过去三千年来的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存在着四个主要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第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的土地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第三,地主贵族和皇帝不仅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和从事无偿劳役,用以养活国家官吏和镇压农民的军队;第四,保护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