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是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合,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阐释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产业集群在提升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中的核心价值及其产业机理,借助钻石模型探讨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独特的竞争力,最后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提升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力提升,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吸引力独具魅力,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其跨越发展,产业集群化是其必然选择,以文化产业空间集群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发现当前面临文化产业集群特征和集群效应均不明显、园区区域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这就需要依赖资源特色优势、创新激励机制、培育核心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及提高关联度、加快人才聚集等路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旭 《社科纵横》2012,(8):116-118,122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本文从产业哲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建议。从产业哲学的规模性、盈利性、标准性、结构性以及生产力性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通过盈利性扩大规模性;建立新文化形态,加快文化产业结构性调整;加强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等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优质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实走向与逻辑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奚建华 《浙江学刊》2007,(6):192-194
本文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基本要义的基础上,比较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理论内涵、产业运动方式、产业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迁移的逻辑路径和现实抉择,并对新时期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的确立和方法论选择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精神经济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物质,忽视精神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繁盛。精神经济的核心是创意,将创意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与物质载体相结合,将其扩展、渗透至非文化产业等方式,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以西方强势资本、先进科技和营运方式为后盾,不但阻碍着多元化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5-9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产业构成以低价值产业为主,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对甘肃文化企业而言,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中,需要树立价值链意识,向高价值产业转型。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链延伸、品牌运营、资本运作等路径实现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立鳌 《探求》2003,(3):73-75
文化产业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它是相对于经济产业而言的,对经济产业又有神奇的推动作用。广州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尚不够充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发掘不够。根据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和广州的具体实际,目前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抓住名城建设、社科研究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探求》2016,(3)
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但在市场主体、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产业融合与文化贸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制约着广东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广东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的核心驱动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经济和创意社会的整体转型和发展,要立足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广度、完善跨界融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三个层次,形成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市场体系、业态创新、企业生态、文化贸易、制度环境等方面,推动广东文化产业从追求"高增长"向"做实总量、做优结构、做好要素、做高效率"转变。  相似文献   

10.
邓靖 《创新》2012,6(3):68-70,127
我国把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介绍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从资本要素供给、人力资本形成、科学技术与文化产品有机融合以及产业集群效应四个方面提出了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加快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态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提高文化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才资源上,具有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尤其是在理论上、观念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总体上处于探索培育的发展阶段。鉴于此,应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依据、以舞台艺术为主导、以报业为龙头,积极开发经贸、旅游、娱乐和传媒文化产业。具体对策为: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创新步伐,构建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完善并落实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文化企业的战略重组,构建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拓展投资融资渠道,调整并优化所有制结构;造就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迅速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毛健 《创新》2007,2(2):112-116
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创意经济的一部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着我们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整个文化创意机制、文化传播构成与文化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欧金焕 《创新》2009,3(2):89-93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发展南宁文化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投融资平台、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高晓华 《唐都学刊》2005,21(5):122-124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二重属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亦可资借鉴;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宋彦麟 《学术交流》2006,(2):188-19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发展经济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双重重任。产业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微观主体活力不强是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体制性障碍较大、经营机制不活、主导产业匮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市场不健全。鉴于此,政府宏观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利于微观主体活力的增强;文化企业必须在内部机制、营销策略、发展思路、技术手段等方面来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与2010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两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远远高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总和,成为信息经济时代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异军突起则尤为值得关注。本文认为,北京建设世界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必须牢牢依托于"绿色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即致力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平的、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基础条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北京市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以领导小组为协调机制,以"若干政策"为依据,以集聚区为重要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产业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许凤仪 《唐都学刊》2007,23(4):55-58
唐代扬州为全国第一大都市,著名国际通商口岸,全国和东南亚物资集散地。经济繁荣,物产丰盛;商贾云集,百货丰足;水运发达,造船业兴盛;手工业发达,工匠如云;佛教兴盛,高僧辈出;文人荟萃,文化昌盛,为鉴真东渡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产业化意识不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开发政策滞后等问题。对此,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入手,对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融资渠道和市场培育四大环节进行创新。同时,在管理体制转型、政策法规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大胆探索,实现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创新,使陕西文化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回顾、比较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介绍李约瑟问题的时代背景。利用对世界制造业中心以及工业革命演进路径的描述,证明了文化基因传承发展的基础意义,并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诠释。借助对新型制造业内涵与框架的陈述分析,提炼发展文化基因的时代先进性特征,从而证明李约瑟问题只是一定历史阶段、一个地区的时代性命题,世界范围内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基因的系统性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