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变迁的折射:20世纪50年代的“毛人水怪”谣言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回溯了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几个省的“毛人水怪”谣言,指出这一谣言爆发是当年社会巨变的一种反应;谣言的实质是被重新建构的集体记忆。在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中,社会变革的受冲击者起了关键的作用;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民众呈现出集体行为的非理性,同时也存在理性的成份。  相似文献   

2.
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或许会想到“谣言止于智者”。
  此话源于《荀子·大略》里的“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瓯臾”,是古代一种瓦器。流动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引申为智者不会轻信谣言。可纠结的是,智者也更会制造谣言。  相似文献   

3.
“谣言”现象自古就有,但谣言的影响力或杀伤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却是史无前例的,因为网络技术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缺乏节制性,谣言的传播获得了接近光的速度,并因此在影响范围和作用程度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么,谣言的本质何在呢?谣言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魅力使得人们乐此不疲地传播它呢?下面,我们将分两步,即作为词语的“谣言”和作为现象的“谣言”对此加以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4.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探索了安置孤儿的三种方式: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但无论是抚养过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还是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孤儿,在思考如何安置“汶川地震”孤儿时,都异口同声:这是集体的灾难,需要集体的温暖,爱心学校是最佳的选择。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是由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认养了全部的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5.
《今晚报》5月19日发表文章指出,面对各种各样的谣言传播,光会指责公众“不智”、“跟风”、“盲从”,那只会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进一步下降,必须得给公众以合理解释。认真负责、公开透明、耐心细致的辟谣工作,才是消除谣言的最好办法,而不是只会说“别信!”。  相似文献   

6.
观“点”     
《中国社会导刊》2011,(10):11-11
日本大地震之后,有关核辐射的被关注度远远超过人员财产损失,由此便产生抢购碘片、食盐、日本奶粉等一系列连带反应。远方的核泄漏是否会殃及自己尚不可知便骚然于抢购囤积,而比那“未然”的威胁大得多的现实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譬如:手机、电脑、电视的辐射,黄瓜、番茄、柿子椒的化肥,空气、土壤、水质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食盐加碘工程解决了我国国民中曾经大量存在的“缺碘”现象.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全民营养工程”,目前这项巨大的营养工程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关于谣言及其传播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2008年至今国内发生了各类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不同版本的短信谣言肆机而发。该文对短信谣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水平、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等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群体自身应提高责任和风险意识;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谣言传播危机意识的教育,教授应对公共危机的基本技能;政府和大众传媒要提供正式信息渠道,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谣言止于公开”。  相似文献   

9.
肖林  余里 《金色年华》2009,(6):16-16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薛枭因为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被喻为“逗乐了悲伤的中国”,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男孩。如今,距“5·12”地震发生已近一周年,这个乐观开朗的“可乐男孩”现在还好吗?  相似文献   

10.
谭群英  代天祥 《职业时空》2008,4(10):102-10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就是在这一刻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偏执脆弱”的大学生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成熟理性”了。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也不得不思考,对我们所工作的对象——当代大学生到底应该怎样来评价。汶川大地震虽然带来了灾难,也爆发出了一种精神,为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应该结合当前汶川大地震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凝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精髓。  相似文献   

11.
食盐摄入量过高,可诱发高血压病。在全世界27个国家、42所医学研究机构共同参加的“MONICA”(莫尼卡)防治心血管病的病因调查发现,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随食盐摄入量的增高,血压值也会增高。研究证明,人群平均每日摄入食盐中的钠相差1克(相当于2.5克食盐),收缩压均值约相差2毫米汞柱,舒张压均值相差1.7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在中国还很少有人谈起“突发群体事件”这一概念,而当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时常谈起,各种研究层出不穷,这是因为,近年来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长。通过对这类事件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只要发生突发群体事件。就伴随有谣言的产生。如果对谣言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轻此类事件的严重程度。因此本文对突发群体事件的谣言危机管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汶川县“5·12”大地震发生后,汶川、安县等50多个市(县)受灾最为严重,很多房屋垮塌,人员伤亡惨重,通讯完全中断。灾情不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更使很多远在他乡谋生的游子们心急如焚。安县一个正在河南省商丘市的打工仔沈学瑞,没有被动地苦等亲人们是否平安的消息,而是不惧山高路险千里急返乡……  相似文献   

14.
“300万人受灾”,“遇难者可能达20万Ⅳ,“海地居民哄抢救灾物资”,“震后海地医疗不足瘟疫肆行”…··看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媒体报道,人们在悲痛之余,深感绝望。作为与映秀人民同行一年半的社会工作者,海地悲情使我不禁想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与海地强震一样,当初的5·12大地震也使映秀灾区天崩地裂,  相似文献   

15.
王梦悦 《老年人》2008,(9):20-21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这场震惊世界的巨大灾难发生后,十多万解放军将士不顾生命安危,深入灾区一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这其中,有位79岁的老军人,不顾身体孱弱,坚持到灾区为灾民看病治疗,救治了近千名伤员。这位用行动诠释“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将军卢世璧。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果断有效的举措。让世人看到了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机制的健全和应急能力的增强。使国家和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得以大幅度提升。目前所形成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举国赈灾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亦可视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机制运作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吴东 《女性天地》2008,(7):40-40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西金嗓子集团心系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5月17日,该公司通过柳州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了价值100多万元的“金嗓子”、板兰根、罗汉果玉竹,百步止咳冲剂等救灾药品一批,  相似文献   

18.
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投入以“生命营救”为至高目标的抗震救灾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救灾开始迈向更为艰巨、更为长久的灾后重建阶段,它不但关系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将全面涉及对“三孤”人员的生活关照和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深深牵动着江苏省盐城广大老年人的心,他们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在灾难与痛苦面前,同灾区人民心连心,他们那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精神和事迹令人赞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20-22
四川发生大地震后,温总理在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他以最温暖、最感人的话语安慰着灾区群众,感动着13亿中国人民。有人这样称赞:“温总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