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珠 《当代老年》2013,(4):24-25
年近七旬的蒋继林是福建龙岩连城人,他自创的“太极悬空书法”,即用左手写反字,被称为“八闽一绝”。蒋继林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1991年的一次“书友”笔会上,他看到大伙都在案台上写字,觉得没劲,就想到离了案台试试。有了这种想法,他开始练习“悬空书法”。起初,老蒋搬来两条凳子,  相似文献   

2.
诗词书画     
《老年人》1999,(2)
听胡锦涛重九电视讲话有感●彭瑞龙养生图(国画)徐芝麟离休后,蹈海无术,打工少能,无所事事,总觉没着没落。然则何以为乐耶?读小学时练过字,于是就学书法,慢慢成了一名书法爱好者。偶有进步,心里美滋滋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又与石头打上了交道,进而入...  相似文献   

3.
休闲寻石趣     
离休后,蹈海无术,打工少能,无所事事,总觉没着没落。然则何以为乐耶?读小学时练过字,于是就学书法,慢慢成了一名书法爱好者。偶有进步,心里美滋滋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又与石头打上了交道,进而入迷成癖,其乐无穷!一次,回老家安化。也许在城里呆久了...  相似文献   

4.
书法与做人,一提到这个问题,人们常这样说:“字如其人。”甚至有人说:“学字先学做人。”由此,不难看出。书法与做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书法和做人都讲规矩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字的规矩就是基本点画。点画学好了,字就有样子有看头。点画学不好,字就不美,人们就不想看。而做人的规矩,就是堂堂正正、诚实守信、义薄云天。  相似文献   

5.
田英章,字存卿、存青,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先后毕业于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田英章出生于书法世家,三岁即随祖、父、兄研习书法,主学欧楷,兼学王(王羲之)赵(赵子昂)等名家诸体。书法端庄舒朗、涵蕴丰富,功底深厚、技艺超群。是一位正统派、功力型、软硬笔皆能,楷、行、草皆善的实力派全国知名中年书法家、教育家。田英章虽矢志于毛笔书法,但也时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硬笔书法,他早在天津上小学时就因书法而成名。60年代天津各小学用的毛笔、铅笔习字仿影就由当时十来岁的田英章书写。“文革”初期,应人之越,利用当时的“…  相似文献   

6.
“荆楚拓碑第一人” 学生时代,焦知云就非常喜爱书法,一直坚持读碑临帖。1980年,在参观山东岱庙和泰山时,他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古代碑刻和遍山点缀的摩崖石刻所吸引,感到非常震撼,从此,与碑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正"工作需要"变成了爱好大部分人一开始练习书法是兴趣使然,可张传英老人不是这样。他在安徽省工会工作时,经常为工会书写壁报、喜报、贺信、通知、标语等。为了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张传英空闲时开始练习书法。而当真正进入这扇浸染着墨色芬芳的大门时,他逐渐沉醉于书法的独特魅力。不知不觉,练书法从"工作需要"变成了他自己的爱好。  相似文献   

8.
我从小喜爱书法,但在岗时工作忙,没有时间练习。退休后,有了空闲时间,我每天除了读书外,就是临摹古今书法家的字帖,作为主要的休闲方式。一个人老闲着不干事,终究要闲出病来。我练书法一丝不苟,精神集中,运气又运力,手脑并用,身心协调。这些年来,不但练出了一手好字,而且练出了一个好身体。或许有人认为,练书法老坐着或站着,运动量小,怎么可能有健身的作用呢?其实,练书法恰恰有益身心健康。我的体会是,练书法能调动大脑的思维能力,因为要写好一个字,必须动脑筋想,脑子愈想愈灵活,就不会发生老年痴呆。一旦提起笔,脑…  相似文献   

9.
同事的儿子今年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消息传来,同事们纷纷探究起他的家教来。他小时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各方面都很平常。同事出于方便的想法,也没把他放在名校,而是放在自己单位的小学部——极普通的小学。那时候,经常的,同事会被老师喊去受训,批评他儿子连字都写不好。四年级时,换班主任了,母亲找到班主任,希望老师针对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以后,只要他字有点进步,老师就把他的作业本贴到墙上,让大家欣赏。孩子的字自然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有自信了。  相似文献   

10.
看透与宽容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启功已经开辟了一条对古代字体和诗文声律进行独创研究的蹊径,他已融会了古典文学、经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以及书法史、绘画史、礼仪民俗、古代典章制度等诸多学科,被他称为业余嗜好的书法.由于史无前例的“运动”而练得“登峰造极”,所获得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他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1.
虽然不被书法研究者所重视,但书法集字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的传承和书法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书法集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先有文再集字,以唐代“集王行书”碑刻为代表;一类是先有字样再集字成文,以清代碑帖集联为代表。集字书法作品是书法学习的重要范本,而集字作为书法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是书法临摹向创作过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舒同是创立“舒体”的一代大家,但这远不是这位革命家兼书法家的全部。 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相似文献   

13.
张济海 《公关世界》2008,(10):66-70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书法与兵法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遥想三十多年前,我十六岁时凭着一手好字被特招入伍。之后,亦文亦武,修持历练,成为军校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我指导的学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成为优秀的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其书法也非常高妙。一次,唐太宗正在临摹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字,写"戬"字时,正好看见虞世南走来,他便只写个"晋"旁,让虞世南补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给魏徵看,想听听他的意见。魏徵看后说:"圣上之作,唯‘戈’法似虞世南。"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的大儿子傅眉也擅长书法,并一直学习傅山的字  相似文献   

15.
正儿子的问题,其实是我的问题。是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就把完美的强迫投射到他身上,让他在控制和恐慌中无所适从,停滞不前。A我和儿子的战争,是从他上小学开始爆发的。我自幼字就写得工整有力,更相信书写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每每看见儿子卷着毛边、胡写乱画的作业本上,那一个个像柴火棍堆成的歪歪扭扭不忍直视的字时,无名火就噌一下从我胸口,熊熊燃烧到  相似文献   

16.
田志祥 《老年人》2014,(11):24-25
正作为文学泰斗与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早已享誉世界,可作为书法大家,他却鲜为人知。其实先生的书法成就,并不比他的文学成就逊色多少。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沈从文的鼎鼎大名。我家祖籍也是凤凰县,父亲算是沈老的一个发小,时常提起从文伯伯只读过小学,完全靠自学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书法家,激励我们在逆境中  相似文献   

17.
学书小语     
吴东威 《老年世界》2013,(16):41-41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初学书法,从临帖入手,无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练字,最根本的方法是临摹,也是终身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既是初学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书法家不断精进的手段,尤其在键盘输入成为时尚的今天,敲字代替了书写,提笔忘字比比皆是。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当今电脑和网络普及运用的一二十年间陷入了尴尬境地。字写得难看、难以辨认的现状,在学校及社会工作的各个层面普遍存在。要想改变,首先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引导,无纸化办公和手写应该是并行不悖。其次,在学校强化摹写训练的作用成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胡适喜欢喝酒,常常是不醉不归,早在13岁时,他就有了第一次醉酒的经历。因为醉酒,他用皮鞋打过巡捕,被罚款五元,还因为醉酒,被车夫剥了衣服,偷了钱包,在雨里淋了一夜。对于胡适的这一恶习,夫人江冬秀自然非常担心,屡次劝他戒酒,胡适虽然也很想戒酒,却常常禁不住好友的相劝而破戒。后来,夫人专门定制了一枚金戒指,上面刻着“戒酒”二字,让胡适天天戴在手指上,这样,朋友们就不好再劝了,而且一端酒杯就能看到那两个金光闪闪的字,想不戒都难啊。  相似文献   

19.
苏洁 《职业》2012,(34):100-101
这位铁血男儿的经历很传奇,曾16岁被保送清华,20岁再次被保送并且是硕博连读。可谁知就在他前途一片光明时,却在半途中退学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如今达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就是中国最大军事网站铁血网的创建人和CEO——蒋磊。蒋磊是四川省南充人。从小就特别聪明的他,成绩优异,从小学到高中跳了好几级,全国物理竞赛更是拿了一等奖,因此16岁时他被保送到了清华大  相似文献   

20.
人的每一个表达都有一个中心的诉求.就像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意思一样,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必然有一种明确的表达.比如相传欧阳询创制的"九宫格"书法就是将力量收于中宫的一种方块字形书写法;又如启功先生发现最美的结字点不在中宫而在位于黄金分割位的四个点上,因此发明了"黄金分割字法";而王羲之认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他的书法千变万化,没有固定形式.我认为沈鹏先生书法的表达核心是篇章,他是将所有想要表达的意韵内涵全部集中于篇章结构之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