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萧维  王井阳 《老年世界》2008,(24):20-21
萧胜勇七岁时,父亲萧峰和母亲赵雯玉离了婚。萧胜勇判给父亲,母亲名下的一套房子留给他和父亲。  相似文献   

2.
刘晓宁 《老人世界》2010,(12):11-11
父亲是在他68岁生日的头天晚上去世的。当时,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母亲就特意嘱咐我,一定把父亲生前最钟爱的东西锁进他的小木箱。  相似文献   

3.
国语 《老人世界》2008,(6):8-10
2007年12月11日晚,一位名叫赵德仁的老人在辽宁省武警总医院因肺癌经抢救无效,含笑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一著名笑星赵本山。享年82岁。父亲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尽管已被医生告知无数遍,但一直守候在父亲病床前的赵本山看到父亲离去时,仍像个孩子似的痛哭失声,几欲昏厥。  相似文献   

4.
父亲戒烟记     
父亲说他的烟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一岁,照此推算,他加入烟民队伍至少有三十年了。父亲的烟瘾很大,通常一天要抽两包烟。他心情好时喜欢抽一支,心情不好时更喜欢抽一支。反正,随时看见他都是烟不离手。对此,母亲的意见最大,她多次强烈要求父亲戒烟,父亲就是不听,而且还常常振振有词:饭可以不吃,烟不能不抽,饭前一支开开胃,饭后一支助消化。母亲实在拿他没办法,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看见。  相似文献   

5.
钟天时 《老年世界》2008,(16):16-17
53岁儿子背102岁父亲出山 53岁的朱先礼是北川曲山镇人。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田里干活,地震发生后他半跑半爬地回到家发现,家里的房子已经全部倒塌,在家里睡觉的妻子遇难,在村边的孩子也遭遇不幸,102岁的老父亲则没有了踪迹。老朱匆匆处理了妻子和孩子的后事,疯了一样上山寻找父亲。  相似文献   

6.
范玉泉 《老年世界》2010,(13):27-27
1970年母亲去世,我当时16岁,妹妹9岁,二弟7岁,三弟3岁。父亲在察右后旗皮毛厂当工人,那年我正读初中,三弟因太小无人抚养,父亲将他送回到河北姥姥家。父亲回来后就告诉我们,“咱们困难,你就不要念书了,打零工挣点钱吧!”第二年我初中毕业了,不久学校将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皮毛厂父亲手里,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不几天在街道里给我找了点零工做。  相似文献   

7.
深沉的父爱     
父亲有多种疾病,最后是因心功能衰竭而去世。默默地站在父亲的遗像前,我又想起了他多灾多病的一生。父亲曾经说,祖父母去世时,他还不足10岁,就挑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担子。他们兄弟3人四处流浪,常年靠讨米、挖野菜过日子。1948年春的一个夜晚,土匪洗劫村子,...  相似文献   

8.
父亲49岁患病前,从没见他流过一滴泪,即使我的祖母去世,我的二哥被水淹死,遭受这样的噩耗打击,也没见父亲流过一滴泪。其实,父亲的身世很凄苦,6岁丧父,9岁母亲改嫁,自己跟着祖母相依为命,直至我的母亲走到父亲的身边,他的痛苦人生才有好转。然而,父亲自患病动过第一次大手术后,  相似文献   

9.
王瀛 《当代老年》2008,(12):32-33
空竹为媒 刘振钰回想起与空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时,脸上总是带着孩童般的笑容:5岁那年,在1942年的春节庙会上,父亲给刘振钰买了第一个空竹。他模仿着父亲的动作,很快便掌握了抖空竹的基本方法。从那以后,他与空竹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1.
《炎黄世界》2013,(2):51-51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B,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后人。父亲临终前不让他学画这件事,徐庆平也是在3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沉沦毒海数载的广州青年黄伟金,在戒毒期间创作了一部1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这是国内第一部吸毒者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阿金说: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滴血的过程,一个“增强免疫力的艰苦的精神治疗过程”。阿金相信,他的小说不仅能够“治疗”自己,而且能够“治疗”更多的“粉友”,同时警戒世人远离毒品!苦难少年的似锦前程72年6月,阿金出生于广东省增城市一个小镇的干部家庭。8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父亲对他呵护备至,天天教他习毛笔字、画画。11岁时,阿金就能帮邻居写春联了,乡亲们都称他是“小神童”。阿金13岁…  相似文献   

13.
赵霞 《老年世界》2006,(8):27-27
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丘吉尔1965年在伦敦逝世.卓年91岁。人们研究丘吉尔的履历.发现他在许多方面本应是与长寿无缘的:他并非出生于长寿家族,父亲仅活了46岁.母亲也只活了67岁.家族中没有寿至90岁以上的人;他自己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只有2500克。当时人们都担心他活不长;  相似文献   

14.
感念父亲     
感念父亲,是因为父亲的忠厚、善良、勤劳和慈爱。父亲于我们兄妹,除了有报答不完的养育恩,还因为父亲用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塑造了我们直面人生不屈不挠的心灵。我们的健康成长,每一步都凝结了父亲付出的心血。父亲是个孤儿,从小受尽磨难,41岁与我母亲结婚,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家的份量在他的心里特别重。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从来没有打过我,连骂都很少。他宠爱我们兄妹俩,是想把自己小时候未得到的爱全部加到我们身上。记得我满10岁那年,个子比同龄人都小,第一次出远门上学,父亲很不放心。他帮我收拾行…  相似文献   

15.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16.
范学凤 《当代老年》2006,(11):34-35
在很多观众印象中,赵本山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说起童年时总会提起他的盲二叔、干妈,提到吃百家饭,以至于很多观众形成这样一种印象,赵本山没有父亲。事实上,赵本山的父亲现在还健在。赵本山5岁时,父亲赵德仁带着3个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到黑龙江逃荒,把他留在了家乡。在亲友们的帮助下,赵本山才活了下来。1984年3月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赵本山呆在家里看二人转剧本。突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赵本山惊讶地问:“您找谁?”老人上下打量赵本山:“你是山子?”山子,这是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呼唤啊!  相似文献   

17.
赢的真谛     
“我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拳击手,我一直生活在他巨大光环的阴影下。人们看不到我的存在,对我不屑一顾,因此我无法成功。”这是洛奇·巴尔博的儿子的真实感言。这个20岁的年轻人,在他的事业进展不顺利时,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亲的光环。  相似文献   

18.
父亲去世后,他就很少回家。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个独自在家、孤单寂寞的继母。只是,他一直不习惯与继母独处。 他6岁时,父亲和母亲离了婚,受到挫折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随后,父亲娶回了继母。继母比母亲年轻漂亮,更会讨好父亲。这一切让他觉得,继母就是父母离婚甚至母亲去世的罪魁祸首。因此,他对继母充满了怨恨,尽管继母一直对他很好。  相似文献   

19.
父亲     
张胜友  李虹 《老年世界》2006,(19):17-17
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父亲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英文也颇有造诣。他毕生执教语文课,且在当地学界小有名气。更让父亲自鸣得意的是,据说曾偶然猜中过中考或高考作文试题(也许是瞎猫撞上死老鼠吧)。父亲执教几十年.手腕上永远戴着一块二针半的手表(两根计时计分长针和一根计秒短针),走走停停,停时父亲会抬起手腕摇一摇.同事们嘲笑他:“您戴的是摇表呀?”父亲当即反击:“我是老教师了,上课从不用看表.讲完教案最后一句话刚好下课钟声敲响呢!”直至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薪水,父亲才戴上了儿子孝敬他老人家的一块售价120元的上海牌新表。  相似文献   

20.
劝母亲再婚     
李春香 《老年人》2013,(12):32-32
母亲命途多舛。一生经历过三次婚姻。她的两次再婚都是因为丈夫亡故,第一次我坚决反对,第二次我则全力支持。母亲是12岁时以童养媳身份嫁到我父亲家来的,和我父亲共生育了4个孩子——姐姐,哥哥,我和妹妹。我5岁时,先是哥哥夭折,不久父亲又因病去世,母亲一下子失去两位亲人,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也倒了,母亲要养老抚小,放牛、养猪、织布,哪样重活脏活她都干过。在我父亲病故3年后.母亲遇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人,决意嫁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