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当今儿童的主要缺点进行总结,即:“娇”、“骄”。从教育者的视角而论,笔者认为教育教学、当从抓学生的“情商”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2.
“4R”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完美人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拥有聪明睿智,要奠基学生幸福人生。本文就“4R”教育理念的提出、内涵、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等方面做一下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国家督学、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教授曾在中国校长高峰论坛的一场报告中提出“三生教育”的理念。所谓“三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作为“诊疗”当今教育乱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一剂良药,“三生教育”高瞻远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思想政治课作为“智育”和“德育”的完美结合,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教育性。若将二者加以渗透融合,那么既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三生教育”理念,又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内容提要】教育下属是一门艺术,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却经常存在误区。本文以“驯服”、“恐吓”、“伤害”等“三忌”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青年学生已经迈进大学校门,如何对具有新时代特点的“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逐渐变成“90后”,同时辅导员队伍趋向年轻化,形成了“80后”管理“90后”的新局面。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教育方法已不再适应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转换观念,探索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个“90后”教师的角度,对“90后”职校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有6个特点,如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等。针对以上心理特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教育策略,如认真备课,做到心理有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敢于嬉笑怒骂,树立教师威信等。  相似文献   

8.
刘文倩 《科学咨询》2023,(1):208-21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部分,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既存在新的挑战,也有良好的机遇,所以辅导员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调整思政教育的工作路径,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六年来,紧紧围绕学院党委的工作部署和所在系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的年度工作分解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教育与管理理念,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院制度规范为依据,以“教育是根本、服务是基础、发展是核心、引导是途径”为工作模式,以“五进”为载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心”开始,努力打造“学校、家长、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以区域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空间 2000年,“校校通”工程拉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同年“城域网”的概念在中国首次亮相,此后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在国内掀起了一个高潮,教育城域网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空间。如何实现“以区域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空间”中的信息交流、政务电子化、资源共享、学习社区营造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各地进行着同样的思考,也面临着一些相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报告将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自主创新”,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在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常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全面的强大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分析“双师型”师资的现状与问题入手,着重分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模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M0002-M0002
如火如荼的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九月,经过多年寒窗苦读,成千上万的又一批学子走上了独木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监考、阅卷、统计、查分、录取、报名、收费等各个环节之中。其实,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教育各个领域,包括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窦浩容  刘党胜  管文  李珺 《科学咨询》2023,(12):138-141
高职院校以学生社区为依托开展劳动教育,不仅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理空间和多方协同的组织体系,而且可检验教育成效。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多部门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挖掘学生社区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文化氛围。此外,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学生干部和实现学生自治,完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效果,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这种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为他们未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系列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衡量师范院校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载体。要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作用,该课程的评价与成绩管理首当其冲将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对成绩进行有效管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以期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体现从技术走向以人为本,然而从“应试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过渡期的阵痛在所难免。在现实社会需求与舆论压力面前,有的校长和教师曲解“升学率”含义,搞题海战、车轮战,加班加点,孩子们没有节假日,甚至连基本的睡眠时间也得不到保证。这种以牺牲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的升学率,我们称之为“灰色升学率”。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一方面需要呼吁,另一方面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该做点什么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自1991年成立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二级专业委员会(如高校外语专业委员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高校文科专业委员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等)。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一年,是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一直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服务对象的主体、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以满足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为目标,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其他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技术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的“静”与“动”一直是一个困扰师生们的大问题。学生一“动”则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学生一“静”,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提高教师素质;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课堂,让学生静中有动;活跃的课堂要动中有静,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由于历史形成的办学体制、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区教育事业的薄弱部分。按照“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的要求,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学校校点布局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学校“硬件”设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学校“软件”资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具有某种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问题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导致“问题学生”发生不良行为.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教育引领“问题学生”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也是应该努力作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